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2)

🎁美女直播

卦四十四·姤

姤;女壮,勿用取女。

“姤”与逅同音同意,即邂逅,意外相遇的意思。但逅是在道路上相遇,姤则是男女相遇。这一卦也是“消息”;代表五月。

姤卦,一阴与五阳相遇,亦即一个女人,周旋在五个男人中间,必然不守贞节;而且身体健壮,这种女人,不可以娶来做妻子。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姤,是相遇的意思,一个柔爻遇到五刚爻。不可以娶为妻子;是说不能长相厮守。而且以卦形来说,也是阴柔侵入阳刚的形象。不过,邂逅也不一定都恶劣,天与地相遇,各种类的物,才明显的出现;刚遇到中正的柔,刚柔相济,相辅相成,就能使其抱负大行于天下。所以,邂逅的时间意义,就太伟大了。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后”是后王,即继位的天子。这一卦,上卦“乾”是天,下卦“巽”是风,当天上有风吹起时,遍及一切,与任何的物都相遇。君王应当效法这一精神,施行命令,告知四方。

姤卦本是不贞的卦,无论“卦辞”“爻辞”都不吉祥。然而,“彖传”“象传”却都往好的方向解释。这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恶,依时机与运用,恶行也有善用的一面。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蹢躅。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姤卦的“爻辞”,多半不容易了解。“柅”是车轮的刹车。“羸”是瘦。“蹢躅”即踯躅,徘徊不前的意思。

“初六”是在纯阳下面开始发生的阴,只要将这一个阻止,小人的势力,就无法形成。所以,像用金属制成坚固的刹车一般,要将小人制止;这样坚持正道,吉祥。如果姑息,容许小人前进,君子就会受到小人的侵害,发生凶险。然而,小人不会甘于寂寞,虽然只有一个阴爻,象一只瘦弱的猪;可是,这只猪,却不断在徘徊,等待机会,乘隙前进,君子不可不严密戒备。

“象传”说:所以要用金柅系绊,是要牵制阴柔。

这一爻,说明对小人应戒备,在其势力形成之前就要严厉制止。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包”是茅草做的草袋,《诗经》“召南”中有“田野中有死獐,用白茅包起。”的句子。

“九二”与“初六”密接,亦即相遇。“初六”虽然与“九四”相应,但在这一卦,相遇比相应更受重视。“九二”是阳,“初六”是阴,想要前进的“初六”,被“九二”包住,不能动转,就象用茅将鱼包起。鱼是水中的生物,属于阴,“九二”像这样用包起来的方法,使小人的祸害不会扩散,就是遇到小人,也不会有灾难。“宾”指其他的阳爻,如果不制止,使小人与宾客接触,就难免勾引,坠入圈套了。

这一爻,说明对小人应防止其影响的扩大,以免其他人被诱惑。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臀没有皮肤,行动趑趄;在夬卦“九四”的“爻辞”中,也有同样的句子。夬卦反过来成为姤卦,夬卦的“九四”,相当于姤卦的“九三”。“九三”刚爻刚位,过于刚强,离开内卦的中位,不能中庸,以致一意追求异性。阳追求阴,这是自然的欲望,但下方的“初六”,已经与“九二”相遇;向上方寻求,“上九”又阳刚,不能相应;所以,使“九三”处在进退两难的地位,以致坐立不安,趑趄不前。不过,不能与阴柔相遇,也不会受到小人的伤害;所以说,虽然孤立无援,有危险,但不会有大难。

“象传”说:“九三”虽然趑趄,但仍然在前进,行动没有受到牵制。

这一爻,说明即或孤立无援,也不可与小人结伴。

九四:包无鱼,起凶。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九四”本来与“初六”相应,但“初六”遇到“九二”被阻止,不能前来。“初六”是阴,以鱼比喻,“九四”的包中没有鱼,是因为远离民众的结果。“初六”是阴柔的小人,在此指小民,远离小民,虽然不会有灾难;但相反地说,也表示自己缺乏肚量,不能包容;所以用包中无鱼比喻。在这种民心背离的情况下,要想奋起行动,就会有凶险。

这一爻,说明包容才能得到广大的支持。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杞”是杞柳,生长在河边,柔软可以编制器物。“含章”是将文采隐含于内的意思。“九五”刚健中正,在君位,是这一卦的主体,满怀正义与力量,下面即或发生少数的小人,也不会担忧,反而能够完全将小人包容。瓜匍匐在地上,属于阴,甜美但容易腐烂,用来比喻机灵、谄媚、容易引起腐败的小人;以坚牢的柳条筐包

