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没想到,便是这个决定,最终使我与他彻底离心。
瑄儿最初登基的那几年,李玠与我母子二人的关系当真称得上极为和睦。
因儿时遭遇,瑄儿很怕李巍,跟他的关系也很疏远。李玠的出现,恰好填补了瑄儿心里对父亲的空缺。
李玠性格随和洒脱,常带瑄儿骑马射箭,又教他治理天下之道,瑄儿也爱粘他,嘴上总挂着「三皇叔」,生怕旁人不知道他们亲近。
那个时候,我好像什么烦恼都没了。
我常去校场看李玠教瑄儿习武,一大一小皆身穿戎装,动作整齐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夕阳下,两人的背影,当真像极了一对父子,以至于有许多次,我都在不觉间晃了神。
这样的平静,一直持续到了瑄儿十岁时。
那一年,不知从何处传出谣言,说我与李玠私相授受,早有私情。原本这样的谣言我并不会放在心上,可瑄儿却在一个雨夜敲响了我的宫门。
他淋了一身的雨,气喘吁吁地站在昏暗的宫门前。
我慌忙将他拉向殿内,他却轻轻推开我,仰面望来的眸中尽是试探。他问我:「母后,你与三皇叔,是不是真有私情?」
我心头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厉声叱道:「你哪里听来的胡言乱语?」
他抿唇不语,我继续道:「旁人这般污蔑母后,你也听信?待哀家查明是谁传出的谣言,定要狠狠惩治一番!」
那次瑄儿被我的怒火镇住了,他不再怀疑我与李玠有什么私情,可我却将此事放在了心上。
自古都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寡居的太后,也不例外。
后来一次宫宴,酒过三巡,我借故提到李玠的婚事,笑道:「晋王尚无子嗣,如今府中只有位晋王妃,不知可还有看上的贵家小姐?若是有便尽管开口,哀家定为你指婚。」
话音将落,我清楚地看到李玠唇边的笑容僵了僵。他依旧望着我,可我已经看不懂他晦暗不明的眼神了。
无数簇烟花在此刻窜上夜空,火树银花,声响震耳。可我却觉得这喧闹的一切在顷刻间寂灭,只余下默然相望的我和李玠。
他那时在想什么呢?
是在想我们之间永远无法横跨的鸿沟,还是想该如何悄无声息地夺走帝位?
是的,从那个时候,李玠就变了。
他再也不是曾经那个不计后果帮我的晋王,也不再是瑄儿可靠正直的三皇叔。从那时起,李玠就开始谋划,谋划了一条属于他的夺权之路。
可我却始终一无所知,甚至仍将瑄儿托付于他。
直到后来,我发现御书房里的兵符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