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宗教活动盛行。由于人们对未来缺乏安全感和确定性,所以经常感到空虚、迷茫和焦虑,于是各种宗教组织就利用了这样的精神需求,趁机扩大影响。
从我们周围的实际状况去看,就是人均抑郁,人均精神内耗,这会催生出大量的情感陪伴需求,和心理咨询服务。
7)麻痹心理的需求上升。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一书中,记录下了美国大萧条中的真实场景:「千百万人只有像畜生那样生活,才能免于死亡……「
在看不到光的时刻,闭眼麻木,其实是一种很必要的自我保护,所以奶头乐、酒精、烟草、游戏等成瘾性的消费需求会增加。
8)知识付费的需求会上升。一方面是因为找工作太难,大家就想要提高自己,加强竞争力;
另一方面是给自己一种在进步的「积极感」,以安慰焦虑的自己。
所以经济下行期间,图书馆、知识付费、技能培训等业务,需求量会有极大增长。
以上,希望大家能够根据经济衰退周期人们消费心态和精神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整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适应新的趋势。
从个人的消费行为角度讲,你得知道你是无法对抗趋势的,不是说你多消费、多提倡消费,消费环境就会有所改善。
实际上只要经济结构不变,情况就永远不会有改善。
理性地说,多留点现钱在口袋里,捂紧钱包,等待复苏周期的到来,才是最优解。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对通胀产生了惯性的恐惧,觉得持有现金会慢慢变纸。
即使这样的思维方式已经产生了强大的惯性,但也会在还债周期转向完全相反的方向——人们会发现债务并不总是被稀释,收入下降的时候,债务非常恐怖,拥有更多现金,才能拥有安全感和对生活的掌控感。备案号:YXA1aoAgzQ4CoBM9dZRiMjMG编辑于2022-11-0416:31?IP属地上海?赞同1105??32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