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许不敢多问,心里却在嘀咕:这考察的好好的,老板怎么突然间就不开心了呢?
。。。。。。。
主管教育的副县长邓中华来徐远舟办公室请示,教育局上次违规采购的那38台电脑该如何处置?
邓中华说:“徐书记,经过了解,教育局现在各科室配置的电脑,使用了才两年多时间,比现在新采购的这批电脑配置还要高,杜云鹤纯粹是为了中饱私囊才采购的这批电脑,现在退货,对方不同意,只能是县里自己消化了。”
徐远舟突然记起,前些时候财政局局长舒钱曾经打报告说,云湖县第一中学建设多媒体教室,需要采购一批电脑,便对邓中华说:“中华同志,县第一中学建设多媒体教室,正需要一批电脑,就把这批电脑交给第一中学使用吧。”
“行,那我马上去安排。”
邓中华起身告辞,他前脚刚走,纪委书记郑敏和副书记司马俊双双来到徐远舟的办公室。
刚坐下,郑敏就快言快语的说:“徐书记,我和司马俊同志是来向您汇报杜云鹤案后续进展的。案情重大,详细情况我让负责审查的司马俊同志向您汇报。”
徐远舟一听,眸光闪了闪,唇角溢出一丝苦笑,叹了口气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塌下来,最坏的结果我也估计到了,说吧。”
司马俊直了直腰板,这才开始向徐远舟有条不紊的汇报杜云鹤案的后续审查结果:“徐书记,经过这两天对杜云鹤的突审,杜云鹤交代说,教育局副局长江宁冈、张捷安、许年代、陈红卫均向其行过巨额贿赂,而且他伙同四人利用各种名义瓜分教育局私设的小金库,金额达700余万元,另外,在对江宁冈、张捷安、许年代、陈红卫四人的审查后还发现,教育局九个股的股长,也以各种名目收受贿赂和回扣,最为严重的是招生办主任于乐乐,公然贩卖县重点中学云湖一中的升学指标,每个收取好处费五万元,查出仅收取好处费就达800多万,
教育局整个呈现塌方式腐败,所有的股级以上干部无一幸免,简直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徐远舟听完司马俊的汇报,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痛心的同时又感到十分的愤怒,这人已经没有了鲜寡廉耻的地步,竟然把手伸向莘莘学子,简直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这些害群之马一个都不能放过!你们纪委尽快查结,给全县人民一个交代!”
徐远舟郑重交代。
之前,徐远舟曾估计教育局的问题肯定会比较严重,但严重到县教育局被连根拔起的地步,还是大大出乎徐远舟的预料之外。
县教育局局长由谁来担任比较合适呢?徐远洲想听听组织部部长刘伟杰的意见。
刘伟杰一到,徐远舟也不耽误,直接开门见山说:“伟杰同志,刚刚郑敏同志过来汇报,县教育局出现塌方式腐败,除杜云鹤涉嫌贪腐外,县教育局四个副局长、九个股长全部涉案,无一幸免。教育局现在是群龙无首啊,你看县里谁担任教育局局长比较合适?”
“这么严重?”刘伟杰也没有想到。整个局里从上到下、大大小小的干部没一个幸免的,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
“人选倒是有一个,就是牵一发动全身啊。”刘伟杰踌躇着说。
“伟杰同志,有话就说,你就别卖关子了。”教育局的事都已经火烧眉毛了,徐远舟可没有时间磨叽。
“县第一中学校长林旭,曾经提拔为教育局副局长,但因为和杜云鹤意见不和,一怒之下,又辞去教育局局长,重新又到一中当校长去了,奇葩的是,当时陆浩天丝毫没有挽留的意思,答应了他的要求。”刘伟杰不愧是组织部部长,说起林旭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林旭?”徐远舟略微有些印象:“就是那个青北市十大名师,特级教师?”
