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我是你们的姨父(2 / 2)

🎁美女直播

他被我的哀号吓了一跳,迟疑了一会儿。刹那间我们四目相对。我可以从他的瞳孔里看出,尽管恐惧而怯懦,他仍决定听任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不再是我认识的细密画大师,而是一个来自远方的、连我的话都听不明白的、坏透了的陌生人。这种感觉把我此刻的孤独延长成了几个世纪。我想抓住他的手,如同拥抱这个世界,但却没有用。我乞求,或者以为自己是开口说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求你不要杀我。”像是在梦中,他似乎没有听到我在说话。

他再次拿墨水瓶砸向我的脑袋。

我的思想,我面前的事物,我的记忆,我的眼睛,因为我的害怕而全都融合在了一起。我分辨不出任何一种颜色,接着,我才明白,所有的色彩全变成了红色。我以为是血,其实是红色的墨水;我以为他手上的是墨水,但那才是我流个不停的鲜血。

在这一刻死去,对我而言是多么的不公平,是多么的残酷,又是多么的无情。然而,那正是我年老而血迹斑斑的脑袋慢慢带我前往的结论。接着我看见了。我的记忆如同外头的积雪般一片惨白。我的头在我的口中痉挛发痛。

现在我应该向你们描述一下我的死亡了。也许你们早就了解了这一点:死亡不是一切的结束,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正如每本书上都提到的那样,死亡却疼痛得令人难以置信。感觉不只是我碎裂的脑壳和脑子,好像身体的各个部位都纠缠在了一起,全都融成了一团,在痛苦中扭曲着。要忍受如此无止境的剧烈痛楚显得是那么的难,我内心的一部分选择了惟一的方式——忘记疼痛,只想寻求一场甜甜的睡眠。

临死前,我记起了自己年少时听过的一个叙利亚神话故事。一个独居老人,一天半夜醒来,从床上起来倒了杯水喝。当他把杯子往茶几上放时,发现原本摆在那里的蜡烛不见了。去哪里了呢?一丝微弱的光线从房里透隙而出。他循着亮光,转身回到卧房,却发现有个人拿着蜡烛躺在他的床上。他问:“你是什么人?”“我是死亡。”陌生人说。老人一下子神秘地静了下来。“所以,你来了。”他接着说。“是的。”死亡满意地回答。老人坚定地说:“不,你只不过是一场我没做完的梦罢了。”老人倏然吹熄陌生人手里的蜡烛,一切都消失在了黑暗中。老人爬回自己的空床,继续睡觉,然后又活了二十年。

我知道这不会是我的命运。因为他再次拿墨水瓶狠砸了我的脑袋。剧痛难耐之中,我只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头部所受的击打。他、墨水瓶以及被烛光微微照亮的房间现在就已经逐渐模糊远去了。

尽管如此,我知道我还活着。因为我还想要攀附住这个世界,还想要远远地逃离,因为我的手和臂膀为保护我的脸和血流如注的头还做了许多的动作,因为我好像曾一度咬住了他的手腕,因为墨水瓶还砸中了我的脸。

我们大概还缠斗了一会儿,如果算得上是缠斗的话。他既强壮又激动,把我仰天打倒在地。他用膝盖压住了我的肩膀,把我紧紧地钉在了地上,一面用极为不敬的言语不停地对我这个濒死的老人说着些什么。也许因为我听不懂,也听不到他的话,也许因为我不喜欢看他那双血红的眼睛,他又狠击了我的头一次。他的脸、眼睛和身上一片艳红,沾满了墨水瓶中溅出的墨水,以及我猜想,沾满了我身上溅出的鲜血。

想到自己在世上最后见到的竟是这与我敌对的男人,我悲伤万分地合上了眼睛。刹那间,我看见一道柔和温暖的光芒。光线舒适而诱人,如同睡眠一般,似乎可以马上化解我所有痛楚。我看见光里有一个形体,孩子气地问:“你是谁?”

