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季夏纪(1 / 2)

春秋左传 佚名 6006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季夏【正文】

一曰:

季夏之月,日在柳①,昏心中②,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林钟③。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凉风始至④,蟋蟀居宇⑤,鹰乃学习⑥,腐草化为蚈⑦。天子居明堂右个⑧,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旂,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

是月也,令渔师伐蛟取鼍⑨,升龟取鼋⑩。乃命虞人入材苇。

是月也,令四监大夫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祀宗庙社稷之灵,为民祈福。

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忒,黑黄苍赤,莫不质良,勿敢伪诈,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级之度。

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无或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无举大事,以摇荡于气。无发令而干时,以妨神农之事。水潦盛昌,命神农将巡功,举大事则有天殃。

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行之是令,是月甘雨三至,三旬二日。

季夏行春令,则谷实解落,国多风欬,人乃迁徙;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行冬令,则寒气不时,鹰隼早鸷,四鄙入保。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霤,祭先心。天子居太庙太室,乘大辂,驾黄骝,载黄旂,衣黄衣,服黄玉,食稷与牛,其器圜以掩。【解说】

参见《孟夏》。另,本篇末尾有关于中央土的一段记述。五行说把五行、五方与四季相配,五行中的土、五方中的中央,于四季中无与相配,只得寄于季夏之末,而且没有天子发布政令的规定。【注释】

①柳: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在今长蛇座。

②心: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在今天蝎座。中:指中星。

③林钟:十二律之一,属阴律。

④凉风始至:依五行说,季夏三月,阴气起,凉风属阴,所以凉风始至。

⑤宇:屋檐。

⑥习:鸟练习飞。古人认为秋季将至,鹰为顺应秋主杀之气,所以练习飞翔,准备搏击飞鸟。

⑦蚈(qiān):萤火虫。萤火虫生于草中,古人不知,以为是腐草所化。

⑧明堂右个:南向明堂的右侧室。

⑨渔师:掌管水产的官吏。伐:砍杀。鼍(tuó):鳄鱼的一种,皮可以蒙鼓。

⑩升:登。古人认为龟是神灵,所以说“升”。鼋(yuán):甲鱼,肉可食。

虞人:掌管山林池泽的官,分为山虞、泽虞,山虞负责山林,泽虞负责池泽。这里的虞人当指泽虞。入:纳入,使……入。材苇:可用来编织器物的苇草。

四监大夫:周时制度,天子领地内分为百县,每县辖四郡,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里的四监大夫指监四郡的县大夫。合:聚集。百县:指天子的全部领地。秩刍:按规定应交纳的刍草。秩,常。刍,草。

牺牲:供祭祀用的全色牲畜。

咸:都。

供:供奉。皇天:上天。皇,大。上帝:天帝。

宗庙:祖庙。社稷:土神谷神,借指国家。灵:神灵。

妇官:主管治丝麻布帛之事的女官。采:色彩。

黼(fǔ):半黑半白的花纹。黻(fú):半黑半青的花纹。文:半青半红的花纹。章:半红半白的花纹。

法:法则。故:旧来的习惯。

或:句中语气词。忒:差错。

质良:鲜艳良好。质,美。良,善。

伪:欺诈。

给:供给。郊:指祭天。庙:指祭祖。

旗章:旌旗和名号。

度:度数。这里指贵贱等级的界限。

方:正。

虞人:这里指山虞。参见注。行:巡视。

斩伐:砍伐。

兴:起。土功:土木工程。

大事:指上述兴土功、合诸侯、起兵动众等事。

荡:动。气:指土气。依五行说,季夏末属土,土将用事,做上述事不合时令,有损土气。

干时:违背农时。干:干犯,抵触。

妨:损害。神农之事:指农事。

潦(liǎo):雨水大的样子。盛昌:这里也指水大。

神农:指农官(依高诱说)。巡功:巡视田亩修治的情况。功,事。

天殃:天灾。

溽(rù)暑:指盛暑湿热。溽,湿。暑,指暑热。大暑节气在季夏。

时行:时时降落。

烧薙(tì):指除草后晒干烧掉。薙,除草。行水:引雨水浇灌。

以:于。

汤:开水。

粪田畴:给耕地施肥。粪,用作动词,施肥。田畴,已耕过的田地。

美土疆:使土地肥美。美,用作动词。疆,界畔。土彊,指土地。

三至:“三”字疑为衍文(依陶鸿庆说)。

三旬二曰:这句大意是,除去晦朔两天,三旬中可以有二日降雨。

国:指国人。风欬:因受风而咳嗽。

迁徙:迁移。

丘:高地。隰(xí):低洼之地。

女灾:指妇女不能生育之灾。五行说认为秋属金,主杀气,又金生水,所以到处水潦,禾稼不成熟,妇女不生育。

隼(sǔn):一种类似鹰的猛禽。鸷(zhì):击杀飞鸟。

四鄙:四方边邑。保:城堡。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堡”。

中央土:中央于五行属土。

其:指中央。中央于天干属戊己,所以说“其日戊己”,下文“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等等与此同类。

