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她上车的时候,张挽俪没忍住哭了,对她说,以后不在妈妈身边,要学会自己辨别是非。
李书妤没应她的话。
她想要张挽俪的后悔和挽留。
车子离开公寓,李书妤都没听到自己最想听的话。
她意识到,自己再一次被抛弃了。
听从李修鸣的安排,回到了滨州,他却因为繁忙的工作根本顾不上她。
她像孤儿一样,再一次被许家接手。
到滨州第二年,李书妤就听到了张挽俪结婚的消息,她没参加婚礼,寄了一份礼物。
没过几天,收到了张挽俪的回信。
沟通很少的母亲,通过这种古旧的方式讲述了她那段阴差阳错的不幸婚姻,讲离婚后李修鸣的纠缠,讲述了她对李书妤的愧疚。
在信的结尾,她写到:“……不要学我,一生都在退让、牺牲。妈妈希望你不被束缚,永远拥有选择的自由。”
收到这封信没多久,李书妤收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旅行途中遇到雪崩,张挽俪和新婚丈夫都没有得救。
骨灰运送回国的那天,一向得体、高居上位的李修鸣身形憔悴,几乎站不住。
李书妤不懂父母的感情,正如她不懂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情。
他们对她那样冷淡,总是忽略她的存在,很少给予关心。可是无一例外的,又在生命的最后给她难以预想的关切呵护。
李修鸣得知自己要出事,辛苦筹划,送她出国远离泥淖。
张挽俪发生意外前的那封信,字字句句都是不舍爱恋,以及难以言说的愧疚。
他们都走了,却留下不舍、愧疚、自以为是的弥补。
这让李书妤对“不负责任”的父母,连责怪都不那么纯粹,怨恨没法说出口。
她深陷在挣扎和痛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