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灭口(1 / 2)

🎁美女直播

杀人灭口

恶毒女配觉醒后,她更恶毒了

为了哄她,将自己的威信名声,将满朝文武的口诛笔伐弃之不顾。

可着劲儿的作死给我送战绩,他是不是还以为,自己是个大情圣,其他人都该抓心挠肺的求他看自己一眼。

没有,后宫妃嫔,早就与本宫一起嗑瓜子看他们笑话了。

如今,本宫也要让文武百官,好好看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笑话皇帝!

「曲嬷嬷呢?可送去太医院了?」

「回皇后娘娘,已经送去了。」

我看着剩下的三位嬷嬷道,「你们如今得罪了公主,留在宫中只怕没有好日子过。」

「不如本宫送你们出宫,去状元街为那里的学子们,做一些煮饭、浆洗的活计。」

「能赚些银钱糊口,不用提心吊胆担心一不小心挨了打丢了命,也能为那些读书人提供帮助,叫自己的劳动有价值。」

「以后日子定能过的热热闹闹的,怎么样?愿意去吗?」

三人跪地谢恩,「多谢皇后娘娘大恩大德,奴婢愿意出宫!」

真是好极了,状元街里那么多读书人,文采个顶个的好,但文章也不是凭空就能写的,这几个嬷嬷可都是一手的素材来源呢!

相信他们不会辜负本宫一片苦心的!

「丹枫,几位嬷嬷入宫多年劳苦功高,重赏!」

「是!」

「等曲嬷嬷养好了伤,便送她出宫与三位嬷嬷一起。」

「到底是在宫里伺候了半辈子的老人,即便是伤着了身子,只要手脚还能动,在状元街谋个差事混口饭吃,绰绰有余!」

毕竟,混饭吃也不一定非得干力气活,靠嘴皮子也行!

「是,奴婢定会办妥。」

……

第二天,我当然没等到萧景承的圣旨,来取消要我教导公主的命令。

那可就怪不得我了,本宫不吃你这个亏!

我第一次到了朝华殿,这是皇上用来举办小型宴会,以及有时候因为特殊事件需要接见、表彰功臣的地方。

地方并不很大,与真正举行大型宴会的明华殿不能相比。

这地方并非后宫,却也不算什么前朝庄重地。

本宫身为皇后,来此接见一下朝臣,想必是再合适不过了。

倒是第一次以皇后身份独自宣见朝中重臣,我有点兴奋。

我派人去请了都察院的左、右督查御史,殿门大开好避嫌。

他们大概也怕惹麻烦,还带了些同僚来,只是那些人没有我的宣召,并未进殿,而是在大门口等着。

真好,来的人越多越好!

我站在大殿等他们,众人一来,远远便跪地向我行礼。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二位大人快快请起。」

