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2 / 2)

🎁美女直播

出世之身真的就没有了牵挂?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原文】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①。

【注释】

①白云遏:《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评析】

景触人心,情由景生。

杏子轻衫初脱暖

【原文】

杏子轻衫初脱暖,梨花深院①自多风。

【注释】

①梨花深院:晏殊《无题》:“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评析】

莎士比亚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诗人的眼睛“能从天上看到地下,从地下看到天七”。其实从来不曾离开一个“情”字。

战血枯其人,而满座之貂蝉自若

【原文】

今天下皆妇人矣!封疆缩其地,而中庭①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而满座之貂蝉自若。我辈书生,既无诛乱讨贼之柄,而一片报国之忱,惟于寸楮尺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须眉而妇人者,亦耸然有起色。集峭②第三。

【注释】

①中庭:古代庙堂前阶下或厅堂的中央。

②峭:严厉、严峻。

【评析】

出于对正统美学的和谐、对称、均衡等各种原则的蔑视,而极力寻找与自己内心突兀不平之气相颉颃的冲突、兀傲、奇险之美,晚明文人的美感追求表现出了对过去一切凡庸的极度厌弃,洋溢着一种满怀郁勃、意欲挣脱种种樊篱的气概。“峭”是狂狷,它的对立面恰恰是孔子称之为“德之贼者也”的“乡愿”,也就是没有是非正义感的好好先生们。

闲到白头真是拙

【原文】

闲到白头真是拙,醉逢青眼①不知狂。

【注释】

①青眼:阮籍好为青白眼。

【评析】

大巧若拙,一生中只是顺其自然,并不刻意追求什么,机遇来去都随它,不为得失而难为自己,只是自在地任性而为。

锁骨口中,生出莲花九品

【原文】

锁骨①口中,生出莲花九品②;铄金舌上③,容他鹦鹉千言。

【注释】

①锁骨:这里指得道之人。传说唐朝一妇人死了,有一西域僧人称其为锁骨菩萨。

②莲花九品:佛教认为,修行得道者死后进入极乐世界,坐于莲花宝座上,因得道深浅不一样,莲花宝座分为九种等级。

③铄金舌上:众人之言可以将金子熔化,比喻人言可畏。

【评析】

人的言行举止都是人的内在气质的一种体现,鹦鹉学舌,人人皆会,关键是要有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东西。

雾满杨溪,玄豹山间偕日月

【原文】

雾满杨溪,玄豹①山间偕日月;云飞翰苑,紫龙天外借风雷。西山霁雪,东岳含烟,驾凤桥以高飞,登雁塔②而远眺。

【注释】

①玄豹:喻隐士。谢朓《之宣城新林浦向板桥》:“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②雁塔:今西安大雁塔。

【评析】

有凌云志,才能有容纳万物的心胸。

一纸八行,不过寒温之句

【原文】

一纸八行①,不过寒温之句;鱼腹②雁足③,空有来往之烦。是以嵇康不作④,严光口传⑤,豫章掷之水中⑥,陈泰挂之壁上⑦。

【注释】

①一纸八行:旧时一种信笺,一页写八行。

②鱼腹: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③雁足:雁足系书传信之典。事见《汉书·苏武传》。

④嵇康不作: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称不喜作书。

⑤严光口传:不写信,用口传。事见《后汉书·严光传》。

⑥豫章掷之水中:将信丢在水中任其漂流。事见《世说新语·任诞》。

⑦陈泰挂之壁上:将信挂在墙上。事见《三国志·魏·陈泰传》。

【评析】

从远古时代到信息时代,变化的只是信息沟通的手段。不变的是人们相互之间渴求了解的愿望与追求。从鱼腹、雁足传书到“伊妹儿”“网上爱情”,我们感受到的是现代技术的进步和资讯的

快捷,以及快节奏生活对情感的简化和稀释。

山林下著书,花鸟间得句

【原文】

云水中载酒,松篁里煎茶,岂必銮坡①侍宴;山林下著书,花鸟间得句,何须凤沼②挥毫。

【注释】

①銮坡:翰林院。

②凤沼:中书省。

【评析】

谁说只有官家生活才是幸福,山林中自有野趣。

风尘善病,伏枕处一片青山

【原文】

风尘善病,伏枕处一片青山;岁月长吟,操觚①时千篇《白雪》。亲兄弟折箸②,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鹜。

【注释】

①觚(gū):古时书写用的木简。

②折箸(zhù):兄弟分家之意。

【评析】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人活一生,在享受美好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很多的龌龊。

囊无阿堵,岂便求人

【原文】

囊无阿堵①,岂便求人;盘有水晶②,犹堪留客。

【注释】

①阿堵:指钱。事见《世说新语·规箴》。

②水晶:指虾子。

【评析】

金钱不是万能,没钱却是万万不能。

秋露如珠,秋月如珪

【原文】

秋露如珠,秋月如珪①。明月白露,光阴程来。与子之别,心思徘徊。

【注释】

①珪(guī):古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用的玉器。

【评析】

秋月为何要那么明亮,让所有离别的心情都一览无余。

停之如栖鹄,挥之如惊鸿

【原文】

停之如栖鹄,挥之如惊鸿。飘缨蕤①于轩幌,发晖曜于群龙。始缘甍而胃栋②,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③,末萦盈于帷席。

