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2)

🎁美女直播

灼:明。

长伯:官长。

立政:设立官长。

作:负责。三事:三方面的管理工作。

趣马:负责养马的官。

小尹:趣马的下属官员。

左右携仆:君王的近待官员。

百司庶府:司和府都是官名。如司土、司木、司器等,又如太府,王府,内府等。这里的百和庶都是泛指众多。

大都小伯:指大小都邑的官长。

艺人:税务官。

表臣百司:外臣百官。

太史:史官之长。

尹伯:各官之长。

庶常吉士:指众多主管常务的官员。

司徒,司马,司空:即三卿。

亚旅:位次于三卿的大夫。

夷:东方民族的部落。微:南方民族的部落。卢:西方民族的部落。烝:君长。

三亳(bó):指南亳(今河南商丘东南)、北亳(今商丘县北)、西亳(今河南偃师县西),都是殷商的故都。阪(bǎn):夏的故都。尹:官长。统指掌管夏商遗民的官员。

本句承上文省“知”字。即为“惟克知厥宅心”。

常事司牧人:指上述各官员。

以:而。俊:俊拔。

兼:兼管。庶言:各位官员的教令。

庶狱:各种诉讼案件。庶慎:各种禁令。

惟…是…:强调句式。训:顺从。用违:用与不用。

知:过问。

率惟:语助词。敉(mǐ):完成。功:指文王的事业。

替:废弃。义德:善德。

容德:指文王能宽容的美德。

并:共同。丕丕:伟大。基:王业。

孺子:指成王。

事:指常任。

若:善。

丕:语助词。俾乱:使治。

相:助治。

和:平治。

时:这。间:代替。

自:虽,即使。

末:指自始至终。成德之彦:指盛德之人。

已:通“以”。受:当为前。徽言:美言。

文子文孙:善子善孙。

正:官长,指治狱的官。

由绛:即诱掖,指扶持。

兹:这样。

罔有:即罔尤,指无过失。

(xiān):奸邪。

训:顺。

在:于。

劢(mài):勉力。相:治理。

之:与和。

诘:整治。戎兵:指军队。陟禹之迹:指统一天下。

方:通“旁”,普遍。

海表:海外。

觐(jìn):显现。耿:明。

大烈:伟业。

常人:指善人。

司寇:刑罚官。苏公:即苏忿生,周武王的司寇。式:规定。由:主管。

长:长久。

有慎:是谨慎的。

列:通“例”,惯例。用中罚:《周礼》规定:“刑平国用中典。”中典即常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依惯例使用常法。

【译文】

周公说:“跪拜叩头,报告继承天子的王。”周公率群臣共同告诫成王与成王的左右大臣常伯、常任、准人、缀衣和虎贲。

周公说:“唉!处在美好的环境而能够知道忧虑,这样的人实在少啊!古人传说,在夏朝时候,诸侯竞相招纳贤人,按照上帝的意旨行事,经过考查他们的作为,相信他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行事,才敢向他们的国王说:‘王啊,请接受我们的礼拜吧!’又听说:‘官员们各司其职,负责管理政务的能够认真地考虑臣民是否能够安居乐业,负责司法的能够认真考虑执法是否公平合理,由于他们名副其实地做好工作,因此他们得到了国王的信任。假如不是这样,而是以貌取人,不根据德行而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去用人,那么就不会得到贤能的人做你的官员了。’

“夏桀做了国王之后,他不任用老成持重的旧人,行为暴虐。因此国家灭亡。

“及至成汤登上了帝位,大大地得到福运,获得上天的明命。于是成汤便从政务、理民、执法三方面考核官吏的成绩,结果证明官吏们都能忠于职守。又从这三方面选拔人才,结果证明那些获得信用的贤人确实有德才而不徒有虚名。从此殷商便从这三方面严格地根据标准选用贤人,由于这样,那些被选在商邑供职的都能够很好地对待邑中的臣民;那些被选在四方供职的也都能够根据**办事,从而表现出他们的固有的德行。

“唉!及至到了殷纣,他性情**,只知进用任刑弃德的人,以至整个国家上下效仿;他只知亲近那些没有道德的人,所有地*

*治都搞得一塌糊涂。上帝便给了商纣以大大的惩罚,使我们周国代替他接受上天的大命,在广大的国土上治理百姓。

“乃至到了文王和武王,他们都能够知道从这三方面来考核并了解官员们的心地,对他们的心地看得非常清楚,任用他们做臣民的长官,以恭敬地按照上帝的意旨行事。

“他们设立了以下的官职:任人、准人、牧夫负责政务、法律、管理臣民三方面的事情;此外还设立了保卫国君的卫官,为国王管理衣服的官,养马的官以及国王的左右携仆和其他官员;三公封地的官长、师大夫封地的负责征收赋税的官长和朝外百官;以及朝内的太史、尹伯诸官,这些官员们都各司其职,把事情处理得很好;司徒、司马、司空、亚旅等官也都一一建立起来;东夷、西戎、南蛮等少数民族,都一一为他们设立国王。至于安置殷人的旧地和东城皋、南轩辕、西降谷等地,也都设立官长以便管辖。

“由于文王能够十分注意考核官员们的道德,所以能够正确任用贤人负责政务、法律、管理臣民等方面的事情,把那些有德的贤人选拔出来,加以任用。文王不去代替他的官员发布命令;对于处理监狱的事情和管理臣民的事情,都顺从主管官员和牧民的人;对于处理监狱的事情,管理臣民的事情,文王是不敢妄加干预的。到了武王,他成就了文王的功业,不敢废弃文王所立下的选拔人才的法度,只是努力奉行文王宽容的大德,君臣一起继承了文王遗下的伟大基业。

“唉!孺子啊,你现在已经继位为王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按照前人的传统来设立官长。要设立管理政务的立事,司法的准人,管理臣民的牧夫,我们应当十分了解这些官员的心地,使他们从事各种政务,帮助我们管理臣民,并帮助我们谨慎地处理好司法案件。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要包办代替,即使一言一语的命令也不要代为发布。我们应该始终如一地发挥这些贤士的作用,从而把我们从上天那里接受来的臣民治理好。

“唉!我已经把从贤人那里接受来的美言,都告诉给你这年轻的王了。从今以后但凡大王的子孙后代,千万不要自误,特别是对司法方面的事情,更要十分谨慎,必须依靠各个主管部门的意见去治理臣民。

“从古时殷商,到我们文王都是这样设立官长的,设立事、牧夫、准人。在考虑这些官长的人选时,首先考虑他们的功德,其次又审慎地考查他们的心地,确实知道他们是贤明的人,才让他们管理政事。假如一个国家不是这样设立官长,而任用贪利的小人,不按照正确的原则办事,这样他的德教便无法在他的社会里推行了。从今以后,在设立官长的时候,千万不要任用那些贪利的小人,应当任用那些贤明的人,用这些人协助我们治理好国家。

“现在,你文王的子孙,你这年轻人,已经继位为王子。希望你不要自作主张,去干涉司法方面的事情,应让有关的官员去负责办理。希望你要多关心军队方面的事情,把你的军队整理好,以步大禹后尘,使你的威力遍布天下,甚至伸张到海外,使普天之下无不臣服。从而使天下人都能看到文王的光辉,并发扬光大武王的伟大业绩。唉,从今以后,王如果要立官长,希望你一定要任用贤人。”

周公这样说:“太史!司寇苏公规定要认真地处理你所负责的司法大事,从而使我们的国祚得以延长。要十分谨慎地依法行事,处理每一件事都应轻重适当而合乎法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