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上报省委(2 / 2)

绝对红人 佚名 8048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章铁男,我就知道你们和马四彪是哥们!马四彪被杀死不错,可他也是C市臭名昭著的流氓,如果冯广田要为这样流氓出头,我要上告,告到北京去!”袁世蕃甩头就走了。

袁老三被处决的那天,已经是1996年的初冬了,落叶飘零,寒风渐起。

那天,六指头等江湖人士一起到山上四彪的坟头烧了草纸和香烛,晚饭后齐聚在天豪唱歌。六指头一直拨打着大刚的电话,却没能打通。到晚上唱歌的时候,也是强子礼貌性的过来招呼了一下。

江湖人士传言,大刚失踪了。

在美丽的香港,林飞带着大刚住进了海逸酒店,房间是林飞的弟弟林翔安排好的。

“阿翔,我想去旺角、油麻地、尖沙嘴看看。”大刚笑着说出一大串香港的路段名字。

“大刚,是不是还要去钵兰街、庙街啊?”林翔大笑着说:“你啊,看多了香港警匪片了,是不是想横扫油尖旺啊,哈哈。”

“大刚,等下还是先去香港海洋公园玩玩,那才是访港旅客最爱光顾的地方。”林飞插话说。这次章铁男听说袁老三要上路了,委托林飞带大刚出来走走,就是不想大刚再和那些江湖人士混在一起。

尽管大刚不在,可六指头等人还是酗酒了,喝了很多,最后强子没办法,强行把包厢里的酒全撤了。

“强子,你是大刚的兄弟,也就是我兄弟,这次四彪的仇人被执法了,我们高兴啊,强子,你告诉大刚,我服他,我知道大刚够义气。那个袁老三不是后台硬吗?啊?不也一样吃花生米了。哈哈。”六指头醉了。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爱国也听到了这个传言,是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夏东旭闲聊时说起的。按照分工,夏东旭主要负责张副省长分管领域的联络工作,是张爱国非常信任的部下。

“东旭,遇到这样的无稽之谈,我们要保持情形的头脑啊,散播这样的谣言非常的无耻。这明显是中伤冯广田同志。就象前几年我去东方县去得比较多,就有人说冯广田是我的女婿,这不是笑话吗?我什么时候有女儿啊,又什么时候有广田这个女婿啊。”

“恩,我觉得这些谣言的背后,一定有人在挑唆,甚至还不是一个人。”夏东旭说道。

“东旭,你能这样认识很不错,你要多多了解冯广田同志,他年轻,却有很多一般干部没有的优点。说不定你们还有可能共事的,广田同志很不错的。”张爱国语重心长的劝告着夏东旭。

夏东旭一楞,省长说自己可能和冯广田共事?是冯广田要调到省里来,还是自己要下到C市去?

这个问题夏东旭弄不明白,但张爱国突然说出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就在前一天晚上,省委书记郑振邦约张爱国共进晚餐,两位A省主要领导谈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振邦书记和张爱国副省长一直有着良好的友情,可这天,关于敖务农和蔡少波的举报材料几乎同时到了省集。也到了省委书记郑振邦的手上。非常触目惊心的是,敖务农的举报材料里,还包含着一大包的床单。

省集书记紧急请示郑振邦,郑振邦指示务必要慎重,然后就约见张爱国,想听听张爱国的意见。

“先调离蔡少波同志吧,这样更方便下一步的调查。”张爱国在老郑面前,没必要绕什么圈子。

“恩,那委派哪个去接替常务副市长位置呢?”郑振邦问道。

“这个还是您和组织部门来定吧,我可不想参与人事安排。”张爱国笑着说。

“我觉得你那夏东旭同志应该下去锻炼锻炼了。”郑振邦笑着说。

“什么你那我那的,夏东旭是省里管的干部,又不是我个人的,我不发表看法。”张爱国反驳着郑振邦。

“把蔡少波先放在你这边,怎样?”郑振邦严肃的问道。

“您是说把夏东旭和蔡少波对调?”张爱国其实也知道郑振邦不是和自己开玩笑。

“恩。如果你没意见,我建议组织部先拿出具体方案。”……

想到冯广田谣言满天飞,而敖务农和蔡少波又同时被举报,张爱国感到,C市市委书记罗中衡即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也许敖蔡的事罗中衡暂时还不知道,但冯广田的事张爱国觉得有必要提醒下罗中衡。

