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贵直论1(2 / 2)

春秋左传 佚名 3712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流:流放。

析:这里是折的意思。

放:遣送,打发。

知化【正文】

三曰:

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论①。以虽知之②,与勿知同③。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④。人主之惑者则不然。化末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⑤。

事有可以过者⑥,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⑦,则胡可以过?此贤主之所重,惑主之所轻也。所轻,国恶得不危?身恶得不困?危困之道,身死国亡,在于不先知化也。吴王夫差是也。子胥非不先知化也,谏而不听,故吴为丘墟,祸及阖庐⑧。

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使⑨。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道属⑩,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夫吴越之势不两立。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伤也。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猏,虽胜之,其后患未央。”太宰嚭曰:“不可。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国者,齐、晋也。君王若伐齐而胜之,徙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是君王一举而服两国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国。”夫差以为然,不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嚭之谋。子胥曰:“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夫差不听。子胥两祛高蹶而出于廷,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矣!”夫差兴师伐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师,反而诛子胥。子胥将死,曰:“与!吾安得一目以视越人之入吴也?”乃自杀。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著之东门,曰:“女胡视越人之入我也?”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夫差身为禽。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面死。夫患未至,则不可告也;患既至,虽知之无及矣。故夫差之知惭于子胥也,不若勿知。【解说】

本篇以吴王夫差国灭身亡的历史教训为例,说明君主贵在知化。所谓知化,就是要预见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而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吴王夫差所以不能“知化”,除了好大喜功、贪图眼前利益之外,主要是因为师心自用、顽固拒谏,作者所着意告诫君主的可能正是这一点。这种治国需要虚心纳谏、听取直言的主张,是同前两篇相承的。【注释】

①论:察,知。

②以:通“已”(依王念孙说)。指死亡之后。

③与勿知同:人死以后,尽管别人了解了他,但再也不能用其勇,所以说“与勿知同”。

④化:变化,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⑤一贯:一样。

⑥过:错,失误。

⑦身死国亡:指关系到身死国

亡的大事。

⑧阖庐:春秋吴国君,夫差之父。未差国**死,阖庐不得享受祭祀,所以说“祸及阖庐”。

⑨不得使:据上下文,“得”当作“能”(依孙人和说)。

⑩属(zhǔ):连。

已:治愈。

惧虎:担心虎患。猏(jiān):同“豜”。三岁的猪。

央:尽。

上国:指中原地区各国,因地势高于吴越等南方国家,所以称“上国”。

法(qū):举,这里指提起衣服。高蹶:高蹈,把脚抬得高高地走路。“两祛高蹶”是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艾陵: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莱芜县东(依沈钦韩《春秋地名补注》说,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哀公十一年引)。

反:回来。

与:义未详。陈奇猷以为借为“吁”,叹词。译文姑依陈说。

身:指尸体。

抉(jué):挖。

著(zhuó):附着,这里是挂的意思。

世:世系,世代相承的系统。

夷:平。

幎(mì):这里指幎曰,覆盖死者面部的巾。《仪礼·士丧礼》:“慏目用缁(zī,黑布),方尺二寸。”冒:覆盖。

过理【正文】

四曰:

亡国之主一贯①。天时虽异,其事虽殊,所以亡者同,乐不适也②。乐不适则不可以存。

糟丘酒池③,肉圃为格④,雕柱而梏诸侯

⑤,不适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⑥,截涉者胫而视其髓⑦,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⑧,不适也。(文王貌受以告诸侯⑨。)作为琁室⑩,筑为顷宫,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夏、商之所以亡也。

晋灵公无道,从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使宰人臑熊蹯,不熟,杀之,令妇人载而过朝以示威,不适也。赵盾骤谏而不听,公恶之,乃使沮麛。沮麛见之不忍贼,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一于此,不若死。”乃触廷槐而死。

齐湣王亡居卫,谓公玉丹曰:“我何如主也?”玉丹对曰:“王贤主也。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而见其实。王名称东帝,实辨天下。去国居卫,容貌充满,颜色发扬,无重国之意。”王曰:“甚善!丹知寡人。寡人自去国居卫也,带益三副矣。”

