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2)

🎁美女直播

卦三十一·咸

咸,亨,利贞,取女吉。

《易经》上经,以创始宇宙万物的天地开始;下经,则以人伦发端的男女关系说起。

“咸”是感的意思,为什么不直接说感?因为感字去掉心,成为咸,以象征无心的感应,这是异性间自然、必然的现象。“咸”又有皆的意思,因为万物皆有感应,因而以皆与感的含义,命名为“咸”。

这一卦,下卦“艮”是少男,上卦“兑”是少女;象征少男谦虚追求少女。又,“艮”是止,“兑”是悦,表示爱情不能三心二意,应当坚定不移的追求,以诚意使对方喜悦感动。

男女相互感应,进而爱慕,是必然的自然观象;因而亨通。但动机必须纯正,婚姻才会吉祥。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是感的意思。上卦“兑”,阳多阴少,是“阴卦”;下卦“艮”,阳少阴多,是“阳卦”;所以说,上柔而下刚。又,以卦的性格说,下卦“艮”是止,上卦“兑”是悦;以卦的象征说,下卦是少男,上卦是少女;不论这一卦的性格与象征,都有阴阳相互感应而相爱的含意。所以亨通,坚贞有利,娶妇吉祥。

素不相识的少年男女,能够相互感应,一见钟情,结为终身夫妇,这完全是自然的,必然的现象。同样的,天与地相互感应,因而变化生成万物;圣人以至诚感应万民,因而使天下和平;观察这一感应的法则,就可以发现天地万物的真情了!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咸卦的形象,下卦“艮”是山,上卦“兑”是泽。上方泽中的水,向下渗透,下方山上的土,吸收水分而滋润;因而,相互感应而沟通。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象山一般,虚心接纳他人;惟有虚心,丝毫不存成见,才能广泛的与他人感应沟通。

老子的哲学,最重视一个“虚”字,认为在能够看到的“有”的世界的深处,还有一层次更高的“无”的境界;“无”比“有”更重要。所以,应当虚心,不可嚣张。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这一卦的“爻辞”与“小象”,都难以理解。以下各爻,都是以人体感应的部位来比喻。

“拇”是大脚趾。最初的感应,来自大脚趾。

“初六”在咸卦的最下方,象征人体最下方的大脚趾。“初六”与外卦的“九四”相应,想去追求。虽然大脚趾已有感应,但仍然微弱,不足以使全身移动,想前进还不能前进,因而吉凶未定。不过,这一卦所说的感应,大体上,是指无心的、自然的感应,当静待发展,不可采取主动。

这一爻,说明感应已经开始,但还不到积极行动的程度。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腓”是腿肚。当人走动时,腿肚先动,脚才跟着动。

“初六”是大脚趾,在上方的“六二”,就相当于腿肚。当感应在腿肚时,如果腿肚要动,脚就跟着动,这样就会妄动,妄动就有危险。幸而“六二”阴柔得正,又在下卦的中位,由于中正,又缺乏主动能力,不会妄动,才得以安全。

“象传”说:顺从柔顺的本性,就不会有害。“六二”虽然与“九五”相应,却不可强求,应等待“九五”来求。

这一爻,说明虽然发生感应,但不可妄动,不可强求。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九三”在相当于腿肚的“六二”的上方,相当于大腿。大腿随着脚行动,也没有主动能力,当下方的脚趾与腿肚要行动时,大腿也不能不动。不过,“九三”阳刚,有主见,又在内卦“艮”的顶点,性格是止;因而,能够静候发展,而不妄动。如果跟随“初六”“六二”阴柔的小人妄动,就会被羞辱。亦即,不可盲目的跟随别人,应当有自己的主见,才不会蒙羞。