“是我,阿兹拉伊来,死亡天使。”他说,“我负责终止人们在尘世的生命旅程。我负责拆散孩子与母亲、妻子与丈夫、父亲与女儿,以及爱侣们。世上没有一个人躲得了我。”

当我明白死亡不可避免时,我哭了起来。

我的眼泪使我口渴万分。一边是我满是鲜血的面孔和眼睛感觉到的越来越剧烈的令人麻木的疼痛;另一边,是一个疯狂与残酷都将终结的地方,然而那个地方对我来说很陌生也很恐怖。我知道它是光亮之地,亡者的国度,是阿兹拉伊来召唤我前往的地方,因而我很害怕。但另一方面,我也明白自己无法久留于这个让我痛苦得扭动哀号的世界,在这充满骇人痛楚与折磨的尘世,已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了。若要留下来,我必须忍受这可怕的痛楚,而这却不是我这老迈的身躯可以做到的。

因此,临死之前,我的确渴望死亡的到来。与此同时,我也立刻明白了自己一生在书里都没找到的答案,也明白了人们为什么无一例外地都能成功地死去,原来都只是由于这种简单的欲望。我也明白了死亡将使我变得更有智慧。

话虽这么说,但我充满犹豫,就像一个即将远行的人,克制不了自己想再看一眼他的房间、他的物品、他的家。惊惶中我渴望再见女儿最后一面。我真的好想好想,甚至知道只要咬紧牙关,忍受剧痛及愈来愈迫切的口渴,再撑久一点,就一定能等到谢库瑞回来。

于是,我面前致命而温和的光芒略微暗淡了些,我的心打开来,倾听我躺着死去的世界里的各种声响。我听见我的凶手在房里游荡,开柜子、翻我的纸张,专心找寻最后一幅画,当他发现一无所获后,我听见他掀开我的颜料箱,踢倒柜子、盒子、墨水瓶和工作桌。我感觉到自己不时发出呻吟,苍老的手臂和疲倦的双腿偶尔不自觉地抽搐。我等待着。

我的疼痛丝毫没有减轻的迹象。我越来越口渴,再也没有力气咬紧牙关。但是,我继续撑着,等待着。

接着我突然想到,如果谢库瑞回家,她可能会遇见卑鄙的凶手。这一点我根本连想都不愿意去想。这时候,我感觉到杀我的凶手离开了房间。他大概找到了最后一幅画。

我剧渴难耐,但仍然等待着。来吧,亲爱的女儿,我美丽的谢库瑞,快来吧。

她没有出现。

我再也没有力气承受折磨了。我知道死前将见不到我女儿最后一面了。这锥心刺骨的悲伤让我想哀痛而死。正在此时,一张我从没见过的面孔出现在左侧,微笑着,善意地递给了我一杯水。

我忘记了一切,贪婪地伸手想取水。

他缩手拿回水杯。“承认先知穆罕默德是个骗子,”他说,“否定他说过的一切。”

是撒旦。我没有回答,我甚至一点也不怕他。既然从来不相信绘画等于被他愚弄,我满怀自信地等待着。我梦想着前方的永恒旅程,以及我的未来。

这时候,刚才看见的光亮天使朝我接近,撒旦消失了。我的一部分脑子明白这位赶跑撒旦的光亮天使是阿兹拉伊来,但心中叛逆的一部分则想起《末日之书》中写道,阿兹拉伊来是一位天使,他拥有一千只翅膀,覆盖着东方和西方,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正当我愈来愈感到困惑时,沐浴在光芒中的天使朝我靠近,仿佛想帮助我,是的,就如安萨里在《壮丽瑰宝》[11]中写的那样,他柔和地说:

“张开嘴,让你的灵魂得以离去。”

“除了‘奉真主之名’这一祷文之外,我不会让任何东西离开嘴巴。”我回答他。

这不过是最后一个借口。我知道自己再也抗拒不了,我的时辰已到。有那么一刹那,我感到相当难堪,想到不得不把死状凄惨、丑陋血污的尸体留给我再也见不着的女儿。但我只想离开这个世界,就像抛开一件紧绷的外衣一样。

我张开嘴,陡然间,就像描绘我们的先知拜访天园的登霄之旅[12]的各种图画中所描绘的一样,所有的东西都变得色彩斑斓,一切都淹没于璀璨缤纷之中,好似奢侈地镀上了各种金亮的涂料。痛苦的眼泪从我眼中滑落,艰难的最后一口气从肺部和口中溢出,一切都沉浸在了神秘的寂静之中。

现在我能看见自己的灵魂轻轻地脱离了躯体,被捧在阿兹拉伊来的手心里。我蜜蜂般大小的灵魂沐浴在光芒之中,因为离开躯体时的颤动,它现在仍像水银般在阿兹拉伊来的掌心中微微震动。然而我并不太注意这点,思绪沉浸于我所来到的崭新的陌生世界。