我向他们走去,就站在他们面前。

「本宫今日请二位大人前来,实在是因为此事只有二位大人能为本宫见证解围了。」

「皇后所言何事?」

「昨日御书房,圣上亲自给本宫下了一道圣旨。命本宫管教公主,二位大人应当是记得的。」

「自然记得。」

我从丹枫手中接过圣旨,递给他们,「昨晚皇上改了主意,下了口谕,叫石昭仪教导公主,命本宫以后不得插手。」

「一道圣旨,一道口谕,本宫实在是不知道要如何做才能不被事后降罪!」

「本宫求请圣上,该再给我一道圣旨,把这事交代个清楚明白,有始有终。」

「但是奈何皇上不理,本宫也不能逼着他写,是真的很难做。」

「若是将公主交给旁的宫妃,本宫也可以时常监督,从旁指点一二,尽到一份责任。」

「可偏偏是石昭仪,她紫云宫的门槛,本宫都踏不得,莫说指点她什么,那是万万不敢的。」

「其实若是以前那些小事,本宫定不会计较,便再次为皇上与石昭仪遮掩一二也无不可。」

「但是,公主教养并不仅仅是后宫之事,更是涉及皇家天威,不容有半点损失。」

「本宫昨夜辗转难眠,心中惶恐不安,无法入睡,无奈今日只能是找二位大人,请二位替本宫收了这圣旨,做个见证。」

「未来,公主若是教得好,朝臣满意万民称颂,那全是石昭仪功劳,本宫绝不冒认!」

「如此,也好挽回石昭仪名声,免得皇上每日为了她,在朝堂与百官舌战无数,无休无止的。」

「公主若是没教好,做出什么丢了皇家脸面之事,本宫该当的责任那是一丁点也不推辞。」

「毕竟本宫是正宫皇后,不论后妃还是公主,德行有损致皇家失了体面,本宫都难逃罪责。」

「但若传出去,别人都以为是本宫自己教养不行,才教不好公主,这份罪名,本宫万不能认,不是不愿意帮石昭仪承担。」

「实在是,本宫受着什么都好,却绝不能叫我早去的母亲在黄泉之下,还要遭人唾骂。」

「教不好自己的女儿,导致本宫这皇后不合格,不会做,管不好后宫,做不好公主的长嫂!」

「本宫不怕受什么委屈,但若是污了生母声誉,那便是死也难以赎罪了!」

「因此,才大胆请二位大人来此,求二位大人,便帮本宫作证这一回,拜托了!」

说完,我便要屈身请求,只是,刚刚低头,膝盖还没来得及弯下三分来,便被两位老大人惶恐扶住。

这俩人也是被萧景承的骚操作惊呆了,没见过皇上早上亲自下的圣旨,晚上就亲自改了的。

这是亲身上阵给大家表演一个朝令夕改啊,字面意义上的!

亏他还是一国之君,一言九鼎?君无戏言?他就是个屁!

这样的皇上,谁敢信他,谁敢将一身忠肝赤胆九族托付?谁心里不怕!

「皇后娘娘莫急,此事,确实需要有始有终,但是,要微臣为您保管圣旨,却是不合规矩。」

「微臣,便替皇后向圣上进言,早日将公主之事说个明白,您以为如何?」

我觉得好极了!

「如此甚好,多谢二位大人,本宫实在感激不尽!」

「此乃臣等分内之事!」

二位大人先退下,与门外同僚一起离开,一个个顿足仰首满脸震惊,之后便是接连摇头。

我回到栖凰殿等着,当日下午便收到了新来的圣旨,写的很潦草。

但是主旨明确,先将石昭仪的教养仪态夸得天仙儿似得,也不知道是自己写着过瘾还是故意恶心我。

之后才说公主以后就归石昭仪教导,皇后无需插手。

我将两道圣旨放在一起,愣是想不到萧景承那个蠢货,是如何能够同意下第二道推翻第一道圣旨的。

更不知道都察院官位最高的二位大人,是如何当面叫皇上下旨的。

但我想,他们一定先是极力劝谏皇上把公主交给我,可萧景承不仅不同意还生了气,所以才写下这一笔狂草。

哈哈哈,我只是想一想那个画面,我都要笑死了,真的要笑死了。

萧景承这个皇帝,真是蠢得惊天地泣鬼神啊!

我自幼便知道『信』之一字的重要性,这世上,多得是人能为它生,为它死,上位者若无信誉,必将遭人唾弃,没有人看得起你,更别提跟随了。

萧景承,一个满嘴废话一天到晚自打嘴巴的皇帝!

霍明煜见我拿着圣旨笑,偷瞄了两眼,然后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是不是惊呆了?小不教,信乃偏,教之道,信为先!黄口小儿初入学堂,便要学习何为诚信,堂堂帝王,满纸荒唐,丢人现眼!」

「你猜猜,都察院上上下下,有多少官员今夜要为这两道圣旨,心凉如水彻夜难眠?」

霍明煜,「皇上……实在是过于儿戏了。」

我窝在椅子上笑的肚子疼,然后就乐极生悲,痛得我倒吸凉气,满头冷汗。

霍明煜紧张的将我抱回床上躺着,倒是很快就缓解了。

看着他那一本正经担心的脸,着实是有点可爱,「你别那么紧张,我没事。」

丹枫请来太医为我把脉,就问我这两天吃了什么陌生的东西。

我说昨晚吃了一碗半米半糠的饭,就着两盘干野菜。

没错,我说了和萧锦瑟一起吃糠咽菜,我就一定会做到。

即使萧锦瑟全都扔地上了,我也会做到。

毕竟是在御书房当着皇上和都察院十几位大臣的面说出的话,我根本就没想过干说不做这茬。

我们慕家人言出必行!

