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介绍的时候,他觉得名字好像在哪听说过,可就是想不起来。
这时候,何雨柱看向坐在自己对面的勘探队长道,“你们在那里勘探多久了?”
“大概……半年了。”
“打了多少井了?”
“十五口井,算上今天打的,也有……十八口了吧。”
何雨柱点头道,“是挺多的,都打多深?”
“每口井都在……一千多米以下。”
其实,这个距离也不浅了,如果要是有,肯定也能打出石油了。
如果没有,打出石油的几率就很小。
“其实,你们可以换一个地方,比如往东南方向……在往前走个一百公里左右……”
“何院士,”勘探队长道,“您也懂石油勘探?”
何雨柱的话也吸引了他的好奇心。
何雨柱跟他说什么方向,什么位置,甚至多远的距离都说了。
如果不懂石油,那就是开玩笑,吹牛皮。
不过,勘探队长心里这样想,嘴上可不能这样说。
他指着海域道,“您说的位置是一片礁石,并且有山石堆积。”
“我们之前也去过,也钻过十几口井吧,只是都没有啊。”
“钻多深呢?”
“也有一千米了。”
后来发现的时候,可是钻了二千多米的深度呢,这点深度当然是完全不够的。
林科长看何雨柱不但懂维修,还懂石油勘探知识。
他忽然想起何雨柱那天在海边跟他说的话了。
他说如果他能在这找到石油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他当时以为何雨柱只是随便说说,可听他和勘探队长的一番谈话。
在看何雨柱的神情,一点不像随便说说,更像是在跟勘探队长探讨怎么寻找石油。
难道何雨柱还有勘探石油的本事?
找石油可是非常难的。
如果发现一处地貌地质符合石油勘探的条件,就需要三年的准备工作。
之后要对该地形进行钻井勘探,对周边的结构进行汇总分析。
在确定位置后,打较深层的井,之后才可以勘探到到底有没有油层。
何雨柱会维修,应该不会找石油。
这个林科长可以确定。
因为他知道,人即使是再有能力,也不可能什么都会。
他即使是天才,也有他不会的东西。
这就是俗话说的隔行如隔山的道理。
何雨柱不知道林科长想什么,他继续跟勘探队长探讨石油的寻找。
“你们还要找多久呢?”
何雨柱真不希望他们把今后三年时间都浪费在那片根本就没有石油的地方。
“这个不一定,要看钻井最后的数据,看土层的结构分析。”
“据我观察,我也查找过资料,你们现在寻找的位置地质结构并不易产生石油,所以,在这样找下去,也是徒劳啊。”
勘探队长意味深长的看了眼何雨柱。
他想:“这么武断的话他怎么能这么轻易的说出来呢?”
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抛家舍业的在这勘探石油。
钻井,挖土层,搭建塔台,都是为了能在这里寻找到新的油田。
可何雨柱一句话就说这没有,他心里当然不舒服了。
不过,他并没说什么,而是反驳何雨柱,“何院士,我们寻找的地方都是百次实验才最后确定的,书上写的也并不完全对。”
“队长,您说的也对,不过,现在我们找石油,除了有力气还要用科学知识寻找新油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