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何"句;父:指舜的父亲瞽叟。关于舜父待舜之事,
《史记·五帝本纪》载云:“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
妻而生象(舜后娘生的儿子,名叫"象"),象傲。瞽叟爱后妻
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尧乃赐舜
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瞽叟尚复欲之,使舜上涂廪,
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而下。去,不得死。后瞽叟
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入既深,瞽叟与象共下土
实井,舜从匿空出,去。”鱼睘(guān):同"鳏"。男子成年而
无妻。相传舜年三十而未娶。以上两句说:舜年纪老大仍为成
家发愁,舜父瞽叟为何让他独身?一说,上句"闵"为"妻"
字之误,"在家"即"在家中","舜闵在家,意为舜已有妻在
家中(传说舜先娶登比氏为妻,后又娶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
英);下句"父"为"夫"字之误,作发语词。如此,则两句
意谓:舜已有妻在家,怎么说他鳏居呢(闻一多《天问疏
证》)?
“尧不"句;尧:传说中的古帝,名放勋,号陶唐,史称唐
尧。姚:据说舜母名握登,生舜于姚墟,所以舜姓姚。这里指
舜父母。”尧不姚告",即尧不告诉舜的父母。据《孟子·万
章》,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事先没有告诉舜的父母,
因为尧知道,告诉了舜的父母事情就难成。
“二女"句;二女: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亲:此指
成亲。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二句问尧未告瞽叟,何遂
以二女妻舜乎?”
“厥萌"句;厥:其,指代舜。萌:通"民"。”厥萌在初",
谓舜当初为平民百姓之时。
“何所"句;何所:怎么,哪里。亿:通"臆",预料。两
句说:舜当初为一介平民时,哪里料到后来能登帝位呢?一
说,"厥"指代事物,"萌"指萌芽,两句的意思是:事物在开
始萌芽时,怎能预料到它的将来呢?
“璜台"句;璜(huáng):美玉。”璜台",即玉台,当是指
舜登帝之台。成:层。
“谁能"句;极:至。这是说:高高的十层璜台,谁能登上
去即帝位呢?又王逸《章句》:“纣作象箸,而箕子叹,预知象
箸必有玉杯,玉杯必盛熊蹯豹胎,如此,必崇广宫室。纣果作
五台十重,糟丘酒池,以至于亡也。”则两句意为:纣建十层
玉台,谁能料到它的最后结果?
“登立"句;立:通"位"。”登立",即登位。帝:指舜。
一说指女娲。又一说指伏羲。
“孰道"句;孰:谁。道:即"导",引导。尚:上。以上
问:舜登上帝位,是由谁引导而上的?一说,"孰"意为"什
么"。”道"意为"道理"、"原则","上"意为"尊崇"、"推
举",二句问:女娲登上帝位,是根据什么原则来推举的?
“女娲"句;女娲:上古时的女帝王,姓风氏,是伏羲之妹
(或说伏羲之妻),传说她曾抟黄土造人、炼石补天。按,据汤
炳正《楚辞今注》,此句"女娲"当作"女",指尧之二女,即
舜之二妃。《楚辞今注》谓:《孟子·尽心下》言舜有"二女
果",许慎《说文》引作"二女婐",而"果"与""两字古
多互通,故"女娲"即"女婐"异文;又女娲的主要传说始见
于汉代。而《天问》所问三代事不及上古,所以此句仍问尧舜
事。此从之。体:通"礼"。
“孰制"句;孰:谁。制:作。匠:教养。传说瞽叟与象曾
多次谋害舜,二女帮助之。两句问:尧之二女能以礼事舜,是
谁教养她们的?一说,"体"指"形体"(据说女娲人头蛇身。
一日七十变化),"制匠"意为"制作",则两句问:女娲的那
种形体,是谁给她制作出来的?
“舜服"句;服:依顺。厥:其,他的。弟:指舜的弟弟
象。《史记·五帝本纪》:“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
舜。舜不失子道,兄弟孝慈。”
“终然"句;终然:终究,一直。为害:为象所加害。
“
何肆"句;肆:放肆,肆无忌惮。犬体:一作"犬豕",
即猪狗,比喻象之凶傲愚顽。
“而厥"句;厥身:指象本身。一说指舜本身。危败:犹言
“遭殃"。张诗《屈子贯》:“象无道,舜服事之,终欲害舜,以
肆其犬豕之心,何其身终不危败?”