老太医点了点头,「娘娘肠胃娇弱,从未吃过此等粗食,难以克化,造成肠胃梗阻,倒也无需喝药。」

「正好近日后宫食素,老臣便为您开些食疗方子,叫御膳房每日照做便是了。」

「好的,麻烦明太医了。」

「娘娘客气,您身娇体贵,这等粗食还是不要再吃了。」

我忍不住感慨,「那些东西,可是与城中举子换来的。」

「他们每日读书刻苦,只有这些粗粮野菜充饥,本宫整日无事,倒吃不得几口,真是惭愧。」

明太医,「娘娘无需因此自责,这并不是您的错,正常人忽然改了食谱,肠胃都难适应。」

「吃惯了粗食的人,忽然给他吃大鱼大肉,也是要生病的。」

「原来如此,多谢太医指点。」

「娘娘客气,老臣告退。」

我肚子难受的很,霍明煜便一直抱着我,为我揉着。

下职出宫后,便将这两日宫中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说给小叔叔听,从萧锦瑟跑到我面前骂我刻薄她开始。

小叔叔原本也是接到过一些信息的,但是没有霍明煜亲自讲述这般全面。

叫他哄人他不会,叫他交代事情,他能具体到几时几刻现场几个人各说了几句话……

小叔叔听过之后,对我的做法非常满意,「皇后娘娘做事越发周全了。」

「两道圣旨,如今都在娘娘上手?」

「是的。」

「甚好!剩下的交给我就是了。」

“你在宫中也看着点娘娘,那都是一群什么人,也值得她拿自己的身体去给他们以身作则?纯纯浪费!」

「以后,莫要再做这种事,不值当!」

「是,属下遵命。」

……

萧锦瑟以为自己躲到秦瑶身边,便可以继续为所欲为的时候,她的好皇兄却在朝堂焦头烂额。

朝中不骂昭仪,骂公主了。

「公主不肯吃素祈福,还诅咒苍天不佑皇后所愿。」

「锦瑟公主一口不动,掀翻了皇后为她准备的麸槺饭和干野菜,说皇后想毒死她,还叫骂狗都不吃。」

「公主不服管教,差点把皇后派去的教养嬷嬷打死。」

……

甚至连公主之前彻夜殴打神卫营总督,打到人卧床养伤大半个月都又被提起来了,说她顽劣不改。

那句『狗都不吃』实在是太令人心寒了。

别说她的干野菜是用香油蒸的,是御厨精心烹饪的,老百姓根本没有这待遇,有些甚至想吃一碗野菜汤,还没有呢。

而那两碗干野菜,还是从状元街的贫寒举子们那里特地去给她换来的,这不是骂他们狗都不如?

一时间,那些举子们文思泉涌,文章写的那叫一个精才绝伦,传遍大街小巷。

再搭配寒冬渐隆,有些穷苦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连充饥的野菜都没有了,可食用的树根都难以挖到的凄惨场景。

萧锦瑟没见过,想象都想象不到,但他们亲眼所见的可太多了。

一个个的嘲讽叫骂起来,那文章写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精彩纷呈,不带一个脏字!

本宫那几个老嬷嬷,真是没白送出去!

朝堂之上,好几位大人将举子们的文章抄录下来,当堂拿给萧景承亲自过目。

才在朝堂崭露头角的萧景承是越来越沉默了。

以前我爹把持朝政,出了点什么事都找我爹,所有人都骂我爹,他还以为是我爹多邪恶多废物。

现在他亲身体验过才明白,谁是管事的,谁就是挨骂的。

他揽回去的权利越多,发号施令越多,自然随之而来的批判和争吵也就更多。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甚至有了萧景承的对比,朝堂上下还越来越看出丞相的好来,至少丞相作风优良讲诚信讲规矩,绝不受妖人蛊惑不是!

萧景承可以与大臣吵得不可开交,但是不能跟天下人对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