“象传”说:感应在大腿,也不可妄动,应当静候;如果一心跟随别人,所执着的就未免过于低劣了。

这一爻,说明应有主见,不可盲从。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九四”在“九三”的大腿上方,“九五”的背肉下方,一连三个阳爻的正中间,相当于心脏。心脏是人最敏感的部位;这一爻,也是咸卦的主体。但“爻辞”中为什么没有说明心脏?因为人心本来就不可捉摸。

“九四”阳爻阴位不正;因而,当心感应而有反应时,就必须坚持纯正,才会吉祥;并且可将本来容易后悔的本性消除。如果心神不定,走来走去,犹豫不决,就不能得到多数人的赞成,只有少数的几个朋友,才会符合你的想法了。

“象传”说:坚持纯正吉祥,可使后悔消除;是因为这样感应到的,不会是私欲。走来走去,心神不定;是因为心地不够光明正大。孔子在“系辞传”中,又得这句话引伸说:

“天下在想什么?虑什么?天下都回到同一地方,而走不同的路;目的一致,而思虑却有百种。天下在想什么?虑什么?太阳去了月亮来,月亮去了太阳来,日月相互推移,就产生光明。冬天去了夏天来,夏天去了冬天来,寒暑相互推移,就成为一年。过去的事情已经退缩,未来的事情正在伸长,缩与伸相互感应,就产生利益。”

也就是说,不可以存私心,只要除去私心,就可以与万物感应沟通,天地间无穷的往来,完全出自无心的感应。

这一爻,说明消除私心,心地正大光明,就不会有任何犹豫。

九五:咸其晦,无悔。

象曰:咸其晦,志末也。

“晦”是背肉。“九五”在“九四”的心脏上方,“上九”的颚,颊、口的下方,相当于背肉。背肉又在心脏的后方,当手、脚,口等,都遵照心的命令行动时,唯独背肉,不加理会;而且又在背后,看不到外物,不会被引诱。所以,当感应在背肉时,反应最迟钝,甚至没有反应。象这种孤僻不被外物所动的态度,当然就不能与外在广大的世界感应沟通,但相反的,也不会与外界发生纠葛,所以说不会后悔。

“象传”说:以这种对外物完全无动于衷的态度处世,虽然安全;但相对的,也不能感动他人,志向就太小了。

这一爻,说明孤僻就无法与外物感应沟通。

上六:咸其辅、颊、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辅”是唇齿相辅的辅,亦即颚。“滕”与腾的意思近似;腾是马奔腾,滕是水沸腾。颚、颊、舌,在人体的最上部,又在上卦“兑”中,依“说卦传”的解释,“兑”有悦言、口舌的象征;而颚、颊、舌,都是用来说话的。

“上六”已经是咸卦的终极,又是上卦“兑”的终了,以动人的言语,取悦于人,使其感动,根本缺乏诚意,这是小人的行为。“上六”是阴爻,代表小人,频频用口舌去诱骗他人,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所以,“象传”说:这是在玩弄口舌。

这一爻,说明应当以至诚感应,不可玩弄口舌。

东晋的高僧慧远说:“《易》是以感应为主体。”(《世说新语》),意思是说,《易经》中含有佛教的深意,就是指这一卦。

《易经》“下经”,以人伦发端的夫妇开始。借男女关系,阐释感应法则。男女自然无心的相互感应,彼此爱慕,以谦虚的态度追求,以坚定的诚意感动,使对方喜悦接纳,相互沟通,建立感情,结为夫妇,完全是自然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适用于一切人际关系,而且天地间的一切交往,莫不是由这一无心的感应发端。感应自然而然的发生,但不可鲁莽;不可妄动,不可强求,应听其自然,静待发展。应有主见,坚持原则,不可盲从。动机必须纯正,应当排除私心,不可心胸狭窄,怀有成见,心地光明正大,就能冷静判断,不会犹豫不决,否则把持不定,无以感动他人,也不能虚怀若谷,接纳他人。孤僻冷漠,封闭自己,无法与广大外界沟通,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不能有所作为。至于花言巧语,取悦诱骗,更是小人的作为,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