知道袁老三被处决后,小广就清楚,这下算是结下怨恨了。所以当罗中衡找到自己谈心时,小广也没觉得特别惊讶。

“书记,我真的很感激您对我的信任,有谣言说我是什么马四彪的保护伞,我连马四彪是什么样子的人都不知道。更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帮这个马四彪撑过伞,什么时候帮他遮过风挡过雨。”小广对谣言很是不屑。

“广田,省委省政府领导绝对不会相信那些诽谤的言论。这个是无庸置疑的,今天我看了几篇很不错的新闻报道,你看看。”罗中衡说着,把桌上的《A省日报》,还有《A省都市报》等。

“哦,什么好文章?这几天我在工业区调研,还没认真读报纸。”

“是报道东方县牛牯岭的,几家报纸同时报道了。我觉得角度很新颖。”罗中衡指着报道所在的版面对小广说。

小广扫读了一眼,哈哈大笑说:“妙,这简直就是委婉的广告,好,从人文的角度阐述牛牯岭的生态环境的优美,这对游客非常有吸引力。”

“新闻报道就应该鲜活,不要满篇的官话套话,下次你碰到了旭才要好好和他说说,他现在是C石日报的总编辑了,要好好更新新闻理念。”罗中衡说。

“恩,旭才是个内行,我尽快和他聊聊。”小广说道。

“广田,最近鲍国鸿好象活动很频繁,你有没有注意到?”罗中衡突然发问。

“没怎么在市委大院看到他啊?”小广说的是实情。

“有人告诉我,说他往省城跑得很勤。”罗中衡毕竟是市委书记,各方面的信息渠道很广。

“跑省城?难道他想跑副厅级?不是才刚当上县委书记不久吗?”

“不是跑官,他去省城和一些商界人物泡在一起。”

“那也许是为了招商引资吧。”小广总是把人往好处想。这点和章铁男相反,章铁男总是警惕性很高,确定是自己人后,义气也最重,毕竟是上过战场的,难免有点草木皆兵。

“但愿如你所说。”罗中衡微叹了一口气,突然幽幽的感叹了一句:好自为之啊。

小广感受到了罗中衡心里似乎有几许无奈,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突然想起昨天夜里小静说的一件事。’

“书记,中组部的人据说马上要来C市了。”小广平静的说着。中组部要来C市的消息,是昨晚六鬼打电话时提到的,他在京城里哥们多,大大小小的消息总是知道那么些。]

“恩?”罗中衡一惊。

“书记,前段时间听说省委推荐了您,估计这次来的话,是考察您吧。书记,您在C市这7年,确实辛苦了。”小广真诚的说道。

“来不来我现在都想开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继续努力就是了。”罗中衡语气很平淡,脸上的神情却变得温润了许多。广田一向是不怎么乱说话的,这次恐怕真的会来了。

回到办公室,小广找到《A省日报》和《A省都市报》,仔细的阅读了那几篇牛牯岭的新闻特写,越看越象散文诗。用这种诗意的语言,加上新闻纪实的手法,对开发中的旅游景点是一种非常好的宣传。

看过之后,小广亲自打了电话给牛角乡的乡长康建国——自己担任东方县委书记时的秘书。

“书记!书记您好啊,书记您好。”康建国接到冯书记亲自打来的电话,兴奋不已。

“小康辛苦了,孩子还好吗?你两小口都在外忙,谁来带孩子?”小广感觉到了康建国的热情和敦厚,先扯了扯家长里短的话题。

“孩子主要是我岳父在带,他反正闲得很。也喜欢教孩子。”

“范老县长带孩子,那我是绝对放心的了,哈哈。”

“谢谢书记的关心。”康建国依旧处于兴奋之中。

“刚才看了省报上几篇写牛牯岭的文章,非常好,旅游景点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要啊,建国,你们要继续加大力度,这次宣传搞得不错。”

“恩,我们乡新来了一个乡长助理,从省委宣传部直接下来的,主要是他在负责宣传。”

“哦,就是上次省委组织部统一委派的那批优秀毕业生吗?”