起,比喻“九五”的品德与力量,足以防止腐败于未然。而且,阴与阳,亦即小人与君子的胜败,也有不可避免的变化常态;因而,“九五”以自己的美德,包容,冷静地防范小人扩张,当不利于小人的时机到来,小人就会象陨星意外的突然由天空坠落。

“象传”说:阴的产生,是自然的必然现象,这是天命,难以违反。所以,要坚定根除小人的意志,但不能违背自然法则,应等待时间的演变,就会象陨星坠落,超越自然,自行坠落。

这一爻,说明阴阳消长为必然的常态,不可违背,应隐忍以掌握最有利的时机。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角”是动物最上方的部位,而且刚硬,“上九”就象动物的角,刚强而且在这一卦的最上方。上位无位,所以“上九”孤立,虽然是在相遇的时刻,但与“初六”相距遥远,本身又刚强不肯屈就,因而难以相遇。但不与小人接触,虽然有被嘲笑为偏狭的羞辱,却没有被小人感染的顾虑,不会有灾难。象传说:因为已经到达上方的极点。自视过高,就难免会有偏狭的羞辱。

这一爻,说明严厉排斥小人,虽然偏狭,但却安全。

当决断时刻,分崩离析,人心涣散,也正是邪恶猖獗的时期;这一卦,阐释防范邪恶的法则。刚毅应当与中正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如果与邪恶相遇,就难免中其圈套,被其伤害,因而必须提高警觉,严密戒备,于邪恶发生之初,就应当严厉将其制止。应当采取围堵的手段,以防止邪恶的影响扩大。即或在孤立无援的困境中,也不可企图利用邪恶的力量。这样刚毅孤高的态度,虽然偏狭,但却是不被邪恶感染最安全的措施。

不过,天地间没有绝对的善恶,依时机与运用,恶行也有善用的一面,端视动机如何。因而,也应当包容,这样才能接近群众,获得广大支持,巩固基础。何况,阴阳消长,为大自然常则,难以违背,只要刚毅中正,坚定信念,伸张正义,以包容邪恶,即可防范邪恶的扩散,在时间的演变中,就可使邪恶自然而然的消匿于无形。

卦四十五·萃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萃”原义是丛生的草,有聚集的含义。这一卦,下卦“坤”是顺,上卦“兑”是悦,愉悦而且顺从,象征安居乐业,于是聚集。又上卦“兑”是泽,下卦“坤”是地,水在地上聚集成泽,滋润万物,为民造福,用来比喻聚集。另外,这一卦的“九五”,刚毅中正,相应的“六二”,柔顺中正,以中正聚集,相得益彰;所以,命名为“萃”;以象征万物汇萃聚集。

“假”是格、至的意。占得这一卦,王可以进入宗庙祭祀;宗庙是祖先灵魂聚集的场所,也是子孙精神集中的所在,象征一心一德。聚集成为群众,就需要治理,否则陷入混乱;所以,出现品德高尚的伟大人物,领导群众,当然有利,才能亨通。不过,聚集应以动机纯正为条件,动机不纯正的聚集,只有造成祸乱,有害无益。聚集就能日益丰富,在祭祀祖先时,奉献大的牺牲,虽然浪费,也会吉祥。下卦“坤”是牛,象征大的牺牲。聚集使物资丰富,民心一致,就可以积极前进,从事伟大的事业了。

这一卦,可以说无往不利,但不可忘记,纯正为有利的先决条件。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萃,是聚的意思。由上下卦来看,下卦“坤”是顺,上卦“兑”是悦,象征愉悦地服从;而且“九五”刚毅中正,又与中正的“六二”相应,都有聚的含义。王可以到宗庙祭祀;是王将表达孝心的祭品,奉献祖先享受。有利于见到伟大的物,能够亨通;是说应以正当聚集。用大的牺牲,前往有利;是说当聚集丰富之后,就有力量使礼仪隆重,可以积极的从事建设,这是顺从天意的当然道理。

观察天地间万物聚集的状况,就可以了解其中的真情了。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这一卦,上卦“兑”是泽,下卦“坤”是地,水聚集地上,成为泽,因而称作“萃”。但聚集愈多,愈容易发生意外的灾祸;所以,君子应当效法这一卦的精神,经常清理整备武器,以戒备不虞事件的发生。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

“初六”与“九四”阴阳相应,所以“初六”要前进,与“九四”会聚。但中间有两个阴爻阻挡,形成障碍;因而,“初六”纵然有诚意,也难有结果。然而,如果“初九”呼号求援,不被二阴诱惑,“九四”听到,就会伸出援手,两人就可以握手言欢,破涕为笑;所以,不必担忧,果敢的前进,不会有灾祸。

