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是我,奥斯曼大师(2 / 2)

🎁美女直播

我们瞪视着这支烈火钢铁部队,其火焰的绘制受到了中国绘画的影响。

“杰兹米老爷,”我说,“我们曾经在《赛里姆苏丹编年史》[31]中,详细记录了君王塔赫玛斯普派波斯使节献上的贡品,这本书也是贡品之一,二十五年前由他们运送而来……”

他很快找出《赛里姆苏丹编年史》,放到了我的面前。色彩鲜丽的书页上,画着使节向苏丹赛里姆呈上《列王记》及其他礼物。我的眼睛在一项项条列出的礼物中,发现一段多年前曾读过但因为太不可思议而遗忘的文字:

玳瑁与珍珠母贝镶柄之黄金帽针。尊崇的赫拉特瑰宝,绘画巨擘贝赫扎德大师,以此针刺瞎其高贵的双目。

我问侏儒在哪里找到了这本《赛里姆苏丹编年史》。我跟随他穿越灰尘满布的黑暗宝库,迂回绕过堆叠的箱笼、布匹织毯和橱柜,钻过楼梯底下。我注意到我们时而缩小时而放大的影子,滑过铁盾、象牙及虎皮,走入另外一间房间。同样的奇异晕红,从布匹和丝绒中蔓延而出,充盈满室。收藏《列王记》的铁箱旁边,堆满了其他书册、金银丝线镶绣的各式布匹、尚未琢磨的塞以蓝宝石和红宝石镶嵌匕首。在这堆物品中,我发现了君王塔赫玛斯普呈献的其他贡品:伊斯法罕的丝绸地毯、一副象牙棋盘,还有一样即刻吸引我目光的物品——一个显然是帖木儿时代的笔盒,上面纹饰着中国飞龙与花草,以及珍珠母贝镶嵌的太阳。我打开笔盒,一股檀木和花露水的幽香飘然而出,里面躺着一根玳瑁与珍珠母贝镶柄的金针,平常用来固定缠头巾上的羽饰。我拿起帽针,鬼魅般地返回了我的座位。

再次独处,我把贝赫扎德大师拿来刺瞎自己的金针放在摊开的《列王记》上,凝视着它。我微微颤抖,不是因为看见这根他用来刺瞎自己的针,而是因为只要是看到他神妙的双手曾经拿过的东西,我就会这样。

为何君王塔赫玛斯普会把这根可怖的针与书一并呈献给赛里姆苏丹?是否因为这位君王,尽管幼年受教于贝赫扎德,青年时大力赞助艺术家,到了老年却改变了想法,疏远了所有诗人和艺术家,虔诚投入信仰与礼拜?是否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他愿意让出众多顶尖画师投注十年心血绘制这本精美典籍?他之所以送上这根金针,是否为了向众人证明,伟大画师是出于自己的意志刺瞎双目;还是如谣言所传,是为了骄傲地声明,任何人只要看了书中图画一眼,就不愿意再观看世上其他事物?然而,对于君王来说此书已不再是经典了,因为他只感到了无限后悔,和许多统治者晚年一样,担忧年少时对绘画的热爱为自己招致了亵渎之罪。

我想起一些愤世嫉俗的细密画家们告诉我的故事,他们行将老年,才发现自己的梦想终究无成:黑羊王朝统治者贾杭君王的军队准备进入设拉子时,该城著名的画坊总监伊本·胡尚格[32]宣布:“我拒绝改变画风。”并叫他的学徒以烙铁弄瞎了他的眼睛。雅勿兹·苏丹·赛里姆[33]打败苏丹伊斯玛仪后,他的军队掳掠大不里士,搜刮七重天宫殿,并带回一批细密画家。传言说其中有一位年老的波斯大师,因为相信自己绝对无法忍受以奥斯曼风格作画,于是用药毒瞎了双眼,并非如某些人所言,他在半路染上怪病导致失明。每当我的细密画师们生气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讲述贝赫扎德刺瞎自己的故事,让他们以此为楷模。

难道没有别的解决之道?倘若一位细密画师,就算只是微乎其微地,只要他喜欢一点新的绘画方法,难道就不能拯救整个画坊,并保存前辈大师的风格?

