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2 / 2)

🎁美女直播

“哦?他写信是多久前的事了?”

“三个星期。”

“但这也太奇妙了吧?”

“此话怎讲?”

H.M.那副大眼镜后的小眼珠子牢牢盯住贝莉尔,那种令人不安、悚然的目光,丹尼斯还从没见识过。

“你可知道,根据我的经验,当一位籍籍无名的作者得知自己的剧本将被采用时,他会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火速回信,随后没完没了地赶到你们剧院管理人员这里打听消息,直到踏破门槛、把你们逼疯为止。”

“我倒是未必这么想,”贝莉尔做了个深呼吸,拧拧手腕,“您也知道,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他们肯定会的,小姑娘。而且总楚如此。对了,兰瑟姆肯定会用这个剧本吗?”

“岂止如此,”丹尼斯·福斯特插活,“他还要去萨福克郡一个叫艾德布里奇的地方,亲自假扮成罗杰·波雷,好验证那剧本的结尾究竟合理与否。”

“你说什么?”马斯特司探长脱口而出。

丹尼斯把始末来由都告诉了他。

又是一阵更长的缄默,贝莉尔不时咳嗽一声,连麦克费格斯先生都忘了之前那些暴行给自己灵魂造成的重压。丹尼斯解释了剧本的主题和故事梗概,又把布魯斯的变身计划和盘托出,还简要地交代了一遍早些时候化妆室里那场谈话的要点。马斯特司脸色渐变,H.M.则没有。

“那么他准备去艾德布里奇,嘿?”H.M.沉吟道,“兰瑟姆这家伙对艾德布里奇了解多少?他之前去过那里吗?”

“从没去过!”答话的是贝莉尔,“布魯斯只是随便挑上这个地方而已。”

“那他估计要大吃一惊了,”H.M.说,“因为我正巧认识一个姑娘,完全符合剧中女主角的特征。她叫达芙妮·赫伯特,她的父亲是——”

H.M.顿了一下,

“我说,马斯特司,”他抚摩着肚皮,“很奇妙,不是吗?如果这剧本一行接一行地变成现实的话?”

马斯特司像一头公牛那样晃着脑袋怒吼起来。

“噢,啊!”他愤愤不已,“说不定是很奇妙,说不定。但你以为我会坐视这事发生吗?”

“莫非你准备插手阻拦?”

“爵士,你以为我是天下第一大白痴啊?竟对如此一个拙劣不堪、甚至可能妨碍我们缉拿波雷本人的臭屁把戏袖手旁观?”

丹尼斯·福斯特飞快地瞟了贝莉尔一眼,又立刻收回目光。

他心想,之前一时激动就拍胸脯保证能说服马斯特司,未免太魯莽轻率了,本以为并非难事,只需略微机智些,说话动听些,便可顺利搞定。但他显然没有充分预计到马斯特司对罗杰·波雷一案竟有如此深的执念。

“可否容我指出,探长先生,”丹尼斯突然说,“布魯斯并未有任何触犯法律的举动?”

“我也没说他犯法啊,先生。”

“那么?”

“但如果兰瑟姆先生自以为可以置身事外的话,”马斯特司又来气了,“他最好另打主意。这事就交给我了,先生,看我怎么对忖他。”

“噢,不,你可别乱来,”H.M.淡淡地说,“如果还想让我伸出援手的话。”

马斯特司瞪着他。

“你得放手让那家伙去干,”H.M.得寸进尺,“而且,你还得指示艾德布里奇警方切勿插手,这是我的要求。”

“爵士,你是不是疯了?”

“没有。”

“那为何要我这么做?对,我知道了!”马斯特司见H.M.摆出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态,便急匆匆打断他,“你久经沙场!全都要听你指挥!我就知道!但好歹给个理由吧!”

