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的水一定很凉吧?”
“是啊,我们北方不像南方暖和,有时候五月还下雪呢,当时我还穿着棉裤呢,就直接跳进了水里。”
“那个时候也不管水深水凉了,就想只要能活着就行。”
跳入大河虽然危险,可都说水火无情,当大火来时,正确的判断力确实是保命的最好办法。
司机说到这叹息了一声,“我们当时都没想到这火这么大,都以为出去躲躲,烧过之后,还可以回家。”
亲临当时灾难现场的人,或许都以为是一场小火灾。
谁知道,有的人却再也无法重返家园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行进,吉普车终于安全抵达古莲总指挥部。
这是地区上级领导在煤矿小学的几间教室临时组建的救火指挥部。
指挥部大院外停着好几辆解放车和吉普车。
何雨柱进去后,有人认出他来了,“您是何院士吧?”
来人五十多岁,是一名军人,看肩章是团长级别的。
“您好。”何雨柱也握紧了对方粗糙有力的大手。
“我在我们军区报上看到过您,您发明的扫雷设备已经运送到我们这来了。”
“我没想到,在这,还能亲眼见到发明家。”
紧接着,何雨柱和当地的县长,驻军部队首长,森警队长,消防队长,还有各林场的一把手一一握手。
大家相互介绍后认识了,因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何雨柱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严峻的救火工作。
总指挥是地区林业局的领导也热烈欢迎他的到来,指挥长让何雨柱坐到他身边,问了他一些问题。
“何院士,上级领导给我打了电话,说您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扑火工具。”
“指挥长,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改进和研究扑火工具的。”
“救火靠人,也靠先进的设备,只有先进的设备才能发挥更大的效能,尽快的阻止大火蔓延。”
“哼,”有人冷笑“都火烧眉毛了,还研究呢,这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啊!”
显然,有人对他的到来并不太欢迎。
说这话的是消防大队长,而他旁边的森警队长也小声说道。
“这是打火现场,他是科学家,又救不了火,难道到这还要搞什么发明吗?”
他们的声音虽然小,可当时很安静,可以说在场的人都听到了。
总指挥长没说什么,他听出两位队长的话里带有几分讥讽和嘲弄。
可他们说的也没错,现在形势确实严峻,搞科研是需要时间的。
而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时间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他们不能耽误,更不敢浪费时间在无用的发明研究上。
只是他是指挥长,底下的人可以发牢骚,他不能说。
因为他一旦否定了何雨柱的工作,那何雨柱今后在这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
既然上级领导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能派他来,自然是有原因的。
为了让在座的各位明白何雨柱的到来不是简单的事情,他着重重申了他的态度。
“能在这个时候来到一线的,必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家要清楚一点,我们现在是研究怎么救火,对于一些与救火无关的话题,就不要在会上说了。”
大家心里都明白,总指挥长的话是说给刚才两位队长的。
何雨柱此时心里非常清楚不支持他的人的心里想法。
他们就是质疑他的能力。
可他有系统发的技能,平常一个发明研究要一年之久的,他几分钟就搞定了。
所以,他觉得和他们争辩只会让对方对他产生误解。
他要做的就是尽快改进机器,然后投入到扑火工作中。
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的决定是对的。
接着总指挥部署了接下来的扑火计划。
“现在火势蔓延的很快,东西两线大火越过嫩林铁路迅速朝塔河逼近。”
“上级指示我们千方百计保住塔河,千方百计保证火不越过呼玛河。”
“中央军委已经命令沈阳军区司令调集1。4万解放军指战员参加灭火战斗。”
“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立即疏散当地群众,抢救国家财产,开挖生土隔离带,将古莲火情控制,防止火势蔓延,威胁塔河。”
古莲境地的大火虽然得到有效控制,只是因为极端天气的影响,灭掉一处,会突然出现两处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