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塘山家活都活不起了,还送什么?那钱文成……他家钱询不来添乱就好了,还读什么书。”
钱询站在自家门口,不屑道:“不就是会读点书,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一间破房子就能做学堂了?真是一帮穷酸鬼!”
见没人理他,钱询叉着腰,冲着那边大声喊:“三字经嘛,我也会!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
啪!
钱询后脑勺上挨了一些,恼怒的回头去看,才发现是他爹钱文成。
“兔崽子,刚才那些话要是被人听见了,你肯定又要被打。”
远处,慧娘拉着女儿的手,指着那边问:“小汶,你想去上学堂吗?”
陈小汶那双眼睛亮晶晶的。
她点了头,又摇了头。
“不读了,我要在家陪着娘。”
慧娘心疼的摸了摸女儿的小脸,内心里满是愧疚。
陈家以前也算是大户,其他家这样的孩子早就启蒙了。可自打她生出来的是个女儿后,孙氏不疼,本就不待见她的小姑子陈香莲更是日日欺负打压,自是不可能送她女儿去开蒙读书。
甚至多年的欺负下,她的女儿性子怯懦,来了村里这么久却连个朋友都没有。
慧娘当下下了决定,“娘送你去学堂吧。”
陈小汶眼里才消失的光彩再次亮起来,却又突然黯淡下去。
“可是听说要给先生送礼,我们家没有礼。”
慧娘一哂,“那叫束脩,不叫送礼。”
她回头看了一眼,悄声在女儿耳边说:“放心,娘会想办法的。”
村里人都觉得郎朗的读书声振奋人心,连干活都多了几分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