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不消心上恨
【原文】
豆蔻①不消②心上恨,丁香③空结雨中愁。
【注释】
①豆蔻:有草本和木本两种,可作药,花生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叫做含胎花,常用以比方妙龄女子。
②消:除去。
③丁香:植物名,一名鸡舌香。花淡红色,多花簇生茎顶如结,花蕾为芳香性之调味料,可制丁香油。
【评析】
豆蔻,植物名,可入花,花生长在叶间,常用来来比喻妙龄少女。丁香,植物名,一名鸡舌香,花淡红,可作香料。处于豆蔻年华的少女生活在温馨的阳光中,本应是天真无邪,没有忧愁,然而却对空结在雨中的丁香花结起愁怨,这是多么纯真动人的情窦初开!李伯玉诗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为结,已是令人惆怅,更何况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一般的大好年华。在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也描绘了这样的一幅画面。
截住巫山不放云
【原文】
填平湘岸都栽竹①,截住巫山②不放云。
【注释】
①湘岸栽竹:舜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望苍梧而泣,沥泪于竹,竹尽斑如泪痕,二妃乃自沉于湘水。
②巫山:即指宋玉在《高唐赋》中叙楚怀王于高唐梦见巫山神女愿荐枕席,临去而谓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之事而言。
【评析】
此诗采用“湘妃竹”、“巫山云”两个爱情典故,加以大胆想象,夸张描写,是对忠贞浪漫的爱情的留恋和歌颂。
竹,指湘妃竹,借指忠贞的爱情。相传上古时黄舜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为妻,舜南巡到苍梧死后,娥皇、女英痛哭而死,死后化作湘水女神,她们的眼泪就成了湘竹上的斑点,故湘竹又称斑竹。白居易有诗云“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巫山之云,意指男女相恋。楚国宋玉作《高唐赋》,叙述了楚怀王在高唐梦见巫山神女自愿献身的故事,神女离去时赠言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填平湘水,截住巫山,都是为了表达心中的幽幽恋情,是大胆痴情的想象。然而想象毕竟不是现实,最终是湘水难填,巫山云雨难留,留下的只是,千古的遗恨和惆怅。那忍重看娃鬓绿
【原文】
那忍重看娃鬓绿①,终期一遇客衫黄②。
【注释】
①娃鬓绿:吴人谓美女曰娃,鬓绿乃是指发黑而光亮。
②客衫黄:隋唐之世,以黄衫为少年华贵之服。又唐传奇《霍小玉传》挟李益以会小玉者,因其衣黄,世遂称黄衫客。
【评析】
此诗表现了一位古代女子梦寐以求的是一位呵护自己、珍视自己的伴侣。娃鬓绿,指美丽女子的秀美头发。娃,是吴地对美女的称谓。衫黄,黄色的衣衫。唐代传奇《霍小玉传》中记载霍小玉痴情于李十郎,可是李十郎却是一负心汉。后来有黄衫壮士强抱李十郎至霍小玉的寓所,使小玉见了负心人一面,小玉对李十郎说:“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痴情女子负心汉。”女子多痴情,男子多负心,所以女子总是盼望着能得到解脱。可是在女子地位低下的古代,即使有黄衫客能帮得了霍小玉,但那么多薄命女又有谁来相助呢?
