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月倒是乐观,他们现在虽然已经开始落后,但是一切都还来得及。
只要现在开始奋起直追就是了。
弘曙是个精明强干的皇帝,旭光是个聪明坚强的公主,他们两个就是是榴月最好的、最信任的队友。
旭光十八岁这年,发生了很多事。
蒙古那边对大清的改革、进步喜忧参半,既高兴又不安,于是旭光的未婚夫就进了京,想要试探大清的态度。
旭光抚蒙是一早就决定好了的事,弘曙从前可能还有不甘和不安,但是现在他却是隐隐期待妹妹去蒙古做出些大动作来。
反正大清现在的实力比之从前强盛了不少,蒙古却在渐渐衰落,旭光过去他们只会捧着,而不敢不敬。
对于蒙古来说,旭光长公主愿意下嫁就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了。
大清蒸蒸日上,他们害怕又眼红。
而这位旭光长公主可是大清皇帝的龙凤胎妹妹,听说又跟着那位皇太后参与政事、推行改革,是个手段了得的领头人,她嫁来了蒙古,一定也能给蒙古带来改变!
旭光的未婚夫是个英挺俊朗的小伙子,身高八尺,猿背蜂腰,蒙古人的长袍也遮不住那具有爆发力的身材,一看就是个功夫极好的。
晚宴上,他只看了旭光一眼,那脸就红了一个晚上,也难为他是个黑皮了。
旭光是榴月一手教养的,又是天之骄女,举止大方从不扭扭捏捏,笑容爽朗自在,倒是那小伙子在旭光面前有几分小媳妇儿似的羞涩,榴月撞见几次都颇有些哭笑不得。
未婚夫来了京城就没有离开,他们的婚期很近了,榴月让他们在京城多住一段时间。
旭光出嫁那天,十里红妆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场面。
红绸挂满了整个京城,彩灯、舞龙、鞭炮热火朝天,京城的主道上都铺了红毯,皇上下令摆上整整三天流水席,喜钱喜糖绕着皇城发放,笑声、贺声连绵不绝,热闹的仿佛要将天都掀开了去。
公主驸马在紫禁城行完一遍礼后才出宫,驸马骑着高头大马跟在公主车架旁,聘礼、嫁妆、行礼、陪嫁看不到头。
公主的车架需要绕皇城一周,而最前头的车架与最后头的行装都碰头时,宫里还有东西在往外头运,若不是礼部提前安排得当,非得堵在原地动弹不得才是。
许多年过去,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会绘声绘色地向儿孙们描述当时的盛况,那是多少年难得一见的热闹和喜庆。
榴月和弘曙站在城墙上,宫里的老人差不多都来了。
敬贵太妃原本还是笑着看着旭光的车架走远,直到听到耳畔压抑的哭声,也跟着落下泪来。
“好了好了,以后又不是见不着了,这外头风大,也不怕把脸哭皴了。”榴月本来还有些伤感,这会儿被她们弄的是一点感觉没有了。
“姐姐说得轻巧,蒙古山高路远,听说车架在路上要走一个多月呢,哪能说见就见呐?”安陵容最是难过。
她是看着旭光和弘曙长大的,旭光又为她的女儿淑华求了恩典,她的心里又感动又愧疚,不舍的情绪几乎要把她淹没了,这会儿眼泪也流个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