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是很好,安排也算是妥当。
可问题在于,猎犬不甘心一直当条狗!
汉末的门阀世家,并非是想象之中,朝中有人做大官,家里有钱又有地的,就叫门阀世家的。
皇帝想要灭了他们,只管派兵就是。
可实际上的门阀世家,他们拥有的土地,甚至超出了郡的范围,在多個郡内拥有大量的田地。
有数十上百万人口,在他们家的土地上求活。
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凑起来数万乃至于十余万的人马出来。
信息封闭的时代里,百姓们可不听什么朝廷皇帝的,他们只听给他们饭吃的。
门阀多年积攒有海量的财富,粮食,军资,兵器甲胄等等。
只要有需要,大开仓库立刻就能武装大军。
汉时用的是察举制,当官的通道是举孝廉。
门阀世家的子弟,一个家族的男丁几乎都在当官,能够调动的资源之庞大,简直就是触目惊心。
像是袁家,朝廷里有四世三公,而在全国各地的郡守县令更是数不胜数。
而且各家门阀之间,也会通过联姻的方式捆绑。
你家想要上位,可以。
只要保证我家的利益,再给出足够的好处,我家就支持你家。
反正风水轮流转,总有一年皇帝出我家~~~
面对这等可怕的门阀世家集团,哪怕是皇帝也是没办法。
汉灵帝搞了那么多的事情,又是党锢之祸,又是扶持宦官集团的,本质上就是为了对抗门阀世家们。
只不过大汉到了这个时候,早已经病入膏肓。
毕竟天下产出大半入了门阀世家的口袋,朝廷收不到税只能是靠卖关鬻爵来维持,百姓们吃不饱肚子,那就只能是高喊"苍天已死~~~"
这方面,与明末还是有些相似的。
董卓的发迹,背后的靠山就是袁家。
是袁家一次次的帮他疏通,方才能从一地方豪强,一路飞黄腾达做到了州牧的高位。
现在袁家准备最后一次用他,用他去办一件大事!
大军从河东出发,迅速赶赴雒阳。
一路上董卓都是沉着脸。
毕竟他也不傻,自然知晓袁家的打算。
这等事情,自己若是从了袁家,事成之后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可若是不从,袁家的势力那么庞大,他根本无力对抗。
身为军师的李儒,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只是还没到时候,他打算等到了雒阳再说。
可让李儒没想到的是,行军途中,陈然却是主动找上了董卓。
“州牧,此去雒阳恐有危险。
”
心头烦躁的董卓,没好气的回应“还用伱说!
”
雒阳驻扎着数万大汉帝国的精锐野战军,他就算是加上陈然的人马也不足万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打得过野战军的。
然而他的二十万西凉军,此时大都是在遥远的西凉,远水救不了近火。
陈然笑言“州牧,此事破局的关键,在于皇帝。
”
“掌握了皇帝,就掌握了大义的名分。
有了大义的名分,就能调动朝廷的力量。
有了朝廷的力量,自然可与那些野心勃勃之辈相争。
”
陈然开始说的时候,董卓还有些不耐烦。
可越听越是眉头舒展,到了最后甚至放声大笑“说的对,就是这个!
某才不去给他袁家倒夜壶!
”
一旁的李儒,听的是满脸震惊之色。
"真没看出来,你还是个智将?!
"
河东其实就在雒阳的北边,距离并不远。
没花费太久的功夫,大军就来到了雒阳城外。
直到此时,方才通过信使得知,大将军何进已然是被十常侍们诛杀,太监们挟持了皇帝与陈留王跑路,去向不明。
“太监们也挺聪明的,知道小皇帝与陈留王是大义,握住了大义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
“可惜他们只想着掌握大义,却没想到给自己培养一支护卫军团来。
”
“对面一旦掀桌子,连抵抗的力量都没有。
”
“唐朝的太监们,死活都要掌握军权,说不得就是读了史书,看到了这些前辈们的下场才有的决断。
”
雒阳的事情,是门阀世家掀桌子摧毁宦官集团,全面抢班夺权的兵变。
至于大将军何进,不过是个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蠢货罢了。
可惜了他那漂亮的妹子~~~
这等局面下,黑户出身,此时被认为是黄巾余孽白波贼的陈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得到什么支持。
也就是说,雒阳这儿没人会听他的话。
哪怕他开无双割草也是一样。
打不过你,我跑可以吧?
跑了之后拉几十万大军回来报仇,你开无双能开到灭了几十万人?
修仙呢~~~
所以陈然想要浑水摸鱼,就得寻个靠山。
利用这个靠山洗白身份,获得有用的地位,收编无主的强军。
这才是陈然主动投奔董卓的真正缘由所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