宋王筑为蘖帝,鸱夷血,高县之,射著甲胄,从下,血坠流地。左右皆贺曰:“王之贤过汤、武矣。汤、武胜人,今王胜天,贤不可以加矣。”宋王大说,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不适也。【解说】

本篇是总结亡国之君的经验教训以为当世君主借鉴的。文章开宗明义,指出“亡国之主一贯”,其共同点是“乐不适”。所谓“不适”,即思想行为不合礼义,有悖常理。篇名“过理”,也是这个意思。文章列举商纣王、晋灵公的凶残暴虐,齐湣王、宋康王的昏愦狂乱,客观上集中揭露了剥削阶级的腐朽没落和反人民的本质。但是,作者把商纣等人灭绝人性的兽行仅仅轻描淡写地称之为“不适”、“过理”,这种提法,反映了作者剥削阶级的立场和感情。【注释】

①一贯:一样。

②乐不适:以不适为乐。不适,指不合礼义。

③糟丘:用酒糟堆起的小山。酒池;盛酒的池子。

④肉圃:肉林。为格:设置炮格。炮格,烤肉用的铜架(依俞樾说)。格,铜架。

⑤雕:通“铸”(依许维遹说)。铸柱,指铸造铜柱,下面点火,让人爬行柱上,坠入火中烧死。这是纣设置的一种酷刑。梏:通“酷”(依许维遹说)。虐害。

⑥刑:杀。鬼侯:商末诸侯,纣时为三公之一。鬼侯的女儿为商纣之妾。环:玉圈,古人的一种饰物。

⑦高诱注:“以其涉水能(耐)寒也,故视其髓,欲知其与人有异不也。”

⑧梅伯:纣时诸侯。遗(wèi):送给。醢(hǎi):肉酱。

⑨貌:表面。

⑩作为:就是作的意思,这里指建造。琁室:用美玉装饰的房屋。琁(xuán),美玉。据其他文献,作为琁室的是夏桀。

顷宫:高大巍峨的宫殿。顷,通“倾”。形容高**立,好像要倾倒一样。

化:指未成形的胎儿。

比干:纣的叔父,多次力谏纣王,纣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确实是这样吗?”于是剖比干之心。

其:指纣。窍:心窍。

夏、商:上文所述“不适”之事主要是商纣所为,这里说“夏、商”,只是统而言之。

晋灵公:春秋晋国君,文公之孙,暴虐无道,为臣下所杀。

弹(tán):用弹(dàn)弓射。

宰人:厨师。臑:通“胹(ér)”。煮。蹯(fán):野兽的足掌。

载:用车拉。示威:显示威严。

赵盾:春秋晋大大,灵公时为正卿(执政大臣),谥宣子。骤:屡次。

使沮麛(jumí):意思是派沮麛去杀赵盾。沮麛,灵公手下的武士,他书或作“麂”。

贼:杀。

恭:恭顺。敬:严肃,谨慎。

忠:为别人做事尽心竭力。

一于此:在这两者之中有一样。

廷:通“庭”。院子。

齐湣王亡居卫:指齐湣王末年为燕秦等国所伐逃亡奔卫之事,参见《贵直》注。

公玉丹:湣王的幸臣,参见《季秋纪·审已》。

何如:怎样。

辞:离别,这里是抛弃、失掉的意思。恨:遗憾。

声:名。

东帝:据《史记·田完敬仲世家》和《六国年表》所载,齐湣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88年)自称东帝,秦武王同时自称西帝。

辨:治理。

充满:充盈,肌肉丰满。

发扬:焕发。

重:看重。

副:高诱注:“副或作倍”。带益三倍:极言其肥。

宋王筑为蘖帝……血坠流地:此段文字错讹较多,不可通读,只能译其大意。《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述此事,作:“盛血以韦(皮革)囊,县(悬)而射之,命曰‘射天’。”宋王:指宋康王。蘖:通“(niè)”。高大的样子。帝:高诱说为“台”字之误(繁体字“台”作“臺”,与“

帝”字形近)。鸱(chǐ)夷:大的皮口袋,他书或作“鸱鴺”。县(xuán):悬。著(zhuó):穿。冑:头盔。

加:超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