这根优雅细长的帽针尖端,有一丝黑的痕迹,然而我酸涩的眼睛分辨不出究竟是不是血。我把放大镜往下移,凝望金针良久,仿佛注视着一幅哀愁的爱情图画,染上了相仿的愁绪。我试着想像贝赫扎德是怎么办到的。我听说当事人不会立刻失明,黑暗的丝绒会缓缓降临,有时候历时多日,有时候得花上几个月,就好像自然衰老的失明一样。

才走进隔壁,我就瞥见了它。我停住脚步看,没错,就在那里:一面象牙镜子,麻花握柄、粗黑檀镜框、边框雕着精巧的文字。我再度坐下,凝视镜中自己的眼睛——它们目睹我的手画了六十年。烛焰在我的瞳孔里跳跃,是那么的美丽。

“贝赫扎德大师是如何办到的?”我再次迫切地问自己。

紧盯着镜子,没有一刻移开眼睛,我的手以女人涂眼影时的熟练动作拿起了金针,引领着它。毫不犹豫,仿佛在一只雕镂用的鸵鸟蛋尖戳一个小洞,我勇敢、沉着、坚定地把金针插入了右眼的瞳孔。我的五脏六腑一沉,不是因为感觉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是我看见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我把针压进眼里,到手指四分之一的深度,然后抽出来。

刻在镜框上的对句写着,诗人祝福揽镜之人永恒的美丽与智慧——并期许镜子永恒的生命。

微笑着,我把针插入了另一只眼。

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移动。我瞪视着世界——瞪视着一切。

如同我先前的臆测,世界的颜色并没有黯淡下来,而是好像温柔地渗溢晕散,彼此相融。但我仍然隐约可见所有的一切。

不一会儿,微弱的阳光洒落宝库,映在了猩红色的布匹上。财务大臣与他的手下依照一贯的繁文缛节,损毁封蜡,打开门锁及大门。杰兹米老爷更换了新的夜壶、油灯及暖炉,端来了新鲜面包及桑椹干,并告诉众人我们将继续留在宝库里,从苏丹陛下的书本中寻找画有特殊鼻孔的马匹。能够一面欣赏全天下最美丽的图画,一面努力追忆真主眼中的世界,享受如此美妙境地,夫复何求?

[1]布哈拉:中亚历史名城,位于今乌孜别克斯坦境内。

[2]乌孜别克人在中亚地区建立昔班王朝(1507—1597),阿布杜拉汗是该王朝君主之一,在位时间不详,伊朗史籍记载曾于1526年和1530年两度攻占伊朗东北部的霍拉桑地区。昔班王朝以布哈拉为都城,其君主们网罗大批细密画家在自己的宫中,形成布哈拉画派。布哈拉画派在风格上承继赫拉赫画派,是帖木儿王朝绘画传统的最后一丝余光。

[3]这个故事蕴涵深奥的苏非神秘主义玄理,即“梦境喻”;另一个世界对于处于这个世界中的我们来说,大家都认为如梦境一般是虚幻的,但其实是真实的实在,并且比这个世界更加美丽。我们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我们的心灵之眼失明。

[4]伊朗萨法维王朝(1502—1735)开国君主伊斯玛仪一世(1502—1524年在位)于1516年率军征伐乌孜别克人的昔班王朝,越过阿姆河,抵达布哈拉。在布哈拉城下被乌孜别克人打败,乌孜别克人趁机直下赫拉特和霍拉桑(呼罗珊)。不久,伊斯玛仪一世重整旗鼓,再伐乌孜别克人,乌孜别克人闻风逃回布哈拉地区。伊斯玛仪一世收复失地。