千古空闺之感,
顿令薄幸惊魂
【原文】
幽情化而石立①,怨风结而冢青②;千古空闺之感,顿令薄幸③惊魂。
【注释】
①石立:湖北武昌县北山上有石如人立,名曰“望夫石”。相传昔有贞女,其夫从役赴国,女饯送此山,立望而死,化为石,故名。
②冢青:边地多白草,昭君坟上草独青,青冢在今归绥城南三十里。《清一统志》:“昭君死,葬黑河岸,朝暮有愁云怨雾覆冢上。”
③薄幸:薄情。
【评析】
石立是说痴情的女子盼望夫君归来,整天在路口遥望,最后化为石头的故事。冢青,指昭君坟。汉代时湖北秭归人王昭君被选入宫中,由于她自恃美貌过人,不愿向宫中的画师韩延寿送礼,因此画师使她不得见皇帝。后来选送昭君塞外和亲,元帝见到昭君后才觉得后悔,因此怒而将韩延寿杀掉了。据说昭君死后,早晚都有愁云怨雾覆盖在坟上。痴情的女子为了心上人,倾尽心血,古来这样的故事感人至深,怎么不令薄情的男子羞愧难当?对丈夫一往情深,最终化为石头千古屹立;哀怒无缘识君王远嫁塞外以至死后坟上长满青草,这是何等的幽幽深情?当然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一种寂寞,一种无奈。良缘易合,知己难投
【原文】
良缘易合,红叶亦可为媒①;知己难
投,白璧②未能获主。
【注释】
①红叶为媒:唐僖宗时,宫女韩翠萍题诗于红叶上,放于御沟。士人于佑拾之,复题一叶,亦于沟内放之,韩亦拾之。后丞相韩泳为之作伐,礼既成,泳谓之曰:“子二人可谢媒。”翠应曰:“一联诗句随流水,二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泳大笑。
②白璧:指和氏璧。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于楚山,以献厉王,王不信而刖其左足。武王即位,复献,又刖其右足。及文王时,和抱玉泣于荆山下,王使人问之,乃理其璞而得玉,命之曰“和氏璧”。
【评析】
红叶作媒说的是唐僖宗时宫女韩翠屏在红叶上题诗,红叶被大水冲到宫外,学士于祜捡到后,又在红叶上题诗流回宫中,韩翠屏复捡得此叶。后来宫中放出三千宫女,于祐娶了祐翠屏,说起红叶之事,都说:“真是巧合”
白璧讲的是春秋时楚国人卞和曾得到荆山玉石,楚厉王、武王不识玉,认为被他欺骗,分别砍去他的左、右脚,卞和为玉不被人所识抱着玉在荆山下哭泣,后楚文王过问此事,让人琢出美玉,称为和氏璧。
此诗引用这两个典故来说明“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的道理。如果无缘,纵然擦肩而过也不会相识;如果有缘,哪怕红叶也可作媒人。“高山流水,知音难求”。冥冥中一切都有安排。蝶憩香风,尚多芳梦
【原文】
蝶憩①香风②,尚多芳梦;鸟沾红雨③,不任娇啼。
【注释】
①憩:休息。
②香风:春日的风带着芬芳的气味。
③红雨:花瓣飞落,犹如红雨。
【评析】
此是写景亦为抒情。青春是五彩缤纷的,在春光无限中享受着年少甜蜜芬芳之梦,充满对爱情的无限渴求,在融融暖意中享受大自然的柔情蜜意,是多么令人沉醉啊!然而狂风疾雨不识这如梦的情趣,摧残了盛开的花枝,致使落英缤纷,杜鹃为此泣血,其娇愁的啼声让人愁肠百结。作者写此诗的意图,也是抒发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与追忆。青春如梦,繁花似锦终是空,应当珍惜花开时节的繁荣,莫等落红满地,再去空追忆。无端饮却相思水
【原文】
无端①饮却相思水,不信相思想杀人②。
【注释】
①无端:无缘无故。
②想杀人:同“想煞人”,犹言想死人了。
【评析】
当初饮相思水,陶醉其中一时,方知才饮一滴,便要纠缠一生,无端饮之,既无道理可言,也无结局可言,岂不令人愁肠寸断,哀怨无限。千里姻缘一线牵,缘本是天定,很多事是无法说清楚的,也许在无缘无故中,会心系其人,无缘无故认识他,无缘无故牵挂他,心中引起无尽的相思,却又无法摆脱,心不信缘,却落在缘中不能自拔。缘而未了,想煞其人,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诗经中亦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多情成恋,薄命何嗟
【原文】
陌上繁华①,两岸春风轻柳絮,闺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芳草归迟,青驹②别易,多情成恋,薄命③何嗟④。要亦人各有心,非关女德善怨。
【注释】
①陌上繁华:指田间与路旁繁花茂盛。
②青驹:毛色青白夹杂的马。
③薄命:命运乖违。
④嗟:叹息。
【评析】
****,美景依旧,但情人已去,心已追随,人已消瘦,愿远行的男儿能早早回归。离愁别绪千古哀怨,其寂寞之情令闺中女子难耐,也让须眉男子有着儿女情怀。
诗经中有“千帆过尽皆不是,肠断白萍洲”之语,抒闺妇盼人不至的忧思。另外每一时代都有不少描写相思之苦的作品,例如“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等等。”清风好伴,明月故人
【原文】
幽堂①昼深,清风忽来好伴;虚窗②夜朗,明月不减故人。
【注释】
①幽堂:寂静的厅堂。
②虚窗:打开的窗子。
【评析】
此写文人的雅趣。情由景致,景由情生。文人的雅致,在于内心的情感丰富。情之所寄,顿觉天地皆有情,万物皆有意。人白天在幽静的厅堂中,一人独处如无良友作伴,是多么寂寞难耐,所幸清风徐来,好像是好朋友相伴聊天一样的畅达适意;夜色之中,似有凄清之感,所幸皓月当空,银色的月光如老友照在窗前,丝毫不减故人情意,给人无限的安慰。作者由写景及人,由眼前景致到写故人往事,