“吴获"句;此句及下三句古今歧说甚多,此从汤炳正《楚
辞今注》之说。吴:“虞"之同音借字,指虞舜。迄古:犹
“终古",谓舜长寿以终其天年。
“南岳"句;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此指衡山一
带,即舜南巡所至的九嶷山。止:终止,这里指死。传说舜南
巡,死在苍梧之野,葬于九嶷。
“孰期"句;孰:谁。期:预期,预料。去:一本作"夫",
从之。”夫斯",作"于是"解。
“得两"句;两男子:指舜和舜的儿子商均。据《山海经·
大荒南经》,舜和商均《经文作"叔均"》皆葬于苍梧之野。以
上数句说:虞舜获得长寿,而葬于九嶷;谁料竟于此地,并葬
舜之父子?一说。上文"吴"指吴国;"迄古"意为"长久";
“南岳"指吴地的衡山,即会稽山;"止"意为"居住";"两男
子"指太伯和仲雍,是吴国之始君。据《史记·吴太伯世家》,
周文王之祖古公亶父想**给他的小儿子季历,他的长子太伯
和次子仲雍就自动让位,逃到南方躲避,吴地人就拥立太伯为
君。太伯死后仲雍又继位。如此,则以上说:吴国能够长久存
国。在南方一带稳住不动,谁料想会是这样呢,是因为得到太
伯和仲雍两位奇男的缘故吧?
“缘鹄"句;以下言商汤时贤臣伊尹的事。缘:本指作边
饰。此引申为装饰。鹄(hú):治理象牙。《尔雅·释器》:“象
谓之鹄。”郭璞注:“鹄,治朴之名。”这里以治象牙的动作指
代象牙。饰玉:以玉为饰。”缘鹄饰玉",是指以象牙和玉装饰
的鼎或俎豆。一说,"鹄"即天鹅,"缘鹄"是指鼎上饰有天鹅
的花纹。又一说,"缘"意为"因"、"借助","鹄"为天鹅,
指天鹅的羹。
“后帝"句;后帝:指商汤。一说指天帝。飨(xiāng):享
用。据《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干汤而无由,
乃为有辛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以上两
句说:伊尹以象牙和玉装饰的鼎俎,献上美味佳肴,让商汤享
用。
“何承"句;承:接受。谋:图谋。
“终以"句;终:终于。灭丧:灭亡。以上两句问:伊尹如
何接受了商汤对夏桀的图谋,而终于使夏桀灭亡?
“帝乃"句;帝:指商汤。一说,指天帝。降观:下来巡
视,访察民情。
伊挚:即伊尹;"挚"是伊尹名。以上两句的意思是:商汤
下来视察民情,遇到了伊尹,于是用他为相。
“何条"句;条:即鸣条,地名,相传商汤于此击败夏桀。
《尚书·汤誓》:“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
野。”放:放逐,流放。(史记·殷本纪):“桀败于有娥之墟。
奔放鸣条。…条放",是说商汤在鸣条打败了夏桀,把他放逐
到远地(据说是南巢)。致罚:给予惩罚。《尚书·汤诰》说是
“致天之罚"。
“而黎"句;黎:黎民,民众。服:当是"民"字之误
("服"的古字与"民"形近。详刘永济《屈赋通笺》)。一说,
“服"指"九服",即各方诸侯。说:通"悦"。此问:夏桀被
流放、惩罚,为何民众大悦?
“简狄"句;简狄:传说为古代有娀(sōng)国的美女,帝
喾的次妃,生子契,是为商朝的始祖。《史记·殷本纪》:“殷
契,母简狄,有绒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
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台:传说是简狄和她的妹妹
居住的九层高台。王逸《章句》又说是帝喾和简狄之所居。
“喾何"句;喾(kù):即帝喾,****中的古帝,黄帝
的曾孙,号高辛氏。宜:合宜,适宜;一说"宜"同"仪"。
匹配;又说指祭天求福。两句大意是说:简
狄住在九层瑶台之
上,帝喾为何认为与之成家很合宜?
“玄鸟"句;玄鸟:凤凰,与《离骚》中"凤皇既受诒兮,
恐高辛之先我"意同。一说"玄鸟"指燕子,王逸《章句》:
“玄鸟,燕也。言高辛侍帝喾于台上,有飞燕堕遗其卵,喜而
吞之,因生契也。”致:送。贻:赠送,此用为动词,指聘礼。
一说"致贻"是指玄鸟(燕子)遗卵。
“女何"句;女:这里指简狄。喜:当从一本作"嘉"。因
“嘉"与上句"宜"字古代同属歌部韵,"喜"则属之部,与
“宜"不合韵。”嘉",这里是高兴、喜欢的意思。一说,"嘉"
的本义是生子,"谓嘉祥而有子"(戴震《屈原赋注》)。以上
问:凤凰给简狄送来了聘礼,简狄为何内心欢喜?
“该秉"句;该:通"亥",即王亥,是殷人的祖先,契的
六世孙(详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载《观堂集
林》卷九)。秉:通"禀",承受,继承。季:人名,指王亥的
父亲,叫做"冥"(亦见王国维上文)。传说冥曾为夏朝的水
官,勤于职事,死于水中。德:美德。
“厥父"句;厥:其。藏:善。”厥父是臧",以其父为善,
即学习其父的善行美德;一说意为"其父以之为善",谓王亥
为其父所赞许。
“胡终"句;胡:何,为何。终:最终。弊:通"毙",被
杀死。一说"弊"意为困厄。有扈:当作"有易",夏代国名。
牧夫牛羊:传说王亥曾在有易国放牧牛羊,因与有易之女
**,被有易之君绵臣所杀(见《山海经·大荒东经》、《竹书
纪年》。按,此句和上句倒装,是问:作为殷人祖先的王亥为
何到有易去放牧牛羊,而最终在那里被杀死?