“是的,书记,章三同志非常勤奋,这些文章基本是他写的,再转交给报社记者。章三也认识您,他是东方一中毕业出去的。”

“我是去东方一中参加过诗会。有空带章三来市委坐坐,告诉他,继续写,好好把牛牯岭宣传出去。”小广继续叮嘱着。

“我明白,我会的。”

“你现在是乡长,要注意多和老百姓沟通,多多来往。你和农民做朋友,农民才把你当朋友啊。要好好勤政务实,造福百姓,你一定要努力工作,给我争面子啊。”

康建国听冯书记这样一说,全身的血液都激荡着,冯书记拥有非常良好的口碑,尤其是在东方,自己曾经是冯书记的秘书,必须好好发挥带头作用。“书记,我明白。为了工作我命都可以不要。”

“别瞎说这样莽撞的话,你不要命了,你家范厂长还不找我兴师问罪,哈哈。”小广非常看好康建国,可就是觉得康建国太老实,也许还需要敲打敲打。不过好象这个叫章三的脑瓜子很鬼,居然千把字的文章,把牛牯岭描绘得充满诱惑充满传奇,连八仙过海的传说也用上了,八仙曾经在牛牯岭修炼和游历,这些不知道章三从哪里扒来的。

蔡少波在办公室接到了省委组织部的电话,约好下午去下省城,部长要亲自谈话,具体什么事也没说。

组织部找谈话,应该是好事。蔡少波心里乱糟糟的,如果是好事,应该上头会有风声下来啊,怎么一点风也没有呢,没有风声,心里很不踏实。

平静下来后,蔡少波拨通了省委办公厅一个哥们的电话。

“老兄,我少波啊,最近有什么消息没?”

“你是指哪方面?常委会?”

“恩,最近开过吗?”蔡少波问完这句,心里一紧。

“你消息还真灵,刚开了一次。”

“哪些议题呢?”少波紧张起来了,心里特别想知道有没有涉及到人事。

“具体我不清楚,应该有好几个议题,我处里提交的是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的筹备情况,听说还讨论了小城镇建设规划问题。”

蔡少波不好直接问有没有涉及人事问题,只好挂了电话。省委常委里面,也有几位自己熟悉,但也没熟悉到这个程度,只好作罢。想想,蔡少波觉得自己这几年和上头的联系尽管很多,主要还是在政府这边,和省委那边的老人家们联系不够,以后真的要好好弥补。

中午匆匆吃了工作餐后,蔡少波就出发去省城了,不管怎样,省组找谈话总不会是什么坏事。

到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办公室,蔡少波惊讶的发现,常务副省长张爱国也在里面。这下蔡少波的心彻底紧张到嗓子眼上来了。莫非,真有好事来了?如果真有好事,就可以脱离敖务农的阴影了,就可以……蔡少波一下子想开了,想远了……

从省城回C市后,蔡少波心情大好,这次调任省政府副秘书长,一来脱离了敖务农的阴影,二来直接在常务副省长身边工作,前途一片光明,因为张爱国的呼声很高,很可能就是下一任的省长。这样就比一直在下面地市盘旋要便利多了。

夏东旭是省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陪同到任的,欢迎夏东旭和欢送蔡少波是同时进行的,无论来的还是走的,全都春风满面,笑容可掬。一般的官员和老百姓对人事变动是很关注的,新官员的到来,总给平淡的生活注入了新的谈资。一时间,夏东旭成了C市的热门新闻人物。

自然会有消息灵通人士知道新来的夏市长是省政府的副秘书长下来的。于是,‘夏市长是省长的秘书’又成为饭桌上消息灵通人士炫耀的资本。至于到底是谁的秘书,说法就乱了,毕竟民间的议论不比组织部来的那么准确。

其实C市甚至整个A省一直对官场人脉有着种种人为的YY的说法,三疯总结出五种被八卦得最广的人脉论,简称五论。

一是女婿论,新来的领导,或者比较年轻的领导,如果来路不明却又位高权重,那么他很容易被扣上他是谁谁的女婿的帽子。这些所谓的女婿论往往是民间YY的,绝大部分是假的小道消息。

二是秘书论,只要是从上级机关下来的,比如省委省政府下到市里或县里,就很容易被说成是某某的秘书。在省委办公厅工作过,就被说成省委书记的秘书,在省政府工作过,就是省长的秘书,也许确实帮省委书记省长写过材料,但和严格意义上讲的秘书实在不是一回事。