黄帝:即轩辕氏,五帝之一,五行家说他以土德王天下,被尊为中央之帝。

后土:共工氏之子,名句龙,死后被尊为后土之神。

倮:五虫之一,指麒麟之类的倮族。

宫:五音之一。

黄钟之宫:用黄钟律定的宫音。黄钟,十二律之一,属阳律。

五:阴阳说认为,土生数为五。这里即取其生数。参看《孟春》注。

中霤(liù):五祀之一,祭祀后土。中霤指屋的中央。

太庙太室:南向居中的明堂。

大辂:木质大车。辂,车。

稷:谷子。一说是高粱。

圜(yuán):圆。这里指器中宽大。掩:遮掩,这里指器口小而敛缩。

音律【正文】

二曰:

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蔟,太蔟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①。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②。黄钟、大吕、太蔟、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③。

大圣至理之世④,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⑤,以生十二律⑥。仲冬日短至⑦,则生黄钟。季冬生大吕。孟春生太蔟。仲春生夹钟。季春生姑洗。孟夏生仲吕。仲夏日长至,则生蕤宾。季夏生林钟。孟秋生夷则。仲秋生南吕。季秋生无射。孟冬生应钟。天地之风气正,则十二律定矣。

黄钟之月⑧,土事无作⑨,慎无发盖⑩,以固天闭地,阳气且泄。

大吕之月,数将几终,岁且更起,专而农民,无有所使。

太蔟之月,阳气始生,草木繁动,令农发土,无或失时。

夹钟之月,宽裕和平,行德去刑,无或作事,以害群生。

姑洗之月,达道通路,沟渎修利,申之此令,嘉气趣至。

仲吕之月,无聚大众,巡劝农事,草木方长,无携民心。

蕤宾之月,阳气在上,安壮养佼,本朝不静,草木早槁。

林钟之月,草木盛满,阴将始刑,无发大事,以将阳气。

夷则之月,修法饬刑,选士厉兵,诘诛不义,以怀远方。

南吕之月,蛰虫入穴,趣农收聚,无敢懈怠,以多为务。

无射之月,疾断有罪,当法勿赦,无留狱讼,以亟以故。

应钟之月,阴阳不通,闭而为冬,修别丧纪,审民所终。【解说】

本篇旨在论述音律相生之理。十二律的名称最早见于《国语·周语》伶州鸠答周景王问,但论及十二律相生的“三分损益法”当属本篇为最早。本篇把乐律同历法联系起来,十二律同十二月相配,这当然是牵强附会,毫无科学根据的。阅读本篇可参阅本书“十二纪”各纪首篇。【注释】

①黄钟生林钟……无射生仲吕:这一段讲音律相生的结果。黄钟、林钟、太蔟(còu)、南吕、姑洗(xiǎn)、应钟、蕤(ruí)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yí)、仲吕为古代音乐的十二调,即十二律。

②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这两句讲音律相生的方法,即“三分损益法”。所谓“三分所生”,就是把作为基准的音律的度数分为三等分。所谓“益之一分”,就是把已知的音律数(旧说为律管的长度)分为三等分之后,再增其一分,结果在三分之四的已知音律数上产生新的音律,这称为“上生”。所谓“去其一分”,就是把已知的音律数分为三等分之后,减去其一分,结果在三分之二已知音律数上产生新的音律,这称为“下生”。如:黄钟之管长九寸(这是晚周的尺度,一尺长约二十三厘米),将黄钟管长三分,减其一,得六寸,这就是林钟律的律管长度。这是“下生”。林钟管长三分增其一,得八寸,这就是太蔟律的律管长度

。这是“上生”。

③黄钟、大吕……应钟为下:所谓某律“为上”,就是说某律是由“上生”而得;所谓某律“为下”,就是说某律是由“下生”而得。十二律上下相生的次序图示如下:(详见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