H.M.一度没开腔,他面色阴沉可怖,似是努力在捕捉记忆中某些难以捉摸的痕迹。

“罗杰·波雷,”他喃喃自语,“罗杰·波雷。”

大圆桌上到处洒着啤酒,布满玻璃杯的印子。H.M.用指尖蘸了点酒,在桌上写下R.B.两个字母,然后又写了一遍,伸长脖子研究了好一阵。

“我说,马斯特司,”他接着说道,“你可曾注意过这些有趣的玩意倒过来写会怎样?还记得《大卫·科波菲尔》中那一幕吗?”②

马斯特司对《大卫·科波菲尔》的评价连已故的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听了都会觉得刺耳。③

“闭嘴,”H.M.严斥道,“那一幕说的是男孩看见玻璃窗上有一排神秘的词语‘Moor Eeffoc’,而其实它的含义是‘咖啡屋’④。还有,有人以拉布·努拉斯的笔名写了本书,而其实这个名字是髙级酒店的意思。”⑤

然后H.M.仿佛刚刚从他的冥想中悠悠醒转:

“对了,马斯特司,刚才你是不是问了我什么?”

马斯特司使劲扭着手里的帽子。

“巧得很,”他咆哮道,“我还真问过几个问题呢,我想知道……”

“噢,对,”H.M.看样子对马斯特司想知道的东西毫不关心,“这倒提醒我要问问你,孩子,你真认为这个关于波雷的剧本确属新证据?”

“没错!我估计它至少能把我们引向什么新线索吧,比如那个知道得太多的人。对不对?”

“嗯……那么,先得确保这事没有一个过于简单的答案”

“比如呢?”

“去他娘的,马斯特司,你说来说去好像根本没可能有人泄密一样。就拿那个姑娘米尔德里德·莱昂丝来说吧,她会不会把她的冒险史告诉给某某某,然后这故事又传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作者耳朵里?你自己也是结过婚的人,你能想出办法堵上一个女人的嘴吗?”

马斯特司的指尖敲着桌面。

“波雷是个杀手,爵士,”他说,“一旦他知道了这个能将他送上绞架的证人姓甚名谁,那姑娘可就危在旦夕了,“他弹了个响指,“我们是这么跟她说的。”

“嗯哼!”H.M.同意了,但还是古古怪怪地瞄了马斯特司一眼。

“还有,米尔德里德·莱昂丝被波雷吓得魂飞魄散,之后就精神崩溃了。不,爵士,我才不信那女人会走漏风声,绝不可能。我承认十一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我也承认这案子确实堪称茶余饭后壁炉边的最佳谈资,但是——!”

H.M.依然在用那种莫名其妙的眼光审视马斯特司。

“我只是提出一种可能性罢了,”他嘟嚷着,“另一个解释(噢,该死,我更倾向于这种!)就是……”此时H.M.看着贝莉尔,“有什么不对吗,小姑娘?”

贝莉尔缓缓从他们身旁退开。

“没,当然没有!能有什么不对?”

“你确定,小姑娘?”

“都怪这糟糕的空气,”贝莉尔聪慧的双眼猛地眨了眨,挥着手像是要驱散烟雾,急匆匆解释道,“您这辈子呼吸过如此污浊的气体么?我被熏得头重脚轻,喘不过气了。”

“嗯,小姐,这好办,”马斯特司不禁也咳嗽了两声,“不说不知道,确实太呛了点。”

他起身走到那两扇窗子旁边。

“但关键是,”他抓住钉起来的窗框,扭头对H.M.说,“关键是,你对这整件事怎么看?”

“整个波雷的案子?”

“没错!他杀了好几个女人,然后又令她们的尸体人间蒸发,简直像是用原子弹炸过一样干干净净。他是怎么办到的?”

“马斯特司,有劳你明天早上再把档案给我送来一份,还有任何你挖掘出来的,关于咱们这位朋友在沦为微笑杀手之前的早年生活的所有信息。同时——”H.M.有点为难地摸摸他那秃瓢,“同时,我多半可以透露,你所有的麻烦究竟源自何处。”

“哦?”

“你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什么意思?”

“你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H.M.重复了一遍。

“我们的问题还不就是,”马斯特司没好气地说,“罗杰·波雷他妈的出了什么情况,以及他到底怎么处置四具尸体的,不对吗?”

