第三十九章:在改革大潮中(1 / 2)

绝对红人 佚名 1399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小广发了一根烟给陶副书记,接着说:“老陶,我知道你对东方感情很深,我也知道你一直谨小慎微,我也知道你和老廖有点不合,但是,作为县委书记,我明确的告诉你,我对你是非常信任的,对你的工作,我更是会全力支持的。东方的发展需要你,你必须在改革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退居二线寻找自己的安乐窝。老陶,你不应该这样消沉,你应该振作,你应该再次证明你自己,证明你陶斯文不是孬种。只要你一心一意为东方老百姓做事,我冯广田就是你最好的朋友!”

听着听着,陶副书记站起来了,就这样站着听。脸色也红润起来了,血色逐步恢复。

回家后,陶副书记吃了顿很饱很饱的饭,就象一个被宣布无罪的嫌疑人,就象一个刚走出病魔阴影的患者。

老伴在一边,看着看着,心里就明白了:是冯书记解除了老头子的心魔。

大凡官员的夫人都能培养出这样的特长,一看老头子回家的吃相,就知道老头子的心情,如果陶副书记这顿饭再喝两杯小酒的话,那老伴就说不出多高兴了。

陶副书记还没开心到喝两杯小酒的份上,刚才冯书记的一席话,确实扫除了内心的阴霾,可今后自己该做些什么,心里还是没底。要知道。在1992年,空谈务虚,已经成了官员无能的标志,邓公南巡,已经在全国掀起加快改革开放脚步的滚滚浪潮。

陶副书记分管着党群,在基层干部中有一定人望,考虑再三,他主动找小广提出要参与农业工业化,自己可以在原料收购方面发挥作用。

当时的几个项目,优质的东方大米的收购是一项重头工作,无论是米厂还是酒厂,都需要收购大量的优质大米,还有甘蔗等。现在东方的不少乡镇干部,都是在陶副书记担任组织部长、党群副书记手上提拔起来了,由陶副书记参与收购,自是再好不过。

陶副书记连日来一头扎进各个产粮乡镇,奔走在农户家。越是辛苦,心里越是充实。

在推选县长的大会上,陶副书记认真的投了老廖一票,在改革浪潮冲击着每个男儿心胸的时候,官场私人恩怨已经可以一笑而泯了。

上世纪90年代初的基层官场,还是很可爱的。记得C市有一个县,县长叫王水保,他那个县和小广这个县自然条件不一样,所以王水保就鼓励村民种烟草,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个时候,这个县到处都在种烟草,有一首这样的民谣:王水保,种烟草,村头村尾盖碉堡。

那个时候的县委书记、县长、副县长基本上可以在大街上看到,有时还随和的和小摊贩打招呼。也难怪陶副书记会发生上街被张贵生打出鼻血的事来。

从张副省长那里回来后,小广连夜召开了书记办公会。传达了张副省长的指示精神。县委副书记、廖县长,县委陶副书记,另外两位分管宣传、政法的副书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高芸因为主抓农业工业化,也参加了。

“这次省里把我们东方的发展定位新兴工业城市,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命题,这是我们的机遇,更是对我们自身的巨大挑战。”小广开了头。

“如果省里马上全面放开粮食市场,东方是产粮大县,必然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廖县长说。

“对,我们也要适当提高农民的收购价格,东方要发展,首先要保证农民先发展。”陶副书记接着说。几个月下来,陶副书记越来越找到感觉了,越来越理解冯书记为什么再三强调百姓为本的执政理念了。

“得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宣传和广告要跟上,地域经销商的代理政策可以再进一步优惠,重点进军省城市场,条件成熟可以把大米卖到上海和广东去。”高芸副县长市场经济意识很强。在学习讲话精神时,高芸特别研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有的关键点还主动和冯书记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