【注释】

①缨蕤(ruí):古时帽子上的装饰物,借指士大夫。

②甍(ménɡ):屋脊。胃栋:星宿名。

③便娟:轻盈的样子。墀庑(chíwǔ):中间有空地的房屋。

【评析】

静谧安详的夜,只有星星知人心,明月照人入梦乡。

血三年而藏碧

【原文】

血三年而藏碧①,魂一变而成红②。

【注释】

①血三年而藏碧:《庄子·外物》:“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②魂一变而成红:蜀王杜宇魂化杜鹃而泣血。

【评析】

血藏三年而成碧玉,英魂一变而成泣血。古人为情如此。

书载茂先三十乘,便可移家

【原文】

书载茂先三十乘①,便可移家;囊无子美一文钱②,尽堪结客。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受用者,才情决然不露。

【注释】

①书载茂先三十乘:张华字茂先,**书,身后家无余财,搬家载书三十乘。事见《晋书·张华传》。

②囊无子美一文钱:杜甫《空囊》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评析】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思之思之,神明通之

【原文】

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故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民、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季①三才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集灵第四。

【注释】

①(yì):观察等待。

【评析】

超越寻常,造诣独特,飘飘然与造化并驱,与自然同游,所谓神思飞越,妙与物游。这是灵的境界。灵莫灵于神,微莫微于机。神之精明者,方可称为灵。因此,朱熹说,“心官至灵,藏往知来”,“能觉者气之灵也”(《朱子语类》)。事物最微妙之处才被称为机,所谓天机不可泄露。人为万物之灵,机为万物之秘。人能探究万物之最玄妙之处,就在于人有思想。古人云,“思之思之,神明通之”,是说反复思考可以最终使人与天上的神明相通。创新的时代离不开卓越的思想者。

茅屋竹窗,贫中之趣

【原文】

茅屋竹窗,贫中之趣,何须脚到李侯①门;草帖画谱,闲里所需,直凭心游扬子②宅。

【注释】

①李侯:即李膺(yīng),汉人,桓帝时官至司隶校尉。

②扬子:即扬雄,西汉人,文学家。

【评析】

人生有时像座围城,身在其中的想出来,身在其外的则想进去。富有大概也是围城。贫穷的时候,渴望富有。一旦富有了,往往却有了意想不到的烦恼。其实贫有贫的快乐,富有富的烦恼,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去对待了。

问妇索酿,瓮有新刍

【原文】

问妇索酿,瓮有新刍①;呼童煮茶,门临好客。

【注释】

①刍(chú):饲料,代粮食。

【评析】

在农业文明时代,有酒、有粮,就心满意足了。现代生活中,各种诱惑实在太多,得陇望蜀已是人之常情。如果拥有了一切,却将一切幻化成了失望和不满。哲人叔本华说过,欲望越多痛苦越大。即使智者有时也难免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欲望尽处便是忧。

开眼便觉天地阔,挝鼓非狂

【原文】

开眼便觉天地阔,挝鼓非狂①;林卧不知寒暑更,上床空算②。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注释】

①挝(zhuā)鼓非狂:祢衡击鼓骂操典。祢衡,东汉人,少有才气,为人恃才傲物,刚直不屈。孔融推荐给曹操,曹操侮辱他,祢衡于是在曹操面前**更衣,随后又到军营辱之。

②上床空算:比喻人的修养与品位非在上下床之间。事见《三国志·陈登传》。

【评析】

俗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人心不一,形形**。加上时事多变,原无绝对的对和错,对错只在人心问。若无存人容事心,只会徒增烦恼事。

九山散樵迹,俗间徜徉自肆

【原文】

九山①散樵迹,俗间徜徉自肆,遇佳山水处,盘礴箕踞②,四顾无人,则划然长啸,声振林木。有客造榻与语,对曰:余方游华胥③,接羲皇④,未暇理君语。客之去留,萧然不以为意。

【注释】

①九山:九州名山,代中国。

②箕踞:随意张开两腿坐下,古人认为此为无教养之态,此指闲适自在的样子。

③华胥:古国名,其国无国君,人民无欲望。后人用以指梦境或安乐和平境界。事见《列子·黄帝》。

④羲皇:指伏羲氏,古人以为伏羲以前的人,无忧无虑,生活闲适。

【评析】

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人与大自然总是相互交融,隐士也是平常人。

聪明而修洁,上帝固录清虚

【原文】

聪明而修洁,上帝固录清虚;文墨而贪残,置官不受辞赋。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彻性灵,一点云堂①优钵影。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衿枕;机息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注释】

①云堂:寺院中僧侣打坐悟禅的地方。

【评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如何生活。

结一草堂,南洞庭月

【原文】

结一草堂,南洞庭月,北峨眉雪,东泰岱松,西潇湘竹,中具晋高僧支法①八尺沉香床,浴罢温泉,投床鼾睡,以此避暑,讵不乐乎?

【注释】

①支法:晋代僧人,佛号法虔。

【评析】

古人静身纳凉,避暑而入温泉,尽享自然之馈赠。今人空调纳凉,整日闭门不出,人生乐趣几

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