这一爻,说明正当的会聚,不可意志动摇,应当坚定的向前。

六二:引吉,无咎,

孚乃利用禴。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殷代的春祭,周代的夏祭,都称作“禴”,是简单的祭祀。“六二”与“九五”阴阳相应,当然要相聚,但距离远,自己又陷在二个阴爻的包围中,必须有“九五”的援引,才能相聚,吉祥没有灾祸。而且,“六二”阴爻阴位,在下卦中位,柔顺、虚心、中正;相应的“九五”,又是阳爻阳位,在上卦中间的君位,刚健、中正、诚实;犹如春夏的祭祀,只要诚心诚意,祭祀虽然简单,神灵也会降福,“九五”必然会援引“六二”。

“象传”说:“六二”虽然在下卦的中位,但却包围在二个阴爻中间,可能受其影响,使中庸的德性发生变化。所以警告说,趁中庸的德性还没有改变之前,立即给以援引才会吉祥,没有灾难。

这一爻,说明诚信,必然可以聚集。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萃如”,是要相聚的状态,“嗟如”,是叹息的样子。“巽”在此不是卦名,是顺的意思。

“六三”是阴柔的小人,不中不正,在上方也没有应援,不得已,想与邻近会聚;可是,下面的“六二”与“九五”相应,上方的“九四”,也与“初六”相应,以致没有人与他会聚,只有叹息,得不到任何利益。惟一的出路,是与“上六”相聚;“上六”是上卦“兑”,亦即悦的最上方的阴爻,性情柔顺;当会接受容纳;所以,前往不会有灾咎。不过,“上六”与“六三”都属于阴,同性相斥,到底不是圆满的结合,出于无奈,不得不与已在极端而且无位的阴爻,结成伴侣,多少会有羞辱的感觉。

这一爻的含义,是说身边即或有坚强有力的援助者,但如果行为不正,宁可舍弃,而与远方志同道合不得势的朋友结交,才会有利。

九四:大吉,无咎。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九四”阳爻阴位不正,但与君位的“九五”接近,上可与刚健中正强而有力的“九五”相聚;下可与一群阴爻相亲;亦即,手中握有一群柔顺的群众。由于这些条件的凑合,反而使地位不正的“九四”,无往不利。不过,这只限于在结果大吉的情况下,才会没有灾难;因为地位不当,动机不正,倘若结果不是大吉,仍然会有灾难。亦即,善良的结果,才可以弥补动机的不纯正。

这一爻,说明动机不纯正时,唯有使结果尽善尽美,才会吉祥。《易经》并不限定为动机主义,最后的定论,仍然要看结果。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九五”刚毅,中正,在君位,以德使天下聚集在他的统治之下,当然不会有灾难。但如果天下仍然不能信任。自己就要以至善的作为,永久坚贞的德性来感化,必然可使后悔消除于未然。“象传”说:所以天下仍然不信任,是因为自己的志向,还不够光大的缘故。

《论语》“季氏篇”中,孔子说:“远方的人不服时,就要致力于文教的德政以使他们前来归顺。”亦即,人望如果不能服众,必须以德行来号召,才能使万民归心。

这一爻,强调以德服众的重要性。

上六:咨涕洟,无咎。

象曰:咨涕洟,未安上也。

“咨”,是悲伤的怨声;“涕”是流眼泪,“洟”是流鼻涕。“上六”已是萃卦的终结,柔弱又没有地位,想要使同志聚集,也没有人追随,因而悲伤,叹息涕泣。“象传”说:这是因为高高在上,孤立无援,以致不能心安。然而,在悲痛中应当反省,为什么会孤立无援,才不会发生灾咎;否则,怎么会不发生灾难呢?

这一爻,说明在被群众遗弃时,应当反省,不可怨天尤人。

萃卦,阐释群体的结合法则。相遇而志同道合,相聚结合成群体,力量集中,就能为共同福祉积极作为,富足强大,安和乐利,开创光明。但动机必须纯正,否则成为暴力。首段必须中庸,柔和适度,才能保持和谐。必须有英明的领袖,才能意志集中,步调一致,有效发挥群体力量,为全民造福。正当的结合,不必迟疑,坚定意志,必然排除障碍;达到结合的目的。结合应以诚信为本,才能互助合作,精诚团结。不正当的结合,必然被唾弃,宁可与不得志的同志结合,前途才有光明。不正当的结合,也惟有一切作为的最后结果,能够至善,才不会有凶险,身为领袖,应当刚毅中正,至善坚贞,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孤高必然失去群众,应当警惕与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