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景有情有哲理。
李白有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明月影子作良伴,共饮一杯酒,文人雅趣尽显于中。平生云水心,春花秋月语
【原文】
初弹如珠后如缕①,一声两声落花雨;诉尽平生云水心②,尽是春花秋月③语。
【注释】
①缕:线。
②云水心:丰干《壁上诗》:“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
③春花秋月:李后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喻良辰美景。”
【评析】
雨是浪漫的,古今文人多有恋雨情结,例如听雨打芭蕉,不禁引出无数的感慨。关于雨:“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心中恋于情,则感受到外界处处是情,那雨如丝如缕,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细细听,像是在倾诉着自己满腔柔情,不由得使人联想到自己曾经拥有的浪漫,细细品味,温馨仍在心头。丰富的联想,浪漫的笔调,读之心神为之而动,令人思绪万千。
封疆缩地,中庭歌舞犹喧
【原文】
料今天下皆妇人①埃。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而满座貂蝉自若。我辈书生,既无诛乱讨贼之柄,而一片报国之忱,惟于寸楮尺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须眉面妇人者,亦耸然②有起色。
【注释】
①天下皆妇人:花蕊夫人《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天下皆妇人,即天下男儿皆无骨气之意。满座貂蝉:貂尾蝉羽,皆冠饰也。满座貂蝉,犹谓官爵多而滥。貂蝉又为东汉时王允借美色惑吕布以杀董卓的关女,以应上句“天下皆妇人”句。寸楮尺字:“楮”同“纸”,“寸楮尺字”即是寸纸尺字。
②耸然:惊动的样子。
【评析】
这是书生面对国家破碎、山河丢失而发出的忧国忧民的声音。前方战事正急,朝廷中却满堂歌舞,衣冠楚楚的官员们偎依在舞女的身边,仿佛无事一般,怎能不让人愤恨?然而书生手无尺寸之兵,身无御卒之权,只能在洁白的纸上写下自己的愤慨,希望当权者能有所触动。
古代有很多妇人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为国捐躯,他们为天下的男子和女子做出了榜样。朝廷软弱无能,被骂为徒长须眉的妇人,实际上女子不让须眉,只能说他们较之有的妇人犹不及。士不晓廉耻,衣冠狗彘
【原文】
人不通古今,襟裾①马牛;士不晓廉耻,衣冠狗彘②。
【注释】
①襟裾:襟是衣襟,裾是衣服的前后幅下垂的部分。泛指衣服。
②狗彘:狗和猪。
【评析】
从古到今,人类代代相传,留下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人不去学习这些做人的道理,整天无所用心,无所作为,那就是酒囊饭袋,宛如行尸走肉,和牛马有什么区别呢?其区别恐怕只在于徒然穿上一身衣服而已。至于读书人,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应该知礼仪,懂廉耻,走正道,如果心术不正,违背做人的道理,出卖自己的人格,甚至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去违法犯罪,那就是衣冠禽兽了,甚至连禽兽尚不如呢。宁以风霜自挟,
毋为鱼鸟亲人
【原文】
苍蝇附骥①,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茑萝依松②,高则高矣,未免仰扳③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④,毋为鱼鸟亲人。
【注释】
①苍蝇附骥:《汉光武与魏嚣书》:“苍蝇之飞,不过数步,若附骥尾,可至千里。”
②茑萝依松:俗谓亲戚关系曰茑萝,本《诗经》:“茑与女萝,施于松柏。”盖取依附关联之意。
③仰扳:攀附依赖,
④挟:持。
【评析】
世间万物是相辅相成的。古书记载说:苍蝇这种小虫如果不停地飞舞,也飞不了数十米远,如果它依附在骏马的尾巴上,就可以随其到达千里之外;茑萝这种草本植物没有挺拔的枝干,如果它依附在松柏的枝条上,却可以攀援到很高的位置。从某种意义来看,其实苍蝇和茑萝都是投机取巧,纵使能达千里之外、长数尺之高,也只是利用别人的力量。
生物的生存方式有时也会给人一些启示。作为动物之灵长的人类,却更具有思维和理性,宁可站着死,不愿坐着生,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当宁折不弯,自强不息。仕夫贪财好货,
乃有爵之乞丐
【原文】
平民种德施惠,是无位①之公卿;仕夫贪财好货,乃有爵②之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