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吹没用啊,这放学了,我看你能卖多少。”
陈汉不信。
徐卫也不和他废话,把煤气罐阀门一拧,然后打开煤气灶。
唰。
火焰串了出来。
油锅开始缓缓加热。
几分钟后。
跑的快的学生已经开始走出校门。
徐卫的推车,没别人三轮车大,有点不显眼。
本来想去打印店,打张台湾无骨鸡柳的小广告横幅,但手头真没钱,也没打。
所以,几乎没什么学生光顾。
“徐卫,你这好像不行啊。”
陈汉真不太看好。
这别算光顾了,别人看都不看一眼,一个中午能卖二十块不?
“别急。”
徐卫不紧不慢的喝了口水,润润嗓子。
然后……
“无骨鸡柳!”
“正宗湾台无骨鸡柳!”
“好吃、便宜、又营养,走一走、看一看哦。”
东西好不好卖,很多时候取决于广告做的映像够不够深,能不能吸引别人的视线。
而不是东西本身怎么样,就像后世的那些网红食品,不好吃,但映像深。
徐卫这平白无故一嗓子,一下子就把学生的视线吸引过来了。
再一听。
湾台无骨鸡柳!
更是不得了啊,当即就有几个学生走了过来。
其实,无骨鸡柳并不是湾台的小吃。
只不过,在1999年,港香和湾台、门澳可都是大城市、先进的代名词。
在大家的心里,只要是这几个地方的东西,别管是什么,绝对是好东西!
因此发明无骨鸡柳的人,把无骨鸡柳贴上湾台的标签。
事实证明,这么做,生意确实特别好。
很多学生一开始吃无骨鸡柳,都奔着湾台两个字。
“老板,你这湾……湾台无骨鸡柳怎么卖的啊。”
两个小女生走了过来,其中一个人问道。
“两块小份、五块大份,同学你要哪个?”
“不贵了,正宗湾台配方,纯正鸡肉做的,整个南市就我这有!”
徐卫乱扯,说的女生有些意动,但摸了摸兜,还是觉得有些小贵,最终还是没买。
“唉,我就说吧,你这定价太高了,一块就差不多了。”
看着上门的鸭子飞了,陈汉有些着急。
“别急啊,这人才刚出来,一个学生嫌贵不买很正常,总有人会买的。”
“一看你就不是做生意的料。”
“有人会买是不错,但你这是小吃,讲究一个薄利多销!”
“你要按我说的,卖一块,一天说不定能卖两三百份,一个月赚个千把块肯定没问题。”
“但你要是按这个价卖,别说赚钱了,能不赔本就不错了。”
陈汉摇头,给徐卫说自己的生意经。
别看徐卫这些朋友都是些懒人,混子,但说起来真是一套一套的。
当然,就只是说说而已,真要上手,他未必做的了。
“无骨鸡柳!”
“正宗湾台无骨鸡柳!”
徐卫不理他,继续喊。
这个时候走出来的学生已经是成群结队了。
很多人听到徐卫的广告都围了过来。
“老板,这个东西怎么卖。”
“真的是湾台的啊。”
“无骨鸡柳是什么东西啊。”
“好贵。”
“给我来份小的吧。”
七嘴八舌。
1999年是向上的年代,大家都喜欢新鲜事物。
手里有闲钱的并不介意尝试一下。
很快。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了。
是一个带着白色发箍的女生。
这个年代女生们都比较质朴,头发上没什么装饰,一般就是那种很简单的黑色发夹,好一点就是心形、草莓形之类的可爱发夹。
像这个女生一样带着白色发箍算是非常时尚了。
“给我来个小份,好吃我再买大份。”
第一个顾客上门,徐卫没废话。
灶台拧大火。
下鸡柳。
几分钟后。
用漏网捞出,放在盘子里,撒调料。
然后装进白色纸袋,最后插上两根竹签。
“试试。”
徐卫笑着将鸡柳递给女生。
唰。
学生们的视线一下集中到女生身上。
陈汉也把目光投了过来。
他知道。
现在这个女生就是活招牌。
一旦砸了,徐卫的生意也就砸了。
那个女生也不磨叽,直接用签子插起一条鸡柳,送进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