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周应淮的话,在场所有人眼睛都亮起来。
但也有人存疑。
“大家的鸡都混在一起养,到时候怎么区分啊?”
说话的这位是何大娘,在傅卿赚银子买鸡仔之前她家可是村里最会养鸡的,后来周家的一下子养了十几只鸡,何大娘养鸡大户的位置就这么让出来了。
今天她家也闷死了好几只鸡,那只她最得意的大公鸡也死了,给她心疼的哭了好几场。
如今有个办法能保住这些活鸡,何大娘肯定是愿意的。但如果因为混养而让自家吃亏,何大娘肯定就不愿意了。
傅卿笑道:“各家认准一个颜色布条绑在自家的鸡脚上,这样就能区分开了。再说了,白日里大家都能去看自己的鸡,看着点也丢不了。”
何大娘想了想,“那我家要下蛋的老母鸡得养在家里,鸡蛋可不能便宜了别人。”
平时村里还有好几家没鸡蛋吃呢,现在这个没粮食的关口上鸡蛋更是个稀罕物了,何大娘的顾虑大家也理解。
老刘头点点头,又问周应淮,“那粮仓又建在哪里?”
周应淮走出老刘头家,指着村中那口早已经干涸的水井,“那。”
众人一惊,“藏在水井里?这上下不方便,万一到时候有水了,咱们粮食不是都遭殃了吗?”
傅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摇头说:“不是水井,是旁边遮凉的草棚。”
水井那一处是整个村子里最宽敞的地方,没有任何遮挡,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家家户户都站在门口就能瞧见。如果把粮仓建在那里,不仅受所有人监督,也方便各家拿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