三是外甥论。有些领导,大家都知道他老婆是谁是哪的,也知道他不是省里下来的,于是,民间就会传出他是某某领导的外甥,反正外甥不一定和舅舅同姓。外甥论使用面积很大,尤其是一些执法单位更是盛行。

四是同学论。别说同班同学,就连同届都不是,但只要是相差不到4年,大家在同一个校园里呼吸过空气,就很容易被传出是某某的同学之类的说法。

五是干儿子论。这个在商界特别流行,一些做生意的,不可能说是秘书,也不好意思和领导攀同学,于是自我定位,说成是某某的干儿子,当然,这个他心目中的干爹,一定是一方诸侯了。可是,往往这个诸侯是不知道自己有这个干儿子的,也许是哪次给哪个民营企业家颁了奖或者合了影,照片被扩大后悬挂在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说:“某某是我干爹,对我很关心。”肉麻恶心至极。

(三疯的官场五论只代表个人的浅见,请勿对号入座。)

蔡少波走了以后,敖务农反倒失落了,甚至说是一种失恋的感觉,心窝里空空的,酸酸的,无限的惆怅。

怎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感觉?敖务农不明白,真不明白,看着蔡少波谈笑间摇上车门离开C市,敖务农突然有种想把蔡少波留住的冲动。

为什么会这样?敖务农反思着,直到看到夏东旭热情得和罗中衡笑谈,亲密的和冯广田谈笑的情景,敖务农才陡然间意识到,自己不舍得蔡少波是假,自己内心排斥夏东旭才是真!

蔡少波以省政府副秘书长的身份进入省政府大院,比起以C市副市长身份,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自己直接配合张爱国常务副省长的工作,所以很多地市书记市长和省直厅局长都非常给自己面子,蔡少波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要勤奋,要博取张省长对自己的信任。

敖务农看着夏东旭,心里满不是职位,这个夏先生从省政府副秘书长位置上下来,从不可能一直屈就副市长的位置吧。难道是来接自己的班?还是接罗中衡的班?敖务农发现,夏东旭来了后,把整个格局似乎全打乱了。

三大派,敖冯蔡,这句顺口溜敖务农也听说过。现在蔡少波走了,C市官场是个什么格局呢?罗冯几乎是连体的了,如果夏东旭也和他们联合,那就形成三吃一的局面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能否把蔡少波的那一系列人马吸附在自己名下。蔡少波的嫡系主要在城建和规划、财贸等部门,还有开发区,吸附蔡少波的人马,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壮大在市委常委会和人大常委会中的分量。可有那么容易吸附的吗?自从冯广田担任市委副书记后,整个C市的官场风向已经大变,一来冯广田年轻,前途无量,二来冯广田官品极佳,名望很高,三来冯广田有罗中衡的强力支持,四来市人大黄焕墨主任是罗中衡的亲信,而政府的人事任免必须经过人大。在这四大原因交叉下,冯系人马日益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已经受到严重的挤压。如今夏东旭的加入,更对自己带来巨大的掣肘。

敖务农累了,真的很累。甚至有了想退休的念头。其实近来自己一直在搞好和罗中衡的关系,可罗中衡心思不在自己身上,明眼人都知道,罗书记在全力栽培冯广田。好在省长许火中看好自己,知道自己是个务实勤奋的人,只有想到许省长,敖务农内心才倍觉温暖。

调离蔡少波、委派夏东旭,这些省里都很罗中衡通过气,可省集调查组突然降临C市,着实让罗中衡大吃一惊。在这个已经有了寒意的冬天,省集调查组的到来,让闻讯者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充满忧虑。

按照组织纪律,市委没有干扰过问调查组的工作,而调查组的行踪也是多条线交叉,似乎不是针对哪一条线。一般情况,调查组下来一定有一条主线的,是查张三还是李四,一定会围绕被查对象的关联人物来开展调查,可这次,关联人物非常散乱,似乎不是一条线能串起来的。

