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我们继续。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我对你说狄宾与不知名访客之间没有串通的说法不以为然,”主教说,他现在紧迫盯人,热切回应,“所有的疑点都证实了这一点。狄宾出去——”
“出去将近一个半钟头——”
“——这一个半钟头内,不知名访客待在屋内。博士,每一个细节都环环相扣。伪装后的狄宾,为了某种恶毒或违法的勾当离开这里……”菲尔博士搓着他的胡髭,“这是意料中的事。没错。他持自己的枪……各位现在可否隐约有些想法,你们认为失踪那颗子弹到哪里去了?”
“哦,我的天哪!”莫利·史坦第绪突然说。
“狄宾的过往隐隐透露出,”菲尔博士继续说,“脾气乖僻的老狄宾是个非常非常危险的人物,总爱尝试任何游戏。我不意外他会说美国腔,喝醉的时候,显露出本性……这使我想到,除非可怜的史宾利和加里波底一样作古了,我可不相信他会洗心革面从此不再要勒索的手段。”(棒槌学堂注:Garibaldi,1807-1882,加里波底为意大利爱国者。1834年参加马志尼领导的“青年意大利”运动,因参与夺取热那亚计划而被判处死刑,但他逃往南美。在意大利王国已成现实之后,他拒绝接受一切个人的报酬,回到卡普雷拉过隐居生活,后卒于该地。)
他们全盯着狄宾似笑非笑的脸;他的衣服整齐乾净,书籍归纳得井然有序,餐桌上还有用银盆托着玫瑰。
“各位,”主教高呼,像是要展开一席演说,“各位必须像魔术师一样,从这些不存在的证据,以及没有经过证实的证据中,变出完整的事实真相;我得为此向各位献上我最诚挚敬意……另一方面,各位已经发现,你们所说的每一件事,都暗示着狄宾与不知名访客有预谋,准备偷偷杀掉另外一个人。这件事不言自明。他故意让共犯待在屋里,为了提供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菲尔博士搔乱了他的鬓角。很长一段时间,他眯着眼巡视屋内。一个新的、困扰他的念头忽然萌生。
“你们知道吗,”他说,“奉主耶稣基督之名,我想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同意这件事有眉目了!我的假设不见得完全正确;我个人的观点——基本并没有跟诸位差太多——相当欢迎各位提出压倒性的异议……让我们就你们的想法来进行推论。我们先假设,狄宾把某人留在房中,对着门外咆哮以防被……”
主教严厉地插话,“这家伙,到这里来是为了要杀狄宾,就像狄宾打算谋害史宾利一样。”
“没错,我们进展得相当顺利。诸位,对杀狄宾的凶手来说,再没有比这个更棒的机会了。想想看!要是狄宾认为他干掉史宾利之后自己就安全了,不知名访客一定对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干掉狄宾而暗自窃喜……诸位发现了吗,”他用拳头捶膝盖,“这么一来,结果如何?这个假设解释了为什么狄宾会伪装溜出家中。狄宾本来并没有要伪装的打算。他在杀了史宾利之后再来伪装,简直是既愚蠢又危险。他要在自己书房里设下不在场证明。他准备离开之后,神不知鬼不觉从阳台门回来,销毁伪装的行头。嫌犯穿着夸张服饰,行为神秘,操着美国口音,还故意从正门登门造访……这么做的用意何在,他大可说任何一种乡下的土腔。万一有人发现史宾利被杀了,另一个有嫌疑的美国人——狄宾绝对脱不了千系,警方会查问他对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多少。他们可能无法证实他杀人,但是诸位可敬的人士、认真负责的绅士,可能都会被牵扯进来,表述一些令人不自在的解释。”
莫利清清嗓子:“为什么他要这么做?”他问。
“这就是那位不知名访客最可恶的诡计……狄宾不得不从前门进来是因为他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你们懂了吗?不知名访客轻而易举请君入瓮。狄宾之前是从阳台门出去的,他把钥匙留在门上,要不知名访客在他出去之后将阳台门锁上,返回时再打开让他进来……记得吗,这是你们的理论;我之前说过,我和你们的观点略有出入……但是,无论如何,狄宾在暴风雨肆虐之后返回,他进不来。”
“因为不知名访客不让他进来。”主教说。
“这么说,简直没有比这种行为更过分的事了。这就是你们的理论站不住脚的地方;为了让狄宾摆脱罪嫌,不知名访客得胡诌些不小心把钥匙弄丢的说词。这种假设有破绽。我想我可以提出更好的解释,而且是在相同的前提下……你们听听看。这道门是锁上的,每扇窗户都有铁栏杆,狄宾出去的时候正好遇到暴风雨,他用奇装异服来伪装自己!这一带的人都知道狄宾的执拗和博学,”他边思考边说,“穿着出席音乐厅的服装……他能到哪里去?他怎么处理他这身打扮?想像一下,杜诺范主教,在这英国小村庄一个暴风雨的夜晚里,打扮成卓别林难道是为了准备要干掉某人……狄宾当时左右为难,他得不让人起疑回到屋里,但屋里所有的窗户都围上了栏杆。他必须赶快进屋内,他的访客在房子里多待一分钟,他和他的访客就得多冒一分被别人发现的危险,他是可以透过阳台窗户的栏杆和访客对谈,只是进不去。这名访客提了一个建议——你们都知道是什么。让电线短路。美国访客进入房内之后,两个人的身分问题就解决了。这么做得冒很大的风险,但对狄宾来说,这却是两个不利于他的情况中,比较容易解决的。对于不知名访客来说,他可以趁这个机会把罪行嫁祸给为了射杀狄宾而来的美国访客。这么一来,他的计划就成功了。”
