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手下人足够多的时候,许多人自然就占不了你心里多重要的位置,甚至说关注的目光都没有多少。
场面活,谁都会做,场面话,谁都会说。
呃~
也不一定,有些人,场面话都未必能说的好。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齐国的大军,从太原开始,开始逐步接管整个河东路了。
源源不断的兵马,从济州岛,从辽东,从燕京城,汇集到大同,然后过雁门关,一路到太原府。
而到了太原还不算完,在一个个新的、旧的都指挥使,比如姚平仲(姚古儿子),王贵(岳飞结义兄弟),张柬(刘豫部将投诚),王禀,王彦等将统领,或三千或五千,简单整编之后,便开往各处。
有南下的,自然也有往东和往西的。
太行山自古盗贼如韭菜一般,动不动就有惊天巨寇,这和太行山复杂的地势和艰苦的环境有关,穷山恶水,真的会出刁民的。
当活着都已经万分艰难的时候,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会更粗暴和原始。
先派出齐国大军,就是告诉太行山和吕梁山之这一块间的所有人,我齐国拳头最大,你们最好老实点。
而大棒还没打完,王烨的甜枣基本算是同步到了。
王烨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平凡的世界》,除了对那个千年一遇的贺秀莲念念不忘之外,如今十多年过去,印象还深刻的,就是锤王他老爹吃白面馒头的场面了,碎渣子都捏在嘴里。
要知道,那已经是解放后的70年代了,白面馒头吃饱,依然是相当困难的一个事情。
至于那个因为拍的穷人太穷,而被下架的《隐入尘烟》,描述的更是2011年的故事。
许多人对贫穷的认知,是没钱花,不能实现阶级突破。
实际上,有自己的百十平的房子、大体讲理的妻子、十来万的车子,孩子亲生,无大病大灾,就已经是小县城顶配的生活了,嗯,如果房子没有贷款的话。
而现实的贫穷,要残忍很多很多。
王烨当年刚穿越的时候,都被这世界给惊呆了,一个人只是一个人,他不是神,哪怕开了挂,依然是个人,他在被这个世界不断地同化,也在尽力做着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对河东地区,缺水的事情王烨暂时解决不了,土地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变的肥沃,想吃馒头,最简单直接的是从外面调粮食过来。
齐国不缺粮食。
高丽、日本、琉球、吕宋岛的粮食都是供大于求的,再加上王垚在南洋一直在武力抢粮,开疆拓土的进展也不错,粮食一直也通过琉球往北运,如今大宋境内,最大的粮食供应商就是齐国的。
而且,齐国的粮食是好粮食,新粮,小麦和大米,都是精粮。
运输的问题?
从泰和三年十月开始搞,到现在也有八个月了,当王烨开始关注这个事情的时候,他的进度就会比较快,如今燕京城到大同这一段火车运输基本没有问题了。
至于燕京城,如今天津卫发展的很好,每天都有海船转运,然后从海河到燕京,同时燕京城还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
虽然早些年这运河有些失修,但是从齐国建国之后,河北京东东路都在手里,严格来说,一部分京东西路也在齐国手中,梁山泊就在京杭大运河上。
所以河北路的水利项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京杭大运河的重新疏通。
火车现在只是起了个头,大部分时候的物资运输,还是靠海运和河运。
生产资料的交换,就是商业源头,当然要先有产出,齐国百姓富裕,或者说显得富裕的重要原因,就是土地资源足够,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上,王烨做的很好,人只要有地,就不会懒惰。
勤劳不能致富,但是大体可以温饱。
同时,对外战争的持续胜利,也让齐国内部社会和治安环境稳定。
和平,从来都是遥不可及的概念~
对大部分百姓来说,自己生活能不受战争大的影响,就已经是顶好的了。
王烨又一直在吏治上严抓狠管,所以才造成齐国治下这般百姓安居乐业,基本实现脱贫的大好局面。
而人总是趋利避害的,齐国百姓活得挺好,大宋治下民不聊生,这就是齐宋边界,屡屡百姓偷渡的原因。
生而为人,不就求个活着。
大宋朝廷觉得太行山里面的百姓不好管,动辄揭竿而起,而王烨选择用钱粮砸,所以只用了五万兵马,再加上一人一年一石半的粮食,就让整个河东彻底易主。
经过田虎作乱和唐斌当时不遗余力的做“好人”救济,整个河东路如今也不到二百万百姓罢了。
王烨在太原一待,就是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