调查组结束调查回省城后,罗中衡等领导亲自欢送了,之后,大家就在默默的等待调查结果。

几天后,罗中衡应约前去省委大院。才发现省集竟然是同步调查敖务农和蔡少波两人。

再几天后,敖务农应约去了省委大院。敖务农回C市后,因病住院了,市政府工作由夏东旭全面主持负责。

慢慢的,消息就传开了,说蔡少波被双规了。

年后,在C市人大会召开前夕,敖务农写了辞职报告,因身体不适,辞去市长职务,这次大人会上,正式选举夏东旭为市长。在冯广田的强力举荐下,教育局长曹丰也被增选为副市长。C市政府从此结束了敖蔡时代,进入了一个即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在之后的几年里,这届政府领着全市百姓,开展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革。无论是城市面貌还是城区规划还是文明建设,整个C市被搅得热火朝天。

敖务农病退后,有一次,小广专门约了敖务农深谈。

“广田,我很知足,说真的,能当一年的市长,也算是完成了我的人生夙愿。”敖务农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觉得你这一年的市长,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说心里话,自从知道你去京城跑官后,我对你有看法,后来,我真正的认识到,你骨子里有着强烈的家乡观念,你骨子里非常想帮家乡做事,我就改变了对您的看法。”

“你早就知道我去过北京?”敖务农大吃一惊。

“恩,但我没对任何人提起,包括罗书记。你去北京的那次,我正好在北京过年。”

“广田,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今天我是老百姓了,我也就不忌讳了,有人说你是,是不是真的?”敖务农卸下市长重担后,心态轻松了许多。

“敖兄,我只能说我是老百姓的后代。我尽管在北京长大,但很小的时候在乡村生活了多年,我父亲大半辈子也一直在地方上工作。我在C市6年了,越来越喜欢这里,我弄明白了,我就是老百姓,我喜欢生活在老百姓中间,我也必须生活在老百姓中间。”

“广田,说心里话,我真希望你来当这个市长,上次你阂的那段关于如何当市长的对话,让我受益匪浅。”

“谢谢您的信任,敖兄,我知道我自己资历还不够,毕竟当市长和当县委书记是两码事,我还要多多学习。”

“哈哈,广田,你现在说话C市口音越来越重了,好啊,我代表C市人们表示热烈欢迎。”

“我本就是C市人啊,我现在身份证都写了C市人,敖兄,你这个做大哥的,怎么老把我当外人呢?”

“哈哈……”敖务农放松的大笑。他确实很轻松了,原先担忧的事情现在根本不要去考虑了,尽管被举报,但是自己能病退,也算是全身而退了。毕竟担任了一年的市长,也算是志得意满。

这次和小广深谈之后,敖务农就很少在C市呆了,开始了他幸福浪漫的老年生活,巧合的是,资水县政府办主任龚珍珍也辞职了,有人说她和敖务农结婚了,有人还说看到他们俩在上海外滩呢……

人大会刚结束,中组部考察组来到了C市,省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亲自陪同考察。对待这次考察,市委非常重视,特别委派市委副书记冯广田全程陪同调研。

这样的考察,当然不会通过媒体公开消息的,也只有一定级别和范围的人才知道,并且考察时,也是说对这几年市委的工作进行调研。

而明眼人都清楚,所谓对这几年市委的工作进行调研,就是对市委书记的工作业绩进行考察。在很多时候,市委就是罗中衡的另一种身份表述。三疯觉得古代也是这样,比如说,海哥担任烟台知州,大家称呼他可能就称呼海知州,如果文人称呼,就不会说职务了,称呼职务显得庸俗市侩,没文化气息,于是乎,就会称呼海烟台了。

这天,从资水县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回到C市后,小广和副市长万玉龙陪同共进晚餐,这些天,每天每餐,都是小广和当天所调研的单位的上级分管领导陪同用餐,调研学校,就是小广和曹丰陪同,因为万玉龙曾经担任资水县委书记,所以安排前来作陪。

晚饭后,中组部的同志晚上在宾馆客房休息,省组的也在隔壁的房间休息。当中组的同志刚提起热水瓶准备喝水时,突然发现热水瓶下压着一张小纸条。

打开一看,上面打印着这样一句话:

市长敖务农床上事发,告病辞职。常务副市长蔡少波贪污受贿,身陷囹圄。副书记冯广田为黑社会撑保护伞,草菅人命,罗中衡带出这样的班子,还要被提拔?可笑可笑,可悲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