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的游戏,请问可以添加您这桌其中一个人的微信号吗?」
徐丽哪会看不明白,瞄了小陈医生一眼,奈何他只顾着低头对付一块酱牛尾!现在是吃酱牛尾的时候吗!徐丽恨铁不成钢,只能拼命给小姑娘使眼色。
妹子踌躇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转身面向陈宽:「不好意思,请问我可以加小哥,啊不!你的微信吗?」
陈宽好不容易把眼睛从酱牛尾上移开,一脸迷茫地问妹子:「什么?你要加我哥的微信?你认识我哥?」
好嘛,送上门的「良缘」也能被他自己拒之门外。
看来,小陈医生的单身之路,还很漫长啊!
之前已经聊过我在华西的本科生活,接下来聊聊我是如何开始和细菌共处的。
梵高说:「命运决定我生来就是一名冒险家」。我生来就是一名「叛逃者」,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去不到的地方、没能在一起的爱人,总是深深留恋。一成不变的日常让我感觉寡淡,充满挑战的未知敲打着我的神经。
「你为什么不留在华西读研?」这个问题从我离开华西可能被问了一百次。
可能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噢不,「冒险家」吧!
尽管我现在非常怀念成都怀念华西,但是在当时,实在觉得有些待腻了,华西已经无法安放我躁动的内心了,于是我开始搜索下一个落脚点。
从研究领域考虑,最优选是北京或者上海,北京太冷了,当然,也不排除我不太自信能够考上北大,犹豫了一阵,把目标定在了交大。
说起来,我和交大是有「前缘」的,高中的时候我就参加过交大的自主招生,无奈,没有像优秀的同学们那样直接录取,更惨的是后来高考也没有考上,这么看来,我内心始终没有放弃交大,再曲线也想「救国」。
纵观各大知名高校的口腔医学研究所考试,仅仅是从考试科目数量上看,上海交大的应该是「最简单」的了。我当年只需要考核三门——英语、政治、专业课,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调整,这三门中前两门是全国统考,专业课只有生理、生化、口腔解剖生理、口腔组织病理。而其他学校需要考核口腔几乎所有的课程,当考其他学校的同行们背着大堆的书去图书馆站位时,我只要带四本书出门就行,轻装上阵,起码在生理上为我减少了不少「负担」。
我是一个在大多数方面都很执拗的人(可能医学生都会有这么点倾向?),在做决定前会充分考虑好各种可能性,一旦有了目标,我会不达目的不放弃:好好复习考研!上交大!
说出来可能特别「拉仇恨」,考试是2013年元旦刚过那阵儿,考场在川师,还挺远,和室友天都没亮就出门打车奔赴考场,直到考完出来,都全程完全没有紧张感,可能这就是学霸的自信吧(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