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2 / 2)

🎁美女直播

北原秀次替春菜谦虚完了,将两份烤鱼交给夏织夏纱中的某一个去上菜,然后又向安芸英助问道:“安芸先生,需要我给您推荐定食吗?”

定食就是套餐,可以吃饱肚子,这安芸英助拖家带口的来,明显就不是来喝酒的,而且还是新同学的老爹,宰起来不方便——宰过头了,以后和安芸爱在学校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太好意思。

他是打算赶紧喂饱了这家人,让他们吃饱了回去算了,而安芸英助这才想起来还有酒,连忙摸起了酒瓶细看了起来,口中问道:“这就是贵店最好的清酒了吗?”

北原秀次笑道:“是的,安芸先生。”

“这是奈良的花八吧?还是外售型的……这酒不值三万円啊,北原君。”

北原秀次挑了挑眉,这不是想来砸场子的吧?不过他也说不出什么,现在纯味屋对外售卖的酒确实不怎么样。他们这种小店主要售卖三种酒,一种是生啤,一种是烧酒,一种是清酒。

生啤不用操心,啤酒公司自己有保鲜运输车和保鲜酒桶,等运来了只要摆到架子拿杯子接就行,售量还是不错的,反正来的人基本都会喝一大杯;

烧酒一般就是指用地瓜、芋头之类的作物酿造的酒了,也含一部份女士用的果酒,这种销量一般般;

清酒就是用大米为主原料酿造的酒了,销量和生啤相当——指的是价格,这种酒售价相对较高,比如安芸英助现在手持的这一瓶,1.8L,绿色的瓶子,店内售价2.98万円,顶卖一桶啤酒了。

以前福泽直隆经营的时代走的是廉价售卖路线,酒品都是倾向于低价格的,现在能有这种酒还是食客渐渐换成了有钱人,开始抗议酒太劣,这小萝卜头才跑去进了一批高档酒。

只是纯味屋规模小,不可能从酒厂直接拿货,需要被酒商剥一层皮,这酒小萝卜头一次买了一箱,进价一瓶就2.7万円,这赚个10%其实和平价销售没什么区别。

北原秀次有点在意这种抱怨,但还是伸手去拿酒瓶,笑道:“这确实是我们这儿最好的酒了,要是安芸先生不满意,我给您换另一种。”

来者是客,要守职业道德,只要客人不是太过份,还是要以让客人满意而归为标准的。

安芸英助把酒往后一缩:“请不要介意,北原君,这只是一个清酒爱好者的小小抱怨……关西人喜欢把好酒留在当地,次一等的才售往外地,我只是在说关西外销的酒不值这个价,不是在说贵店的不是。”

北原秀次恍然,收回了手看了一眼安芸爱。他想起来了,安芸爱好像是从东京转学来的,那这家人是关东人……关东人骂关西人,没毛病。

这会儿要是个关西人看到关东酒,也要叨叨两声的,完全正常。

安芸英助自己开了瓶,倒了满满一杯,盯着看了一会儿,又闻了闻,忍不住摇了摇头,似乎确实不满意,而再看看下酒菜已经被妻子儿女一扫而空了,又对北原秀次笑问道:“北原君,我想好好喝一杯,但这酒不好,那就必须依赖您的手艺了……我可以点刺身吗?”

第二百九十五章 骨鱼刺身

刺身原本是指插在生鱼片上的竹签和鱼皮——生鱼片切好后不易辨清种类,所以在最初之时渔民会把一小块鱼皮串在竹签上,然后扎在生鱼片上当个小型“招牌”,所以“刺”就是指的竹签,“身”指的是鱼肉。

而且“刺身”原本是关东地区的称呼,但由于关东地区占了日本经济总量的75%以上,有钱气就粗,渐渐就演变成正式称呼了,实际上对生鱼片日本各地的称呼有很多。比如“打身”,意思是盖盘;又比如“作身”,意思是拼盘。

生鱼片在很多国家都有,不过日本的刺身是以海鱼为主,淡水鱼为辅,而且也不仅限鱼类,像是海螺、海胆、虾、螃蟹、章鱼,甚至鸡肉也都有相对应的刺身品种。

总的来说,就是削成薄片,原汁原味的吃或是辅以酱油、山葵(普遍以为是芥末)食用,追求食材本身的滋味——和生吃牛里脊一个道理。

日本从十四世纪就开始普遍流行刺身了,算是传统料理之一,就和欧洲奶酪配红酒一个样儿,在日本吃刺身普遍是要配清酒的。

这会儿安芸英助要点刺身,北原秀次也不意外,只是很有耐心指着料理木牌确认了一遍:“今天有鲔鱼,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