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心里对叶知秋的评价,近乎和右相齐平。
这是一个真正忧国忧民,且目光极为犀利的大才之人。
他早就看出了大雍的弊端,他更是早就看出了大雍之祸必起北境。
朝臣世家之祸不会灭国,但北境之患却会让国祚轰然倒塌。
所以他很久之前就开始上书皇帝,也很久之前就开始向北境秘密布局。
然而讽刺的是,勤勉的雍盛帝对于他的奏折御批八字痛斥。
杞人忧天,无中生有!
八字御批,他的奏折再也递不进御书房。
也导致他后面弹劾秋水修堤舞弊的折子,连秋水都出不去。
一个智者,为国为民的智者看到了端倪,看出了国祚不稳的根源却只能徒呼奈何,他心里的苦楚可想而知。
所以他人为的制造了秋水大灾,他要用这场大灾让皇帝的视线回到秋水,借由秋水看到北境潜在之险。
但他的掣肘太多,他能做的只是用这样悲壮的法子提醒雍盛帝。
但他明显高估了雍盛帝,也低估了左相。
左相用他的办法,把雍盛帝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朝堂争利,丝毫没有注意到叶知秋更深层次的用意。
所以叶知秋死前告诉季博常,还好来的是您,还好您是季大人的儿子。
原因,就在他遍求朝臣之后只有季零尘派人为他送来了粮食。
而这粮食,不是给秋水修堤用的,而是给那些被从花名册上撕下来之人用的。
因为这些人,被叶知秋暗中送进了北境。
这个过程他持续了九年,季零尘也帮了他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