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
秋江*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说明】
作者是诗人,又是画家,写秋江景色历历如画。
[双调]殿前欢
听琴*揾啼红,杏花消息雨声中①。十年一觉扬州梦,春水如空②。雁波寒写去踪,离愁重,南浦行云送③。冰弦玉柱④,弹怨东风。【说明】
全曲分三层,写琴调中传达出的伤春、念远、怨别的情绪,到结处才点明。这表现了作者的音乐才能,写法也较别致。【注释】
①“揾啼红”二句:表现对春光易逝的感伤。揾啼红,指拭红泪。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诗:“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②“十年一觉扬州梦”二句:原为唐人杜牧的诗句,这里用来表现怀旧念远的情思。
③“雁波寒写去踪”三句:表现伤离怨别的情绪。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④冰弦玉柱:指琴瑟等弦乐器。陈子昂《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诗;“金弦挥赵瑟,玉柱弄**。”
刘庭信
刘庭信,原名廷玉,因他排行第五,身长而黑,被叫作刘黑五。《录鬼簿续编》说他“风流蕴藉,超出伦辈,风晨月夕,唯以填词为事。”他的[双调·新水令]《春恨》、[南吕·一枝花]《秋景怨别》、《春日送别》三套曲,一时盛传。现存小令三十九首,套数七套。大部分写闺情闺怨,题材比较狭窄。但能把封建社会妇女的痛苦心情,结合特定的环境气氛,表达得淋漓尽致。曲辞新鲜活泼,在后期散曲作家中独树一帜。
小令
[双调]折桂令
忆别(二首)一
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晌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叠。他那里鞍儿马儿身子儿劣怯①,我这里眉儿眼儿脸脑几乜斜②。侧着头叫一声“行者”,阁着泪说一句“听者”,得官吋先报期程,丢丢抹抹远远的迎接③。
一
想人生最苦离别,唱到阳关,休唱三叠。急煎煎抹泪揉眵④,意迟迟揉腮耳⑤,呆答孩闭口藏舌⑥。“情儿分儿你心里记者,病儿痛儿我身上添些,家儿活儿既是抛撇,书儿信儿是必休绝,花儿草儿打听得风声⑦,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说明】
原作十二首,这里选两首。这两首曲子通过一位女子之口,生动地唱出她在送别丈夫时的矛盾心情:一方面希望他得官,一方面又怕他得官时抛弃了她。曲辞明快泼辣,表现一个敢于捍卫自己权利的妇女性格。【注释】
①劣怯:虚弱。
②乜斜:歪斜。
③丢丟抹抹:扭扭捏捏。
④眵(chī痴):眼屎。
⑤揉腮耳:搔腮扯耳,表现不耐烦。
⑥呆答孩:发呆的样子。
⑦花儿草儿:指男子的沾花惹草,另寻新欢。套数
[南吕]一枝花
春日送别[一枝花]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辦落,风逐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①,谁肯与莺花做主?
[梁州第七]锦机摇残红扑簌,翠屏开嫩绿模糊。茸茸芳草长亭路。乱纷纷花飞园圃,冷清清春老郊墟,恨绵绵伤春感叹,泪涟涟对景踌蹰,不由人不感叹嗟吁!三般儿巧笔难图:你看那蜂与蝶趁趁逐逐,花共柳攒攒簇簇,燕和莺唤唤呼呼。鹧鸪、杜宇,替离人细把柔肠诉:“行不得,归不去②”。鸟语由来岂是虚?感叹嗟吁!
