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末,《蜗居》在上海电视台首播。差不多同时期,北京、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的地面频道也播出了该剧。
与历史中一样,这部没有任何宣传铺路的电视剧,就在一片低调中默默火了起来。里面描述的官商勾结,权色交易,以及在房价高涨的社会背景下,残酷现实对普通人生活与爱情的冲击,都深深吸引着观众的心。
尤其海萍的这段独白:“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睡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至少要进账四百,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它说的就是你我身边的事情,每一个在写字楼中拥有1平方隔间,月月还房贷,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的都市男女,都能从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有够胆的媒体评论称:“2009年上半年,红了《潜伏》;2009年下半年,红了《蜗居》。这现象就好比,理想主义再美好,我们总归要回到现实。”
更有那些买不起房的年轻人,纷纷在网上自嘲:
“前段买了本书《蚁族》,一直没时间看,现在看了这部剧,我觉得已经不用看书了。”
“本人211大学毕业生,刚刚出来工作。感谢《蜗居》,感谢六六,你们让我知道:我将在不吃不喝的七年之后,在这座城市的郊区买一平米的房子。”
“这种电视剧都能获准播出,政府有意调控房价了吗?”
瞧着特辛酸,但没办法,那么多的社会情绪无处宣泄,竟然只能由一部电视剧来承担。而也正是这段时期,房奴和蚁族两个名词,正式进入了公众观念。
《蜗居》的热播,无论它有着何种意义,或者引起什么样的社会话题,投资方最关注的永远是商业价值。
该剧的片方是华谊和上海文广,为它的扩散程度所震惊的同时,还保持着一种“捡漏”的暗爽感。
特别是华谊,近两年被我们俩压过一头,始终憋着一口气。此番不算胜,但小小恶心一下还是OK的。
于是乎,网络和媒体不约而同地爆出了一条消息:六六最先找的是褚青,怎奈他眼光太差,觉得是部烂剧。幸亏华谊慧眼识珠,这才决定投拍。
智商在两位数的人都知道,这明显是水军黑,可惜G点找得不准,让群众嗨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