[5]此外与史实不符。萨姆·米尔扎并非伊斯玛仪一世之弟,而是其第三子,曾于1550年著有波斯诗学著作《萨来之礼》。伊斯玛仪一世去逝后,由其长子塔赫玛斯普一世继位(1524—1576年在位)。昔班王朝的乌孜别克人于1526年攻占赫拉特和霍拉桑地区。1528年,塔赫玛斯普夺回该地区,并将该地区统治权交给其弟萨姆·米尔扎。因此,塔赫玛斯普一世与萨姆·米尔扎为兄弟关系。伊斯玛仪一世曾有两个兄弟,但都在早年就被杀害,伊斯玛仪一世为报父兄之仇,于1486年7月举事起义,时年不足13岁,经过一番征战,于1502年建立萨法维王朝。

[6]阿米尔·霍斯陆 (1253—1324),著名印度波斯语诗人。其父避蒙古人入侵之乱逃入印度。当时印度北部通行波斯语,在文学方面深受波斯影响。阿米尔·霍斯陆仿效内扎米·甘加维的《五卷书》创作了五部长篇叙事诗。

[7]凯·哥巴德:印度北部早期突厥苏丹王国君主,1287—1290年在位。凯·哥巴德的祖父巴勒班(1266—1287年在位)为了彰显自己家族世系显赫,给自己的孙子们都取的是伊朗上古时期帝王们的名字。凯·哥巴德即是菲尔多西《列王记》中伊朗上古时期的一位著名君王。巴勒班去世后,群臣将其在德里的孙子凯·哥巴德推上王位。但凯·哥巴德沉腻酒色,不理朝政,其在孟加拉任总督的父亲布拉格汗闻知儿子花天酒地,便前往德里规劝。凯·哥巴德则忧其父亲威胁其王位,便动身前去迎父。父子二人在萨尔朱河畔相会。诗人阿米尔·霍斯陆的《双星相会》即是记述这次动人的会见。

[8]谢赫·阿里·礼萨:即谢赫·阿里。伊朗人名字较长,有教名、本名,往往后面还挂父名和祖父名,前面则冠尊称。这里“谢赫”即是尊称,一般用于德高望重者。

[9]此处恐怕有误。在菲尔多西的《列王记》中,伊朗国王洛赫拉斯帕之子古什塔斯帕逼父退位,自己登基。之后,古什塔斯帕一则记恨鲁斯坦姆当初反对其父继位,二则又担心自己的儿子伊斯凡迪亚尔逼宫,于是派伊斯凡迪亚尔前去征讨鲁斯坦姆,欲一箭双雕。鲁斯坦姆用开叉树枝作箭,射瞎了伊斯凡迪亚尔双眼,因箭上有毒,伊斯凡迪亚尔不久便死去。波斯语“伊斯凡迪亚尔”的拼写为Esfandiyar,“亚历山大”的拼写为“Eskandar”,二者相近,弄混了。鲁斯坦姆与亚历山大没有生活在同一时代。

[10]阿拉维教派: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支派之一,受基督教影响,祈祷时进圣餐,饮圣酒,过圣诞节和复活节,流行于叙利亚、巴勒斯坦、黎巴嫩、埃及亚历山大地区、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萨法维王朝信奉的是什叶派中的“十二伊玛目支派”追随的是萨法维苏非教团,并非阿拉维教派。

[11]伊朗萨法维王朝君主的缠头巾惯用红色,源自该王朝开国君主伊斯玛仪一世的父亲哈伊达尔的军队官兵皆戴红帽,帽上缀有十二根红色流苏,代表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因此,被称为红头军,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什叶派苏非教团萨法维教团,与阿拉维教派没有关系。

[12]鲁特非:著名突厥语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细密画大师,具体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帖木儿王朝沙哈鲁(1405—1446年在位)和乌鲁·贝克(1447—1449年在位)统治时期。

[13]相当于公历1445年。

[14]穆沙非:帖木儿王朝沙哈鲁(1405—1446年在位)宫廷画坊中的著名细密画大师,具体生卒年不详。

[15]拜松古尔:沙哈鲁的长子,是著名的赫拉特大图书馆的实际管理者,但英年早逝。沙哈鲁共有五个儿子,除了儿子乌鲁·贝克之外,全都英年早逝,死于沙哈鲁之前。史书对未能继位且无重要事迹的王子一般较少记载。注者未能查阅到关于拜松古尔之兄弟穆罕默德·朱齐的详细资料。