主教绕过桌子,以怜悯和憎恶的表情盯着死者的脸:“主给我们——”他还没说完就停住。他转过身来,露出滑稽的眼神。
“你是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演说者,”他说,“从头到尾都解释得头头是道,搞得我差点忘了所有假设的基本要点必须基于:史宾利已经死了。我曾经读过不少精彩的破案推论。但我不得不说,我们还没看出你有什么高超的本事能破案。”
菲尔博士丝毫不引以为意:“喔,我只是个一招半式打天下的江湖郎中。”他大方承认。“不过,我敢跟你打赌,要是你愿意移驾从这扇通往狄宾卧房的门过去看看,你会找到证据能证实我的假设。就个人来说,我比较懒……”
莫利·史坦第绪说:“博士,你可要对你说的话负责任。你之前说狄宾是个骗子,你可能错了;你这么相信的,不管怎么说……”
他迈步走到菲尔博士的椅侧,脸上浮现痛苦的表情,彷佛不确定男人是不是不该轻易表露情感,决定藉着压低声音很快说话掩饰过去:“我告诉你真话吧。我一点都不讶异。我曾经想过一些事,你或许会认为这样很不厚道。”
“啧!”菲尔博士嘀咕一声,“怎么了?”
“——但是我真的这么想过。现在你能了解,一旦揭露了这件事,我们将陷入更混乱的局面吗?丑闻、臭名……你难道没有看出来吗?到时他们一定会阻拦我的婚事;他们会想尽办法,尤其我的母亲。他们不会得逞的,但这不是重点。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个话题?为什么……”他神情困惑扫视每个人的脸,茫然、困顿,甚至绝望,似乎在寻求一个合理的理由,他的婚姻在世人的眼中彷佛罪大恶极。“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毁了我的婚事?你们能不能告诉我?”
“我了解你的痛苦,孩子,”主教说,“你难道不在意你未婚妻的父亲是名前科犯?或杀人凶手吗?”
莫利下巴两侧的肌肉鼓动。眼神迷惘:“我不在意,”他不假思索,“就算这个下流家伙王使芝加哥所有的犯罪行为……但是为什么要公开?”
“但你还是希望知道真相,不是吗?”
“是的,我想知道。”莫利承认,搓着自己的前额,“这是一定的,我们还是要主持正义。但是为什么他们不干脆逮住他,将他绳之以法,不让任何人知道呢?算我说的是废话,当然,如果能够让你们了解我的心情……那些该死的报纸有什么权利肆无忌惮将新闻渲染成丑闻,只因为一名男子被杀了。为什么你们这些执法人员可以私下断决,擅自立法或行使权力?”
“史坦第绪先生,”菲尔博士说,“这些问题可以花喝半打啤酒的时间来讨论。但此时此刻,我不觉得你需要操心丑闻的问题。我来是为了——我是说我们此行的计划……你看得出来我们要做什么吗?”
“没有,”莫利绝望地说,“我希望我看得出来。”
“这个丑恶的真相是迟早得去面对的,不管怎么样,它都在那里。这个不知名访客——杀死狄宾的凶手——绝对是个头脑聪明,能设计这一切计谋的人,他就在这里。他不是什么来历不明的盗匪。他是英国村庄的一员,可能离我们这里不到一哩远。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费尽唇舌解释这一切,如此我们才能一步步接近核心。当下的情况是——”
他弯下身,用手指轻敲着手掌。
“——当下的情况是,他认为他是安全的。他以为我们已经认定凶手是路易·史宾利。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趁他不备把他揪出来。因此,为了这一刻,我们应该对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保持缄默,包括我们对狄宾过去的了解。我要将这一切报备给海德雷总采长,伦敦方面可以着手调查他的背景。但是这里的资讯得靠我们侦查。此外,诸位,我们手上握有几项有价值的线索。凶手留下的那一两个破绽,我此时不需要详述,但是他犯了最大的错误就是留下绘着八枝宝剑的纸牌。这一点可供我们寻找——”
房外传来一阵耳语和杂沓的脚步声。最靠近窗边的莫利和主教往窗外眺望。
“来了一大票人,”史坦第绪说,“家父、莫区巡官、我妹妹、佛狄西医生,还有两名警察。我——”
上校显然抑制不住他的兴奋。隔着静寂的灌木林,听到他迫切又得意的声音,他沙哑的嗓音从楼下传来:“我说!大家都下来吧!案子破了,这件案子已经破了!”
主教想从弧形的栏杆向外望。他犹豫了一下,接着说:“你克制一下自己,不要这样大呼小叫。案子怎么会破了?”
“为什么不,因为我们已经逮到凶手了,莫区逮到他了。现在要他招供。”
“逮到谁?”
“还用说吗,当然是路易·史宾利这家伙!他还在村里,莫区依法逮捕他归案。”
“咦!”修葛·杜诺范说,转头看菲尔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