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2)

重回1999 佚名 1321 字 3个月前
🎁美女直播

自己吃不好,穿不暖,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

虽然手里没钱,但总会给小孩子一点零花钱。

少的几毛。

一般的一块、两块。

再好点,五块、十块的都不在少数。

而小孩子的钱,也无非是买玩的,买吃的用掉。

所以。

小孩子的钱是真好赚。

确定了人群。

徐卫接下来要确定市场。

1999年学校门前的小吃不算多。

但他手上的钱同样不多。

必须要选个竞争力低,但赚钱的小吃来赚。

所以考察市场很有必要。

二十四中,是徐卫家附近最近的学校,就几百米。

按后世的说话,徐卫家还是学区房。

二十四中是初高中一体。

总共有两千多人。

消费力度很大。

但同样的。

竞争也很大。

每天学校大门前都会围绕着七八个推车。

大部分都是卖油炸的。

就是那种车里面摆着青菜、韭菜、年糕、火腿肠、香蕉、八宝、脚板等等食物,要什么就扔什么进油锅一顿炸。

炸好了,再放到装满酱料的不锈钢盆子里沾一沾,用油漆刷子刷一刷。

好吃,便宜,就是不太健康。

但现在这个年代,谁管这些啊。

吃的不管。

卖的也不管。

你情我愿。

徐卫昨天也是打算做油炸的。

因为成本真的低,东西五毛,一块钱起步,成本只要两三毛,甚至更低,出餐时间又快。

生意好的话,一天四五百串一点问题都没有。

抛掉乱七八糟的成本。

一天就是一两百块的入账!

1999年的一两百啊!!

“利润高是利润高,但竞争力太大了,学生吃了这家就不可能吃另外一家,多一家卖油炸的,无非是把别人的利润剥掉一点,抢不了多少生意。”

徐卫摇摇头,掏出一个五毛钱的小本子。

这是昨天糖糖画超人的那本。

画超人的那一页徐卫撕了下来,夹在书里,打算保存。

算是激励自己行动的动力。

“二十四中七家街头餐饮,卖油炸的居多,竞争力度“大”。”

写完。

徐卫又站在原地等了一个多小时。

直到中午放学,学生蹦蹦跳跳的跑出来,围到每个车子前面,观察学生的消费情况。

和他想的差不多。

学生的消费能力真的很高!

即便有七个车子,每个车子前面或多或少都排了队。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之后,还依旧有学生断断续续的走出学校消费。

“上午开学、中午放学、下午开学、下午放学。”

“有四个消费的时间段,最差的摊子一天至少都可以入账一百以上。”

“多的两三百都没问题。”

默默在本子上写下。

徐卫出发去另外一个学校。

……

三天。

整整三天。

徐卫上午出门,晚上回家,中午饿了直接在外面吃一个一块钱的拌面。

以家为中点,把路程在一个小时内的学校都跑了个遍。

“二十四中七家店,卖油炸的居多,竞争力度“大”。”

“一中三家店,两家油炸、一家韭菜饼,竞争力度“小”。”

“十三中五家店,油炸、糖葫芦、韭菜饼都有,竞争力度“中”。”

一家一家。

每家学校门前,几家店,卖什么,徐卫都写的清清楚楚,同时写上自己评价的竞争力度。

当然。

写了竞争力度也不是说竞争力度低的就好。

还要根据学校的消费情况来看。

譬如一中,就几百个学生,竞争力度虽然是低,但未必就比竞争力度高的赚钱。

目光扫了一遍又一遍。

徐卫最终将手指点在一行文字上。

“十八中,四家店两家油炸,两家韭菜饼,竞争力度中(注学校人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