[骂玉郎]叫一声才郎身去心休去,不由我愁似织,泪如珠。樽前无计留君住,魂飞在离恨天③,身落在寂寞所,情递在相思铺④。
[感皇恩]呀,则愁你途路崎岖,鞍马劳碌。柳呵都做了断肠枝,酒呵难道是忘忧物,人呵怎做的护身符。早知你抛撇奴应举,我不合惯纵你读书。伤情处,我命薄,你心毒。
[采茶歌]不的献勤的仆,势情的奴⑤,声声催道误了程途。一个大厮八忙牵金勒马⑥,一个悄声儿回转画轮车。
[尾声]“江湖中须要寻一个新船儿渡,宿卧处多将些厚褥儿铺,起时节迟些儿起,住时节早些儿住,茶饭上无人将你顾,睡卧处无人将你盖覆,你是必早寻一个着实店房儿宿。”【说明】
这套曲写妻子送丈夫离乡赴春试,在元曲里是常见的题材。但作者没有落入一般伤离怨别的俗套,而是注意捕捉女方复杂变化的心情,着力加以刻划。她先是不忍分离,又无计相留,转悔恨自己不合教他读书应举;最后又殷勤叮嘱,表现对他旅途生活的关心。这种忧愁辗转、爱恨交错的心情,反映了当时妇女没有独立经济,不能自由活动的不幸处境。
曲子前半多用比兴,由景入情;后半多用赋笔,直写离情。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注释】
①东君:此处
指春神。
②“行不得”二句:借鹧鸪的啼声象“行不得也哥哥”,杜鹃的啼声象“不如归去”,暗示不愿丈夫的离家远行。
③离恨天:元人杂剧中有“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的话。离恨天,形容恋人长期被隔绝的怨恨。
④铺:指旅途上过宿的地方。
⑤势情:势利意。
⑥大厮八:大模大样地。
兰楚芳
兰楚芳,西域人,曾任江西元帅。《录鬼簿续编》说他“丰神秀英,才思敏捷”。他和刘庭信友好,曾在武昌互相唱和,人们把他俩比作唐代的元稹、白居易。《全元散曲》录存小令九首,套数三套。
小令
[南吕]四块玉①
风情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说明】
封建文人总是嫌劳
动人民村、丑,这首曲子说:正因为他事事村,才对妻子情儿厚;正因为她般般丑,才对丈夫心儿真。对这种夫妇的歌颂,实际上是对郎才女貌的婚姻观念的一个否定。【注释】
①四块玉:南吕宫曲调。句式:三三七七、三三三,共七句五韵(第一、五句可不用韵)。
无名氏
小令
[南吕]干荷叶
咏史*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①。宋高宗②,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③。【说明】
残元本《阳春白雪》后集于刘太保名下录[干荷叶]四首,每首提行分列。接下又录“南高峰,北高峰”等四首,不是提行分列,而是连行抄录,但于前后首间加圈以示别。“南高峰,北高峰”首是凭吊南宋亡国之作。秉忠卒子南宋亡国前四年,平生足迹未到江南,怎么能发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的慨叹呢?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六十九把这首曲作为刘秉忠的自度曲收录,就已经错了;后来《散曲丛刊》本的《阳春白雪》于刘太保名下擅加了“八段”二宇,把前后八首[干荷叶]统归之于刘秉忠,各家选本以误传误,不可究诘。由此可见研究古代文献,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认真加以考核,才能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注释】
①“南高峰”三句:杭州西湖有南北高峰,遥遥相对,烟霞洞即在南高峰下。
②宋高宗:名赵构,宋徽宗第九子。公元一一二七年,金人攻下汴京,俘徽宗、钦宗二帝北去。赵构南逃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称帝;后又于杭州建都,世称南宋。他在位三十六年,对金屈辱称臣,不思恢复中原,是历史上有名的以投降求偏安的皇帝。
③“吴山依旧酒旗风”二句:意思是历史上两个建都杭州的王朝,都象梦一般地破灭了,只有江山依旧。吴山,在杭州。两度江南梦,指在杭州建都的两个偏安王朝:五代时吴越与南宋。
[正宫]醉太平
讥奸佞专权*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①,惹红巾万千②。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③,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说明】
这首曲谴责元末统治者的滥施刑法,迫害人民,酿成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是元曲的名篇。【注释】
①开河变钞:指开浚黄河变更钞法二事。顺帝至正四年(1344)五六月间,连日暴雨,黄河崩堤,两岸十多个郡县受灾,民众流离失所。至正十一年四月,命贾鲁为宣抚首领官,组织二十多万人筑堤浚淤,治理黄河。但因官吏乘机搜刮,人民再次受灾。同年,丞相脱脱变更钞法,铸至正通钱,与宝钞并用,引起物价猛涨。
②红巾:指元末红巾农民起义军。
③钞买钞:指钱钞贬值,用旧钞倒买新钞。
前调
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说明】
这首曲用高度夸张的手法,活画出一个贪小利者的嘴脸,是元曲的名篇。[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