“干协"句;干:盾牌。协:通"胁",亦指盾。《管子·幼
官》:“兵尚胁盾。”注云:“盾或著之于胁。故曰胁盾。”时:
同"是",作复指代词。”干胁是舞",谓手持盾牌起舞,当即
古代的"万舞"。《周礼·乐师》:“凡舞……有干舞。”《春秋公
羊传·宣公八年》:“万者何?干舞也。”按,古代的万舞用于武
事,是一种武舞,但也有蛊惑淫事的作用。如《左传·庄公二
十八年》载:“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宫侧,而振
万焉。”
“何以"句;怀:思恋。之:指王亥。两句问:王亥手持
盾牌起舞,为什么有易之女就迷恋上他?
“平胁"句;平:此指丰满。胁:胸部的两侧。”平胁",谓
胸部丰满。曼肤:肌肤润泽。这里是写有易氏之女的美貌。
“何以"句;肥:当指有易女的丰满而言,言其丰腴健壮,
是一种健美。这里是问:有易氏之女为何长得这样丰腴健美?
一说"肥"通"妃",意为"匹配",则此句问:这么丰满美貌
的姑娘,王亥是怎样和她勾搭上的?
“有扈"句;有扈:亦当作"有易"。牧竖:牧奴,"竖"是
贱称。这里"牧竖"旧说为王亥,但从文意看,当是指有易国
的其他牧人。
“云何"句;云何:如何。逢:遇上。两句问:有易国的牧
奴是怎么碰上王亥与有易女正在胡来的?一说:放牧的王亥是
怎么遇上那姑娘的?
“击床"句;当是说:有易国的牧奴首先出手在床上杀死了
王亥。一说:有易国国君绵臣派人击杀王亥于床上,有易之女
却先已出去了(或说王亥已先出,得免于死)。
“其命"句;命:命令。此问:这牧奴从谁那里得到命令?
一说"命"指王亥之命,意思是:王亥是怎么侥幸保住他的性
命的?
“恒秉"句;恒:指王恒,王亥之弟(见王国维《殷卜辞中
所见先公先王考》)。”恒秉季德",义同上文"该秉季德"句,
谓王恒秉承了他的父亲王季的美德。
“焉得"句;焉得:怎么得到。夫:代词,那些。朴牛:仆
牛,也就是"服牛",指驾车服役之牛。传说王亥始作服牛,
即发明用牛驾车。一说,"朴牛"即大牛。以上是问:王恒也
继承了王季的美德,他是怎么得到王亥那些服牛的?
“何往"句;营:经营。班禄:封禄。一说"班禄"当即
“班菉",是地名。
“不但"句;不但:或疑为"不能、"不得"、"不旦(天未
明)"、"不空"等。还来:归来。以上两句疑义较多,注家所
述主要有: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说是作为殷侯的王恒借着去
颁赐爵禄之机,要求有易归还王亥的服牛,但不得而还;刘永
济《屈赋通释》说是王恒与有易国争服牛,不得还国;聂石樵
《楚辞新注》说是王恒去追求爵禄,却不能回来;闻一多《天
问疏证》说是王恒往居于班菉之地,经常天不亮就回到有易;
游国恩《天问纂义》说是王亥被杀后,王恒迁往别处,经充分
准备后战胜有扈,夺到服牛,是不空手而回;汤炳正《楚辞今
注》说是王恒外出谋求封禄,天不明就回来;***等《屈原
集校注》认为两句倒装,说是王恒不但重返有易得到了王亥的
服牛,而且还要经营班菉之地。
“昏微"句;昏微:人名,即"上甲微",是王亥的儿子。
刘盼遂《天问校笺》曰:“微,谓殷先祖上甲微。微一名昏,
兼名之,故曰昏微焉。殷人命名多取义于十二辰,或十日,然
亦有取义于时者。自契以下,若昭明、若昌、若明,皆含朝暮
晦明之意。上甲名微,殆亦取于晨光曦微,而又取于日入三商
之昏以为字乎?”据《山海经·大荒东经》郭璞注引《竹书纪
年》,上甲微继为殷侯之后,借助于河伯(传为古国名)的力
量,攻伐有易,并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遵迹:遵循其父的业
迹,与"秉德"义近。
“有狄"句;有狄:王国维《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有
狄即有易也。古狄易二字同音相通。”不宁:谓上甲微
征讨有易,其国不得安宁。
“何繁"句;以下四句注家解说不同,不能确解,亦不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