极度的痛苦过后,我的内心充满了平静。死亡并没有像我所害怕的那样给我带来疼痛,相反,我变得舒服了,很快明了此刻的状态将恒久持续,而我活着的时候所感觉到的那种压迫束缚只是暂时的。从今以后,都会是这样,百年复百年,直到世界末日。我既没有为此感到沮丧,也没有为此感到高兴。我过去短暂经历过的事件,如今一件接一件,同时展开呈现在了广袤无垠的空间。现在,所有的事情都同时在发生着,就好像一位爱开玩笑的细密画家在一幅巨大的双页图画中的各个角落里画上了各种互不相关的事物一样。

[1]米尔·赛义德·阿里:具体生卒年不详,萨法维王朝君主塔赫玛斯普一世的宫廷画坊中的著名细密画大师,参与了由苏尔丹·穆罕默德主持的为塔赫玛斯普一世绘制《列王记》的工作,后转入加兹温易卜拉欣·米尔扎的画坊。

[2]细密画描绘的是人的心灵之眼觉悟到的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直逼事物的本真。人的这种觉悟被认为是真主在先天就赋予人的,只是被后天尘世的纷挠所蒙蔽。后天的人以肉眼所见为实,便将心灵之眼觉悟到的本真认作是人的想象。

[3]欧洲绘画以肉眼所见为实,表现的是人的肉眼所见的客观世界。这种绘画哲学观是以人的个体精神为主宰,以人的个体精神为出发点,符合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想,更符合人本性中根深蒂固的私欲,因此大行其道乃是必然。

[4]在菲尔多西的《列王记》中,“鲁斯坦姆勇闯七关”中的第七关即是斩杀白妖。鲁斯坦姆与白妖大战若干回合,终于杀死白妖,并用白妖的血滴入伊朗将士们的眼中,伊朗将士们重新恢复了视力。

[5]注者未能查到该故事出处。

[6]哈菲兹(1327—1390),波斯著名抒情诗诗人,影响深远,其《哈菲兹抒情诗集》在伊朗的发行量仅次于《古兰经》。《哈菲兹抒情诗集》是细密画家们描绘爱情场景的绝佳范本。

[7]乌德:一种类似琵琶的乐器。

[8]苏莱曼大帝(1520—1566年在位)一登基就打破了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基督教世界的短暂平静。1521,苏莱曼率10万大军征服贝尔格莱德;1526年,征服匈牙利;1529—1532年征伐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苏莱曼大帝戎马倥偬一生,攻占城池无数。奥斯曼帝国在他统治时期达至鼎盛。

[9]塞利姆一世(1512—1520年在位),1514年与伊朗的沙法维王朝争夺当时属于伊朗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一带的领土。夺得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之后,塞利姆又征服了埃及的马榴克王朝,奥斯曼帝国成为中东地区的最大国家,伊郎沙法维王朝曾派使臣前去祝贺。奥斯曼帝国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因此视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伊朗沙法维王朝为异教徒。

[10]戴胜鸟:伊斯兰教中的先知鸟。《古兰经》中先知苏莱曼通晓鸟语,曾检阅众鸟,独不见戴胜鸟,一时生气。不久,戴胜鸟飞来,说:“我通晓了你不通晓的事。”(见《古兰经》第27章“蚂蚁”第22节经文)。

[11]《壮丽瑰宝》:安萨里(1058—1111)著作,内容着重论述对灵魂、安拉、今生和来世的认识。

[12]登霄:据《古兰经》载,先知穆罕默德骑着卜拉格,在大天使哲布勒伊来的引领下,一夜之间从麦加行到耶路撒冷,并从那里登上七重霄,拜访天园,遇见众先知和众天神,受安拉之命每日礼拜五次,天明返回麦加。见《古兰经》第17章“夜行”第1节经文:“赞美真主,超绝万物,他在一夜之间,使他的仆人,从禁寺行到远寺。”第70章“天梯”第4节经文:“众天神和精神在一日之内升到他那里。那一日的长度是五万年。”经注一般认为“登霄”发生在公元621年7月27日前夜。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08/1-20040Q60F15U.jpg" />

先知穆罕默德登霄之旅

作者:苏尔丹•穆罕默德

绘制年代:1539—1543年

流派:大不里士画派

原图尺寸:28.7x18.6厘米

收藏在伦敦伯里塔尼亚依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