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战场尚且物资短缺,哪有多余的精力支援东线二流方面军?
别说炮弹紧缺了,就连飞机起飞的油料,怕是都要短缺呢。
这种情况下的二流方面军,空有外表虚胖,实则不堪一击。纯轻武器游击对抗上,土匪还真不怕他们。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又没心理负担。
解决土匪的方式也很简单,结硬寨,打呆仗,以碉堡、火力点封锁就行了。
问题是卡普拉夫斯基有足够的兵力来结硬寨吗,有足够的作战物资来支撑封锁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此路不通,别路也不通,投降算了。
战争时期,每天都在死人,有时候死得多,有时候死得少。但物资供应不足的时候,任何伤亡都会导致士气崩溃,西线战场已经出现两次大规模的崩溃了。
拼死拼活的士兵拿不到作战物资,必然要向后勤发火。
后勤能找谁发火?那只能朝着东线这群废物骂了。
区区一伙土匪就阻断了铁路线,难道三个方面军都是饭桶吗?明明有130万兵力守在这边,为什么土匪还能来去自如?
这就不得不提一嘴,土匪手上的地图比方面军的作战地图还详细。
漫长的边界线,守是绝对守不住的。
哪有天天防贼的道理。
何况方面军内部也不干净,军官私自采矿,跟土匪合作,把挖到的金矿等运输到第一战区内出售。如果把土匪都杀光了,谁来给他们赚钱?
继续拖下去,土匪翻不了天,但汉斯帝国要把他们推翻天了。
西线战场增加了黑豹坦克200辆,飞机600架,轻型坦克500辆,自动步枪2万支,这是在汉斯帝国工厂全面运转的基础上,增加出来的武器装备,通过海运到达战线。
坦克能够装备2个装甲师,飞机则提供一次大规模的空战。
在战斗进行到白热化的阶段,任何武器装备的涌入,都是值得兴奋的。
消耗战的本意,不就是消磨彼此的物资储备吗?
指挥官的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就看谁手下的牌更多了,即便几十万人厮杀的战场上,2个装甲师也能出其不意的突破防线,进而打破战争的平衡。
种种迹象表明,西线战场要输了。
迫于压力,白垩帝国不得不低头,不得不按照第一战区提出来的要求去考虑一下。
没有物资涌入,他们的血快流光了。
第二次的代表团进入关外,依旧是卡普拉夫斯基为首,精气神明显耷拉下去,带着十足不情愿的前来商议。
廖叔浇很乐意看到对方吃瘪,便将条约稍微调整了一下,上一次聊是抽取10%的过路费。
现在不行了,得加钱。
西线局势更不友好的情况下,过路费至少得15%,乃至20%。
采矿的时间也需要延长到5年,允许第一战区无条件的进行开采。
条件就是这个条件,愿意答应就签订协议,不愿意答应,那就等着西线崩溃,等着更多的兵力填上去送死好了。
下个月第一战区所能提供的坦克飞机,比本月更高。
接下来是数个月,等工厂全部开工,所能爆发的产能更为惊人。
我们不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