[16]哈里尔:1477—1478年任白羊王朝君主。

[17]叶尔孤白:1478—1491年任白羊王朝君主。

[18]萨姆·米尔扎:伊斯萨法维王朝开国君主伊斯玛仪一世之第三子。

[19]察德兰:今伊朗阿塞拜疆乌鲁米耶湖与大不里士之间的荒原。

[20]阿布杜拉·哈特非:卒于1520年,伊郎霍拉桑地区著名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还仿效内扎米创作《五卷书》,完了其中的《蕾莉与马杰农》、《霍斯陆与席琳》,其余三卷未能完成。

[21]伊朗萨法维开国君主伊斯玛仪一世于1510年底占领赫拉特。

[22]这里指塔赫玛斯普国王为自己制作的带细密画插图的《列王记》。《列王记》是菲尔多西创作的史诗。

[23]苏莱曼大帝于1532、1546、1553年三度与伊朗萨法维王朝交战,前两次一度攻占过大不里士,第三次并未能攻占大不里士。双方于1561年互遣使者议和。

[24]即塞里姆二世,1566—1574年在位。

[25]塔赫姆勒斯:菲尔多西《列王记》中伊朗上古时期的国王,在位30年,降魔伏怪,开恩不加杀害。众魔怪为报恩教塔赫姆勒斯近30种语言文字,提及具体名称的有罗马文、阿拉伯文、波斯文、粟特文、中文、巴列维文。希腊文没有被提及。

[26]在菲尔多西《列王记》中,鲁斯坦姆打猎之后,酣然入睡,坐骑被几个图兰人盗走,鲁斯坦姆一路追踪寻找,来到图兰的属国萨曼冈。

[27]在菲尔多西《列王记》中伊朗上古时期,佐哈克当政,肆意为恶,实行暴政。伊朗王室后裔费里东长大成人后,率军前去讨伐佐哈克,遇底格里斯河挡道,船工因执行佐哈克命令,不肯摆渡。于是,费里东率军骑马冲入河中,河水虽猛,却不沾身,费里东军队顺利渡河。

[28]柏柏尔:最初,希腊人称希腊文化之外的人为柏柏尔人;后来,罗马人把埃及以西的居民称为柏柏尔人。

[29]雅兹德·格尔德一世,伊朗萨珊王朝(224—651)君主,即内扎米《七美图》中建立七座宫殿,金属藏娇的巴赫拉姆·古尔(420—438年在位)的父亲。 在位时间为399—420年,在位期间实施严酷的暴政。在菲尔多西的《列王记》中,雅兹德·格尔德因施行暴政被神惩罚,流鼻血不止,尊祭司之言,前往一名为苏泉的湖边,用泉水浇头,鼻血停止。雅兹德·格尔德再逆神意,认为自己的鼻血本就会停止,没必要经受这迢迢路程之苦。此时,只见水面上浮上一神奇的白马。雅兹德·格尔德欲制服此马,反被马踩死。之后,白马沉入潭水,不见了踪影。

[30]在菲尔多西的《列王记》中,亚历山大率由伊朗人、罗马人、埃及人、阿拉伯人组成的大军出征印度。印度王摆出象阵抵挡。亚历山大与谋士们商议一计,用生铁铸成一千铁马铁人,其中马的颜色有黑白红等,足以乱真,然后把石油灌进铁马铁人腹中,点燃石油之后,把熊熊燃烧的铁马铁人推向印度王的象阵。亚历山大大获全胜,征服印度。

[31]《赛里姆苏丹编年史》:关于塞里姆二世(1566—1574年在位)的史书,而伊朗萨法维君主塔赫玛斯普一世是1524—1576年在位。这里所说塔赫玛斯普一世派使臣献礼之事发生于1566年。

[32]伊本·胡尚格:帖木儿王朝时期设拉子总督易卜拉欣·苏尔丹的画坊总监,具体生卒年不详。黑羊王朝君主贾杭王(1435—1467年在位)于1446年攻占设拉子。

[33]指塞里姆一世,1512—1520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