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晚秋的阳光暖洋洋的照耀着大地。
陈村不大,就百来户人家,三百多口人。
现在过了农忙时节,除去在城里务工和做小生意的,留在村里的不足半数。
陈里正见村民来得差不多了,安排自家的两个儿子跟本族的几个子侄负责维护现场的秩序。
王班头正大刀阔斧的坐在一个酒桌前,桌上放着一坛老酒和几样下酒的荤菜小吃。
那个瘦高个和满脸横肉的衙役在左右作陪。
“王班头,在村里的人都到齐了!
这是在县衙登记的花名册,您安排伙计们清点一下人数!
”
陈里正拿着一个发黄的小册子恭敬的递给了王班头。
王班头一仰头将手中的一杯酒喝掉,冲着身旁的瘦高个衙役吩咐道:“侯子,你带着他们几人去点下数!
”
“好的!
班头。
”
瘦高个衙役点了点头,三下五除二吞掉了手上的鸡腿,将油腻腻的手在桌布上擦了擦,主动接过了陈里正手上的花名册。
站起身朝那几个一直在旁边闲谈的衙役使唤道:“你们几个跟老子过来,去点名!
”
“开始点名,点到名字的,站在我右手边的空地上去。
”
瘦高个衙役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块刚腾出来的农田。
”陈有才。
“
“到。
”
“陈三金。
”
“小的在。
”
“陈二狗。
”
“回差爷,陈二狗昨天进了城,今天还未回来。
”
瘦高个衙役顿了顿,放下花名册回头看向了酒桌上的王班头,像是在询问他的意见。
王班头瞟了陈里正一眼,那意思仿佛在说:“这人不在是怎么回事?”
“回王班头,这告示里面不是说,县城戒严,这几天只许进不许出。
您知道的,我们村民很多以进城卖菜为生,被关到了城里出不来,所以。
。
”
陈里正小心翼翼的解释道。
县城戒严的告示是王班头带人贴的,具体的情况他也清楚。
村民进城卖菜出不来,陈里正说的倒是实情。
“小侯继续点名。
”
“好的。
”
接到命令的瘦高个衙役打开花名册,继续点起名来。
。
。
。
。
“李翠花。
”
“俺在。
”
一个秦宇熟悉的声音响起,正是昨天卖给她一条旧长裙的那个壮硕村妇。
“陈麻子”
“我在,我在。
”
“陈德发。
”
“在的。
”
一直站在秦宇身旁的中年男子高举着双走了出去。
“邓金莲。
”
“奴家在的。
”
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传来,秦宇寻声望去,差点没把昨晚吃的饭吐出来。
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膀大腰圆的村妇正朝点名的瘦高个衙役招了招手。
不得不说,这陈麻子的口味挺重的。
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点名渐渐到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