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
社科院老院长连说三个好字,激动地颤抖手举起何雨柱测绘的大开本。
“华夏有何院士,真是华夏希望!”
华夏科技希望!
……
清晨薄雾散开,朝阳升腾起。
何雨柱做了简单的焦圈配豆汁,还有辣咸菜丝,请社科院老院长和助理吃早点,边聊他们来找他有什么事。
老院长边说边叹气。科研项目设置最初要编一个预算,将来这些预算要严格执行,完全不能变动。但不管是科学院系统,还是社科院系统,科研预算中所有的支出中,恰恰没有科研人员的劳务性收入。
也就是说,他们研究所穷,穷到科研人员都瘪着裤带子埋头搞科研。
外头下海商机辽阔,留学浪潮又是一浪高过一浪。
这年代能坚守住清贫的科研岗位,委实需要高觉悟,和自我奉献精神。
“可以买机器,可以买设备,但是劳动是没有报酬的。虽然有劳务支出那部分,但是这部分是支出给课题组之外的人。”
老院长这么一说,何雨柱就明白了。
他们研究组缺钱,还缺的很。
“科研经费的拨付一般在三四月份,但是经费要到九、十月份才能到账,半年时间,大家要先花自己的钱垫付。”
“到了九、十月份,拨下来的钱如果用不完就要回收。据我了解,有的人没有一分钱留在自己的口袋,只是拿这些钱把前面的窟窿补上。还有的人为了后期研究,先把这个钱放下,下一阶段继续科研。”
“但这恰恰是违规的。”
助理也叹了口气。
王院长说完,苦笑着也很难为情。
“何雨柱啊。我知道这件事求你很让你为难。毕竟谈的是钱”
何雨柱听明白了,他盯着王院长浑浊的眼,缓缓说道。
“老院长,经费有我私人掏腰包出。”
“您和您的团队,尽管放手去干!”
“政策有漏,但科研这件事不能有漏。我们是为了华夏崛起搞科研,团队的保障都做好喽。”
王院长激动到手一抖,以为他听错了。
他本来觉得何雨柱肯定会拒绝,毕竟这笔费用不小。但没想到何雨柱非但愿意帮忙,更是愿意鼎力支持科研研究。
这……这怎么可能。
“何雨柱啊,这钱,可不少。”
何雨柱豪爽笑道,“钱有我。老院长,您和团队放手去干!华夏不能让真正的国士心寒!”
华夏,绝对不能亏待国士!
社科院老院长泪目了,他风烛残年的白发在风中扬起,沧桑的枯手紧紧握住何雨柱的手颤抖。
放在职场和商海,何雨柱锱铢必较,绝不吃亏。
但国家科技,他宁可吃亏,也得把东方卧龙给唤醒。
现代穿越人士,回到六十年代,在这经济腾飞,科研崛起的时代,不给华夏推波助澜,他还捏着系统等什么?
历史上的六七十年代,是经济科技停滞的十年。
但是,他出现了。他要让华夏在这十年里,飞速崛起,腾龙现世,冲向世界科研的最高峰!他要让这批留学海外拿洋人身份的高材生知道,什么是东方觉醒,什么是民族力量!十年后,这批在海外刷盘子拿小费的高材生,必须会哭着求着回国。全球大学生争相抢着长居华夏国!
……
何雨柱把测绘数据给老院长后,前往西直门外大街135号的老莫西餐厅,准备见娄晓娥和她丈夫。
娄晓娥的丈夫,是香江富商,姓何,是鼎鼎有名何氏家族的成员。
“何家的富豪啊,送钱的来喽。”
何雨柱喜滋滋地搓搓手,他裤兜里的钱也填不足科研的窟窿。但是,香江的何家可以!
第176章娄晓娥和秦淮茹对撕
老莫西餐厅位于西直门外大街135号,其大门上的“1954”提醒客人,这儿有着悠长的历史。
何雨柱见到娄晓娥,立马注意到她新换的烫卷发,那是香江极为时髦的贵妇发型。
他心里暗道,“还真是同剧里的发型一样”。瞧起来老气,但又更尊贵了,像是雍容华贵的少妇。
“柱子,来坐。这位就是我上回给你提到的我老公。”
何雨柱看了看包厢里的富商。还真有香江何氏人的标准五官。带点混血,浓眉大眼,精神气十足。
“幸会幸会。”
“行,柱子你和我老公在包厢里谈,我去外头坐坐不打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