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锻打军械的铁水残渣,亦可用来打造民生所需的柴刀斧头等物。”
“臣知晓陛下担心民间铁器过多,会滋生不必要的事端,但若有杀人意,剪刀亦可行。”
说完季博常抬头看向雍盛帝。
“而且少府不打造铁器,不代表大雍民间就无铁器可用。”
“由朝廷出面打造出的铁器,价钱会更加合理,百姓也会更加感念皇恩浩荡。”
皇帝绝不希望少府和太府离开帝都。
但季家父子却用现实告诉他,留在帝都根本没用。
哪怕运送铁矿石的马车穿行帝都,该丢的还是丢。
帝都是皇帝的帝都,但也是朝臣们的帝都。
皇宫高高在上,但帝都之内见不得人的犄角旮旯太多太多。
而把双府迁移到秋水则是最佳选择,因为现在的秋水是皇帝的秋水,将世家朝臣隔绝在外的秋水。
迁移到秋水反而更利于皇帝的监察。
大雍从立国之初就严格限制民间铁器的数量,严格到三户共用一把菜刀的地步。
而柴刀斧头这些更是要在官府详细报备才行,甚至一个村子只有一把斧头的事情都不算罕见。
为的便是避免民间铁器过多发生叛乱。
但这样的情况早就发生了改变,皇权没落世家兴起,这禁铁令也早就没了当年的约束力。
但从江南及东南出产的铁器太过昂贵,也导致很多百姓辛苦劳作大半年,才能买得起一把菜刀的情况出现。
所以季博常最后那句能让百姓感受皇恩浩荡之言,真的触动到了皇帝的内心。
少府及太府迁移至秋水一事,就在这样没人反对的情况下定了下来。
秋水距离帝都只有一百多里,而且还是自己打造出来的试验田。
皇帝有着绝对的信心,少府和太府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严密监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