④至理:等于说“至治”,最完美的***面。

⑤日至:指太阳运行到某一度次。如:孟春之月,日在营室;仲春之月,日在奎。钟:聚。

⑥以生十二律:古代把乐律同历法附会在一起,以十二律应十二月,其相配情况参见《孟春》注。

⑦日短至:指冬至。冬至那天白天最短。下文“日长至”指夏至。

⑧黄钟之月:即律中黄钟之月(夏历十一月)。下文“大吕之月”、“太蔟之月”即律中大吕之月(夏历十二月)、律中太蔟之月(夏历正月),其余以此类推。

⑨土事:指需要动土的各项工程:无:通“毋”。

⑩发:揭开。盖:指盖藏之物。

几:近。

更起:重新开始。

而:第二人称代词。

繁动:萌动。

宽裕:等于说“宽容”。

事:指军事及土木之事。

达:用如使动。

渎(dú):沟渠。

趣(cù):急速。

无携民心:不要使人民对农事三心二意。携,离。

佼:健壮。

本:指君子自身。朝:指朝廷百官。

槁(ɡǎo):草木枯干。

始刑:始杀。言秋将至,阴气即将开始刑杀万物。

将:养。

饬(chì):修,整顿。

厉兵:磨砺兵器。

诘(jié):责问。

怀:安抚。

蛰(zhé)虫: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豸(zhì)。

趣(cǔ):催促。

疾断:迅速判决。

以亟(jí)以故:意思是,要从速处理,要合于旧典。以,动词。亟,急,迫切。故,成例,旧典。

阴阳不通:古人认为孟冬之月,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所以说阴阳不通。

别:区别。丧纪:丧事的法度,即《孟冬纪》中所说的丧服、棺槨、丘垄等方面贵贱的等级。

审:慎。所终:用以送终的一切事宜。终,死。

音初【正文】

三曰: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山①。天大风,晦盲②,孔甲迷惑③,入于民室。主人方乳④,或曰:“后来⑤,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⑥。”或曰:“不胜也⑦,之子是必有殃。”后乃取其子以归,曰:“以为余子⑧,谁敢殃之⑨?”子长成人,幕动坼橑⑩,斧斩其足,遂为守门者。孔甲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

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周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秦缪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

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

土弊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流辟、越、慆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感则百奸众辟从此产矣。故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乐和而民乡方矣。【解说】

本篇旨在论述我国古代音乐东西南北诸音调的始创,所以题为“音初”。本篇保留了许多古代传说,有的富于神话色彩,这些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乐的发生发展很有参考价值。当然由于作者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把音乐的产生归结为个人(主要是帝王)的行为,这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难免的。文章提出“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并攻击作为新声的“郑卫之声”、“桑间之音”,这些都反映了儒家的音乐思想。

本篇与《古乐》篇虽然都是阐述我国古代音乐的发生发展史,但各有侧重。《古乐》篇旨在阐述我国古代乐舞的由来,而本篇旨在阐述我国古代各种音调的产生,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此。【注释】

①夏后氏孔甲:夏君,禹

的第十四代孙,桀的曾祖。孔甲,名。田:打猎。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畋”。东阳萯(fù)山:古地名。

②盲:暝,昏暗。

③迷惑:这里指迷失方向。

④乳:生子。

⑤后:君,指孔甲。

⑥之:指示代词,这。是:通“实”。

⑦不胜也:意思是,享受不了这个福分。不胜,经受不住。

⑧余:第一人称代词。

⑨殃:用如动词,害。

⑩幕:帐幕。坼(chè):裂,使动用法。橑(lǎo):屋椽。

斩:绝,断。

遂为守门者:古代多用断足者担任守门之职。

东音:东方的音乐。

行:这里是巡视的意思。功:事。

涂山:相传为夏禹娶涂山氏之女及会合诸侯处。其地说法不一:一说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四十五里);一说在“寿春东北”(今安徽怀远县的当涂山)。

未之遇:大意是,没有来得及与她举行结婚典礼。遇,这里有以礼相待的意思。据传说,禹娶涂山氏之女,婚后三四天就受命治水去了。

妾:女奴隶,侍女。

猗(yī):语气词,等于说“兮”。

取风:即采风。古代称民间歌谣为风,于是把搜集民间歌谣称为“采风”。

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

周昭王:西周第四代国君,名瑕。将:率领军队。荆:楚国的别称。

辛余靡:周昭王之臣。他书或作“辛由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