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因为该案牵涉面实在太广了,乾隆在指示定罪时一宽再宽,除了50多人被处死,大部分判死的官员最终仅被处以流放充当苦差,并未处决。

尽管如此,时人还是感慨说,整个甘肃官场「为之一空」。

这种涉案规模,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在这起窝案的主犯王亶望被处死13年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国史馆进呈《王师传》。

乾隆回想起王师的政绩和口碑,突然动了恻隐之心,说了一句:「勿令(王)师绝嗣也。

」于是特赦王亶望的儿子由流放地伊犁返回山西临汾老家,继承王家香火。

五然而,在一堆官员被处死和流放之后,这起惊天大案并未画上句号。

它还陆续牵出了案中案,至少有两名帝国高官,或把名声,或把仕途和生命,栽在了上面。

先是乾隆曾经的第一宠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

甘肃冒赈案爆发时,于敏中已经病逝一年多,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他还是被乾隆惦记起来。

乾隆认为,于敏中任户部尚书十几年,「其时王亶望为甘肃布政使,恃有于敏中为之庇护」。

言下之意,于敏中才是这起巨大贪腐案的元凶。

但当杀掉最后一批甘肃冒赈案的贪污犯后,乾隆下了一道谕旨,说念在于敏中「宣力年久,且已身故,朕不忍追治其罪」,将于敏中的罪行掩饰而过。

到了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乾隆有一次在把玩嘉靖年间器皿的时候,想到了嘉靖朝的大奸臣严嵩,又联想到了他宠信多年、恩眷未衰的于敏中,说于敏中表面伪装得很清廉,实际上拥有厚赀,「必出王亶望等贿求酬谢」。

越想越气,于是下令将于敏中撤出贤良祠。

后来,乾隆还收回了于敏中后人的世袭职位。

谁也没想到,一代宠臣于敏中会因甘肃窝案,搭上了身后之名。

也没有人会想到,闽浙总督陈辉祖在奉命抄没王亶望家产时,竟然还敢动贪念,将王家的好东西掉包,换了些便宜货解送进京。

他可能认为王亶望聚敛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没有人会真正阅读抄产清单上的内容,几处小的变动也不会引起任何注意。

但陈辉祖不曾料到,乾隆本身就是个收藏狂人,他也「觊觎」查抄上来的好东西。

一种说法是,乾隆念念不忘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