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夸一下,作为自认为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一拨人,其实我在实习的时候也是有「外快时间」的(不知道现在的学弟学妹们还有没有了)。
我当时是为某知名品牌的电动牙刷「站台」过,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换取酬劳,这可能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恰饭」,切实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虽然一天只有几百块,但是当时的我被这种力量「打倒」了。当然,前提是我当时已经是高年级医学生,和执业医生就差了一张证,在产品科学性上可以进行一定的把关。
我需要做的是向参加活动的人们介绍电动牙刷的使用方法,早几年电动牙刷还是一个相对「高贵」的口腔护理产品,大家的口腔护理意识也没有现在这么强。
活动结束的时候厂家还送了一把他们的电动牙刷做为纪念,这把牙刷到现在还在使用,算算快8年了(希望它能继续坚持)。不过,我有定期更换刷头啦!
使用电动牙刷的小伙伴也要记得定期换一换!
说回到执业上,如果有医生说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医疗事故,放到今天,我可能会判断这是一个没有什么临床经验的小医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事故有大有小,经历一些不大不小的医疗事故,「事故」好像有点太吓人了,或者换一个词——「医疗差错」,在我的视角里,很可能是一个实习医生逐渐成长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乃至主任医师的必经之路。
我也经历过一些「差错」,特别是在实习阶段。
所以后来我完全理解了为什么实习带教老师在实习生操作的时候甚至会比实习生更为紧张,因为不盯紧真的分分钟要出事儿!
我第一次遇到「医疗差错」,是在做「根管侧穿」的过程中,由于选择了不合适的根管锉和方法(但不自知),突然病人感觉到疼痛并且有根管内的出血,我头皮发麻,意识到「大事不妙」,赶紧呼叫老师向他求助。老师看了下,给了我一个眼神,说或许牙齿根管穿通,先用消毒药物封闭起来,约了再次显微镜下的治疗——当然这个治疗就不是我来做了。
事后,我充满自责和歉疚地和老师探讨了事故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原本可以得到更好治疗效果的牙齿,或许之后可以在老师娴熟的技术下恢复,但因为我经验不成熟,需要多承受一次治疗的痛苦,以及可能较差的预后,还可能需要为之多支付一笔费用。
还有一些事故虽然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但也听闻过比如,牙齿在治疗过程中被器械折断、牙齿位置识别错误等情况,这些情况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作为未来的,或者现在的医生,必须要明白,对于医生来说任何一个小小的操作失误,都有可能让病人未来的日常生活笼罩上巨大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