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世民一行人给老汉告别后,离开小莲村。
早膳都没有吃,他们打算去保定城里吃。
保定府。
清晨的保定府城有着淡淡的薄雾,街道两旁小贩开始忙碌起来,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在各色各样的摊位上。
“馄饨!卖馄饨嘞!”一个馄饨摊的老板大声吆喝着。
李世民道:“走,无忌,克明,我们去尝一尝馄饨,吃完去县衙瞧一瞧。”
“是,老爷。”长孙无忌与杜如晦拱手一礼。
李世民觉着五个锦衣卫跟着太显眼,便吩咐他们去联络保定府的锦衣卫,他要捉拿县令与知府。
李世民记得上一次王国兴来保定府的时候,有留下三百锦衣卫。
馄饨摊老板见有四个人走过来,赶忙上前热情招呼道,“几位贵客,要吃馄饨吗?”
“嗯……店家来四碗馄饨。”长孙无忌开口道。
馄饨摊老板满脸笑容,“好嘞!贵客稍等片刻。”
早上一开摊就来这么多客人,他能不开心吗?旁边卖早餐的摊贩,见着这一幕,羡慕不已。
一边羡慕,嘴里还不停的吆喝着,“卖包子,卖包子咯!”
片刻功夫,四碗馄饨被端上桌,王承恩小声道,“老爷,我还是去旁边一桌吃吧。”
“不用,出来没那么多规矩,一桌刚好。”
王承恩闻言,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道,“谢老爷恩典。”
王承恩能不感动吗?他服侍皇帝大半辈子,还从来没有与皇帝在一桌用过膳。
“别磨磨唧唧的,快吃。”李世民有些不耐。
有时候收服一个人的心,只需要一个不起眼的举动而已。
李世民能让一个人太监与自己同桌用膳,历代帝王基本没有。
几人吃完早膳,长孙无忌问道,“店家,多少钱?”
馄饨摊老板比了一个八的手势,嘿嘿笑道,“贵客,八十文。”
长孙无忌又从袖中取出一两银子递给馄饨摊老板。
馄饨摊老板面露尴尬,不敢伸手接银子,“贵客,我是小本买卖,给银子找不开。”
“不用找了,我们老爷觉着馄饨味道不错,这是赏你的。”
“这……”馄饨摊老板还是不敢接,因为他瞧见周围人的目光都定格在这儿,其中还有几个小混混。
明末一两银子可以换1000-1500文,但是由于明末动荡一两银子只能购买十多斤大米,一斤大米价格高达一百文,要知道明初大米价格三文钱一斤,可见明末物价是有多高。
还好经过李世民这一年的治理,物价在逐渐下降。
粮价也是一样,去年由于没有战乱,各地朝廷又有赈灾,粮食生产比混乱时期提高太多。只要粮食足够,粮价自然就会降下去。
虽然比不上明初三文钱一斤,但是也不会离谱到一百文一斤。只要让李世民再治理几年,恢复明初三文一斤大米,是完全有可能。
长孙无忌见摊贩不敢接,他瞅了瞅周围的目光,便明白其中缘由了,于是他大声道,“这是我家老爷赏的,谁要是敢有觊觎之心,那便把牢底坐穿。”
长孙无忌话音一落,周围的人收回目光,几个街头小混混瞪了一眼旁边摊贩,随后讪讪离去。
馄饨摊老板见眼前这位贵客,一句话就让周围的目光褪去,心一横,“噗通”一声,朝长孙无忌跪地磕头道,“贵客,求你大发慈悲,救一救我们这条街的做小本生意的人吧,我不要贵客的赏赐。”
长孙无忌瞟了李世民一眼,瞧见李世民微微点头,他伸手把馄饨摊老板扶起来,询问道,“店家能否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些。”
“贵客是这样,我们这条街一天要来两三拨人收税,而且是用各种理由,一下说保护税。我们给了,用不了多久又来什么摊位税?我们要是不给他们,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馄饨摊老板说完,还把袖子挽上去,给长孙无忌看,证明他没有说假话。
长孙无忌看着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倒吸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