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只有真正了解核武器,才能解释为啥有些国家举国之力还造不出核武器。核武器是人类文明里保密程度最高的,咱们这里的内容取自于教科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官网及公开文献,稳稳的。顺便提个醒,因为核武器的特殊地位,外界流传的各种说法,全是媒体学者连猜带蒙的推测,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要当真。说起原子弹,大多人记忆中的关键词是「毁灭世界」。其实,煮个茶叶蛋哪有这般危险,实际情况与媒体宣传相去甚远。为了区分
书名:为什么氢弹五常都搞出这么久了,其它国家还制造不了?
作者:佚名
来源:回答
只有真正了解核武器,才能解释为啥有些国家举国之力还造不出核武器。
核武器是人类文明里保密程度最高的,咱们这里的内容取自于教科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官网及公开文献,稳稳的。
顺便提个醒,因为核武器的特殊地位,外界流传的各种说法,全是媒体学者连猜带蒙的推测,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要当真。
说起原子弹,大多人记忆中的关键词是「毁灭世界」。其实,煮个茶叶蛋哪有这般危险,实际情况与媒体宣传相去甚远。为了区分原子弹和氢弹的本质分别,先带大伙温习一下中学课本。
原子弹的原理很简单:铀原子裂变,释放能量的同时再放出中子,中子分别再击中铀原子核,再次释放能量和中子,依次类推,谓之「链式反应」。
但这里有个问题,中学课本讲过:原子如果有足球场那么大,原子核只有芝麻大小,中子恐怕比灰尘还小了。灰尘要击中足球场中的芝麻难度可想而知,怎么办呢?需要足够多的足球场紧密排列,灰尘一路往前飞,总有一个芝麻会被击中。
这就是所谓的临界质量,小于临界质量意味着足球场不够多,大部分灰尘打不中芝麻就飞到铀块外面了,反应无法倍增,铀块只会发热不会爆炸。
大于临界质量,灰尘就会不断击中芝麻,能量迅速倍增,产生核爆。
简单的原理决定了原子弹简单的结构,首先把核原料分开,使之小于临界质量,要炸的时候合到一起,使之大于临界质量。
铀235和钚239自然状态的临界质量分别为48kg和16kg,而实际上,不浪费中子的话,临界质量可以做到更小,比如利用中子反射层把跑到外面的中子反弹回来,或者额外提供中子源,加个中子点火什么的,诸多措施一上,临界质量可以达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这就是所谓的原子弹小型化。
小型化可以让一枚导弹装更多的核弹头,了解核大战模式的小盆友就能明白小型化的意义,核威慑比的不仅是当量,更是数量。
原子弹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叫「内爆-压紧型」,多个铀块分开,中间摆个中子源,起爆时用炸药把小铀块挤到一起,压缩的很致密,提高「灰尘击中芝麻」的概率,再由中子点火,使裂变更充分。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多放铀块,自然意味着威力更大,但对厨艺还是蛮讲究的,比如,用炸药把那么多铀块挤压致密的同时,还得保持良好的几何外形,炸药的爆炸速度7000米/秒,相差百万分之一秒就是7毫米,这种误差是绝不允许的。
美帝扔长崎的那颗「胖子」便是此类,塞了6。2千克钚239,由铀238包裹并充当中子反射层。美帝担心厨艺不精,先于新墨西哥州煮了一颗名为「小玩意」的同款茶叶蛋,最终长崎的「胖子」大约只有20%的钚发生了裂变,而剩下的近5千克钚飘散在地面上。
对于厨艺不精的人,还有一种偷懒的做法:「枪法-压拢型」,可以看下文稿里的配图,先把铀块分两部分,起爆时,用炸药把两部分铀块炸到一起,合并之后就达到了临界体积,中子反射层把飞到外面的「灰尘」再反射回来继续撞击「芝麻」。
这结构有多简单呢?美帝扔广岛那颗「小男孩」就是这种「枪法原子弹」,煮好之后都没试验,直接就扔脚盘里了。这么重要的军事行动,居然不提前试验,这得是多有把握!
当然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