“对,是他。”刘伟杰回答。
“让懂教育的人来当教育局局长,这个想法倒是没错,但第一中学校长由谁来当?”徐远舟有些犹豫。
“一中校长倒是有个很合适的人选,只是他提前内退了,这人一身傲骨,当时办理内退的时候,可是说了狠话的,说以后县里除非县委书记三顾茅庐来请我,我还考虑考虑,否则以后云湖县的教育我再也不会出一分力了。”
刘伟杰的话确实勾起了徐远舟的兴趣,他很认真的对刘伟杰说:“云湖还有个这么恃才傲物的人?如果他真能当好这个一中校长,不要说三顾茅庐,就是四顾、五顾,我也愿意去请,伟杰同志,你给我好好说说这个同志。”
“说来话长了。”刘伟杰喝了口水,这才慢慢说起原一中校长曹增荣的故事:
曹增荣是云湖县荷花乡人,云湖县唯一的一个新江省理科状元,也是云湖县恢复高考以后第一个被北大录取的学生。
当年从北大毕业时,北大曾伸出橄榄枝,让其留校任教,但曹增荣一心想回云湖,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毅然决然的返回云湖县,后被分配到县第一中学当老师。
第279章一顾茅庐
不愧是北大的高材生。曹增荣自己是学霸,带出来的学生一个个也是学霸,。
那时候的云湖一中就跟放卫星似的,每年都能考取几个清华,北大,而这些考生无一例外的都出现在曹增荣带的清北班里,至于考取一本,那更是稀松平常不过的事。
曹增荣在云湖县乃至整个青北市教育界一下子声名鹊起,他独创的“曹增荣教学法”,风靡整个青北市。
曹增荣的职务也水涨船高:从班主任到教导处处长,又从教导处处长到副校长,最后,40岁不到,就成为县第一中学校长。
难能可贵的是,曹增荣的职务越来越高,但初心不改,依然坚持带清北班,他当校长的第三年,云湖县第一中学被评为新江省重点中学。
就在人们都以为曹增荣会在教育界大放异彩的时候,跌破所有人眼镜的事情发生了:曹增荣突然辞去了云湖县第一中学校长职务,并办理了病退手续。
听到这里,徐远舟也好生奇怪,便问刘伟杰:“曹增荣这第一中学校长年纪轻轻就突然病退,云湖县教育系统当年肯定发生了什么让他很失望的事吧?”
“事情的起因还是杜云鹤。”刘伟杰说:“刘云鹤上任后,对教育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还美其名曰顺应时代,进行改革。但他折腾来折腾去的核心就是为了创收,首当其冲的就是曹增荣带的那个淸北班。”
徐远舟越听越有兴趣,他饶有兴致的问:“他想在学生身上创收?”
刘伟杰哭笑不得的说:“是哦。杜云鹤说,要借签一线城市医院的做法,专家号比普通号要贵上十几倍,甚至上百倍,曹增荣是名师,进他的清北班,当然不能跟普通老师带的班一样,他不顾还有100多天就要高考了,出了个硬性规定:凡是在曹增荣那个清北班就读的,每学期必须交纳25000元的费用。规定一出,整个一中哗然。
曹增荣带的那个清北班,大多是寒家子弟,学习倒是勤奋,但哪个家庭拿得出25000块学费来?”
曹增荣为此跑到局长杜云鹤那里去闹,想要求教育局取消这个不合理规定,但杜云鹤丝毫不为所动,反而给他扣上顶破坏改革的帽子。
他又跑到县委书记陆浩天那里,陆浩天把他训了一通,说他居功自傲,不把教育局的决定放在眼里,还说你这个校长干的了就干,干不了想干的人有的是!
曹增荣憋了一肚子气,回到一中。
胳膊扭不过大腿,教育局的这个规定还是正式实行了,要求曹增荣带的这个清北班现在的这些学生,一个礼拜之内必须交齐25000元钱,否则全部清退出去其他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