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滋子的情况也与以前不一样了,写作的目的也不同了。滋子的耳边又响起编辑部主任的话,这样的报道可不行,完全没有卖点。
“如果是连环杀人案什么的话……”
其实,此时此刻滋子本身的想法也有了改变。应该说是出自她内心的愿望在支配着她,告诉她这么大的机会不应该错过。
滋子这样想着,尽管她没有抬头,也没有说什么,坂木也能从她的表情猜到她在想什么了,他知道滋子不肯罢手。既然这样,不如把话说在前头……
不管怎么说,结论只有一个。坂木已经把他这扇窗口给关上了。
“下田警察署的冰室小姐也和我的想法一样。”坂木继续说道,“你想写书的事我们都知道。”
现在,请不要采访古川鞠子的亲属——这就是坂木的主张。
滋子在上周就从电视上知道,鞠子的母亲古川真智子,因为女儿噩耗的刺激,跑出去被汽车撞了,现在还住在医院里。鞠子的父亲现在与母亲分居。鞠子的外祖父经营一家豆腐店,案发不久就不得不关张了。不管怎么回避,这些细节还是逃不过传媒人士,特别是电视节目的报道人的眼睛。
如今,滋子如果就像刚看到剧情的展开似的,继续采访鞠子的案子的话,肯定是很困难的了。可滋子的内心却不肯放弃。
滋子在想,就算把自己的意图说出来,坂木的立场也不会改变的。怎么说呢,滋子在犹豫着……
终于,滋子抬起头,说道:“我明白了。就像坂木先生说的,我写报道的目的不应该是哗众取宠的案件追踪报道。”
坂木脸上的肌肉松弛了下来:“太好了,谢谢。”
滋子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也只有等待,没有办法,只能静观鞠子案件的侦破了。这样的话,将来再写报道的时候,坂木仍然是个绝佳的信息来源的窗口。那时也许还要托坂木把自己介绍给古川的家人呢。这样,和那些与鞠子案件毫无关联的报道员或记者相比,时间上虽然晚了点儿,可也许能写出一篇好东西呢。
坂木看了看滋子,在与她的视线相交的一瞬间,他似乎已经看出滋子在想什么了。
和坂木分手后,滋子一个人乘车回家。快到家时,她突然改变了主意,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去了昭二的工厂。正好是三点钟的下午休息时间,她就想和昭二说说话。
大川公园的事件发生以来,直到今天与坂木联系上,这期间能与滋子分享她所受到的震动和兴奋的只有昭二。事件发生的当天,昭二曾和滋子一起看电视,并一个劲儿地给滋子打气儿。
他兴奋地说:“你的报道如果这样写的话,一定不错。”
“不过,这种采访是不是很困难哪?你行吗?”
“不要紧的。”
“这个采访会不会有危险呀?”
“危险?”
昭二皱起了眉头:“这可是个恶性事件,不是吗?被杀的可是个女人哪。”
滋子大笑起来:“别瞎扯了,你这种担心真是多余。”
“是吗?”昭二也笑了。
前烟铁工所的指示牌又大有醒目,只要下了公共汽车就能看到。虽说是个街道工厂,占地面积在附近可算得上首屈一指。因为只是从大型汽车公司接受再转包工,制作一些细小的汽车零件,销售比较平稳,据滋子所知似乎工厂在经营方面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昭二正坐在车间外面的小道旁,和一个年轻的员工一边说着话一边喝着啤酒。那个青年员工先看见了滋子。
“您好。”
滋子朝他摆摆手,昭二笑着站了起来:“你怎么来了?可真稀罕。”
“我回家经过这儿,今晚你想吃什么?”
那名员工回车间去了,另外几个路过的员工见到滋子都冲她点头打招呼。像是不想让呆在工厂办公室里的母亲看见似的,昭二往大路的方向走过来。
“吃什么啊?就吃——糖醋里脊吧。” 昭二说。
“行,我知道,你就是爱吃中华料理。然后,是不是再来点沙拉什么的吧。”
“你不忙吗?你这个星期都去哪儿了?”
“去见了刑警。”
“为那个案子吧?”
“嗯。”
从昏暗的工厂那边飘来阵阵铁和油混合的气味。还能隐隐约约地听见收音机里发出的声音。
“昭二,我想开始写了。”滋子对着昭二说,“是个好题材。”
“你觉得能写就写吧。”昭二笑着说,“不过,可不能再病倒啦。”
“嗯,我会小心的。那么,其他的事我就不做了,行吗?”
昭二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那……料理的连载和旅行杂志的专栏怎么办呢?”
“是啊,我想专心写这篇报道。不过,还不知道到时候好不好卖,也就是说,就算我失业了,可以吗?”
其实,这是滋子想了很久的问题,一直下不了决心。经过和坂木的一番谈话之后,促使滋子一见到昭二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行啊,没问题。”昭二使劲儿点着头说,“滋子,我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