“并非如此。”H.M.说。

马斯特司好像根本不打算再作回应,猛地将挡住窗户的木框和纸板一并扯下来扔到地上。当他抬起头时却如同瘫痪般僵住了,直勾勾盯着窗外。约摸过了五秒钟他突然说:

“谁去把灯关上。”

“呃?”

“把灯关上!”

马斯特司话音里的急迫感令在场诸人不寒而栗。丹尼斯·福斯特赶忙摁下了门口的开关。

黑暗沉沉地压了下来,人人的喉头和鼻孔都觉得堵得慌。但借着窗外的微光,还是可以分辨出马斯特司的轮廓,他双拳抵住窗台,伫立不动。丹尼斯·福斯特和贝莉尔·韦斯立即跑到他身边。

此刻丹尼斯终于分清了方向。这间酒吧肯定面朝圣马丁大道,而他们进入的是一间南面的屋子。也就是说他和贝莉尔等于兜了个圈子,现在他们眼前是一条约十五英尺宽的小巷,通往格拉纳达剧院的舞台側门。

(乐队指挥举起了指挥棒,命运的车轮开始飞速旋转,罪恶从此刻甩次撩开面纱,一刻没有停歇,直至那令人窒息的最后关头。)

“看!”马斯特司说,“知道那是谁么?”

側门被推开了,上方那盏灯照亮了门上黯淡斑驳的绿色油漆。门口站着一个没戴帽子的女人,身穿一件灰色雨衣,刚从剧院走出来。

这女人行踪似甚诡秘,但却呼吸急促,情绪激昂。她先看看左边,然后是右边,估计是在琢磨哪个方向是査令十字街。灯光照出了她的浅红色头发。从那张被阴影遮蔽的脸看来,她并不漂亮,一点也不,在人群里你甚至都很难注意到她。她浅蓝色的双眼中,闪烁着介于恐惧和胜利之间的情感。

然后马斯特司又开口了。

“那是米尔德里德·莱昂丝,”他说,“失陪了。”

他转身冲向门口,其余三人只听得他在黑暗中磕磕绊绊,摸索着门和钥匙。

同样是在黑暗中,贝莉尔摸到丹尼斯的手,牢牢握住不放。那红发女子迅速往后一瞥,关上了侧门。透过窗户,只见她低着头快步疾行,朝査令十字街方向离去。

有只猫在垃圾桶边喵呜乱叫,挠得桶盖嘎吱作响。亨利·梅利维尔爵士嘴里咒骂不停。但贝莉尔(这都是心烦意乱的丹尼斯自行揣测的)这时却像是寻求庇护般紧紧依偎在他身边,当丹尼斯安慰性地用手臂搂住她的肩膀时,竟发现她整个人都颤抖不已。她在他耳边呼出温暧的气息,想来是调整了好一阵情绪才说:

“是我引起的,”她低声说,“都是我的错,但现在我害怕了,”她抬高嗓门,“我怕,我好怕,我好怕!”

<hr/>

①Lord Chesterfield(1694——1773),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他给儿子写了许多书信,阐述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自身修养的方法、进入上流社会的礼仪风范,以及成就事业的基本学识和技巧。这些家书被结集出版,一直流传下来,广受赞誉,被英国上流社会誉为“绅士教育的教科书”,也被后世視为经典的家教范本和励志读物。

②《David Copperfield》是英国著名作家査尔斯·狄更斯(Chales Dickens,1812——1870)的代表作,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据狄更斯本人在回忆录中的记载。他为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构思了很多名字,最后敲定的这一个,其姓名首字母的缩写D.C.恰恰和作家本人姓名首字母的缩写C.D.相颠倒。

③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与狄更斯同时代且齐名的英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是《名利场》。萨克雷与狄更斯之间一度关系恶劣,故而本书作者在此处有此一笔。但后来两位文坛巨匠还是言归于好。

④Moor Eeffoc颠倒过来就是“咖啡屋”(Coffee Room)。

⑤Rab Noolas颠倒过来就是“髙级酒店”(Saloon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