卦三十二·恒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将咸卦倒过来,成为恒

卦。彼此是“综卦”,感应短暂,恒久长远,暂与久相互为用。

“恒”是恒常,永久的意思。下卦“巽”,象征长女;上卦“震”,象征长男。咸卦是男在女的下方,女尊男卑,象征男女、阴阳相互感应的道理;这一卦,女在男的下方,男尊女卑,象征夫妇的常理;所以,命名为“恒”。占得这一卦,只要有恒,坚持自己的意志,就能够亨通。但动机必须纯正,而且持续,才能无往不利。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恒是久的意思。上卦“震”是“阳卦”,下卦“巽”是“阴卦”,所以说,刚上而柔下;亦即,男尊女卑,是夫妇的常理。又,上卦“震”是雷,下卦“巽”是风,雷与风相互助长,雷乘风而行,风因雷增强;另外,下卦“巽”是顺,上卦“震”是动,顺从自然法则而行动;以上都是大地的常理。这一卦,“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都刚柔相应,这也是常理;都象征恒久。

有恒必然有成;所以,亨通,不会有灾难。但必须以坚持纯贞为前提,才会有利;这是说,坚持的必须是正道,就象天地的道理,由于纯正,因而恒久,持续不已。所以说无往不利,就像日月,依循自然法则,而能长久普照万物;四

季依循自然法则,而能变化永久,生成万物;圣人永久坚持正道,而能教化天下,建立秩序。只要观察这一恒久的道理,就可以发现天地万物的真情了!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上卦“震”是雷,下卦“巽”是风,雷与风,经常不停活动,相互助长,象征恒久。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日常行动,虽然可以临机应变,但自立立人的大原则,必须坚持。不能改变方正的准则。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浚”是深的意思。“初六”与“九四”相应。阴阳相应是常理。下卦“巽”是入,所以,“初六”必定会深入追求。但“九四”是上卦中唯一的阳爻,亦即上卦的主体;而且上卦“震”是动;所以,刚强的“九四”,一心力争上游,不会理会“初六”。何况“初六”在最下方,中间又有“九二”“九三”两个阳爻阻挡。在这种情势下,虽然与“九四”相应,但如果不顾一切,强求深入,即或动机纯正,也有凶险,前进不会有利。也就是说,正义也不能强迫使他人接受,过度要求,就会凶险。

“象传”说:这是“初六”在开始的位置。开始就要深求,所以凶险。

这一爻,说明正义也不可强迫他人接受的道理。

九二:悔亡。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九二”阳爻阴位不正,本来会后悔。但“九二”在下卦的中位,态度中庸;所以,会使后悔消除。

“象传”说:这是能够坚持中庸的缘故。

这一爻,强调中庸原则的重要。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九三”阳爻阳位得正,但过于刚强,而且离开中位,又与“上六”相应,以致不满现状,一心上进,不安于位,不能坚守固有的德性,也许会蒙羞;即或动机纯正,也难免耻辱。

“象传”说:这是没有恒心,以致不被人容纳的缘故。

《论语》“子路篇”中,孔子也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当是由此处引用。

这一爻,说明自立立人的大原则,不可违背。

九四:田无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九四”阳爻阴位不正;所以,狩猎不会有任何擒获。

“象传”说:不论怎样有恒心,由于长久地位不正,又怎么会有擒获呢?

这一爻,强调正义的重要。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六五”阴爻柔顺,在中位,又与下卦居中的“九二”阳爻相应;象征坚守柔顺服从的德性,永久不变。不过,柔顺服从是妻子的正道,坚持这一纯正的德性,会吉祥;但对丈夫来说,却不是应有的德性,因而凶险。

“象传”说:妻子永久坚守顺从的德性吉祥;因为妻子一生应当顺从一个丈夫。但身为丈夫的人,衡量事理,应当以正当与否为依据,长久听从妻子的话,就会有凶险。

这一爻,说明立场不同,所应坚持的德行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