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卿有些不好意思,正想狡辩一下自己没赖床,又听春生娘说话。
“你家周应淮说你昨天睡得晚,不让我们吵你,连你家周乐安都给抱到李云家去了。”
傅卿更不好意思了。
只见老刘头拿出一张布来,又递给她一根碳枝。
“咱们村里各家要放进去的粮食还得麻烦你帮着记一下,也省得以后闹不清楚。以后这个东西就放在你这里,以后要对账我们也能清楚些。”
村里能识文断字的只有周家了,这事儿自然只能交给他们。
傅卿把东西接过来,“那周应淮呢?”
“一大早就领着村里半数的男人上山取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傅卿心下一沉。
他上山岂不是得两三天?
那少禹怎么办?
“周家媳妇儿,你快写啊。”
老刘头催促下傅卿才醒过神来,就着这块布和手里的碳枝将各家的粮食都记下来,再由春生爹几个把粮食送到地窖里摆上,之后各家又派出一个人去地窖里认认地方。
旱情发生后承良娘就没去外头给人当产婆了,一直留在村里,这会儿见傅卿手里的那张布,便喊着儿子过去认认字。
承良不爱学习,已经很久没跟着春生他们一块背书了,这上头的字只认识三两个而已。
怕他娘责骂,承良干脆扯起了别的。
“傅姨,你家少禹呢?从那天他被他爹领走后就再也没回来了。”
傅卿心里咯噔一下,“他爹把他带去找亲戚了。”
这个时候去投奔亲戚?
村里好些人都见过那辆富贵马车停在周家门前,也都知道周应淮有个富贵亲戚,可殷礼文的前车之鉴大家也都记得,这会儿听见不免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