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1 / 2)

县委大院之仕途 五缕烟火 2451 字 4个月前

“徐书记,这怎么好意思呢?”郭红梅客客气气的说道。

“你们全家来我们齐阳旅游,但听说昨天下午遇上了宰客,闹得有些不太愉快,影响了你们全家的旅游心情,说明我们监管的还不到位,这是我们齐阳的责任,我们一定以此事为契机,举一反三,加强商户们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郭红梅听了,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说:“徐书记,昨天的事已经过去了,齐阳方面处理的很好,我们很满意。您今天又亲自前来看我们,我们全家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郭女士你千万不要这样子想。齐阳出了这样的事,我这个市委书记也觉得很过意不去。今天来看你们,还有个请求,希望你们能够答应。”徐远舟十分诚恳的说道。

“徐书记,您尽管说,只要我们能做得到的,我们一定尽力去做!”,市委书记都这么说了,王心刚和郭红梅哪里还会不答应?

“我想以齐阳市委、市政府的名义邀请你们全家为我们齐阳市的旅游形象大使,同时,聘请王先生、郭女士为我们齐阳市旅游行业的行风监督员不知王先生和郭女士是否可以答应?”徐远舟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十分的诚挚。

这个决定,是徐远舟深思熟虑后作出来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

让昨天宰客风波中的主角一家子王心刚和郭红梅反过来担任齐阳市的旅游形象大使,岂不是比齐阳齐委市政府对外界说1000遍10000遍,我们齐阳不宰客,更能有说明力?

所以徐元舟就想到了让王心刚、郭红梅一家子担任齐阳市旅游形象大使这一步妙棋.......

第632章暗潮涌动

郭红梅望了望老公王心刚,见王心刚轻轻的冲她点了点头,便答应说:“徐书记,我们愿意做齐阳市的旅游形象大使!”

这点不出徐远舟的意料。

“那真是太好了。我相信我们齐阳市旅游有你们的加入,将会更加健康平稳,也会越来越好!”他信心满满的对王心刚和郭红梅夫妇说道。

投桃报李。

王心刚也对徐远舟说:“我们这些全国各地的旅游大v们,专门有个微信群,我今天就把我们夫妻担任齐阳市旅游形象大使的事和齐阳市是怎么处理宰客事件的经过如实的发到群里,让各地的旅游大v在网络上转发,以消除网络上对齐阳的负面影响。”

“王先生,能这么做真是太好了。”徐远舟赞许的说:“王先生还可以和齐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一道,邀请全国的旅游大v搞一个’旅游大v看齐阳’活动,让他们来齐阳实地感受一下’小吃之都、活力之城’的魅力!”

“徐书记,您的这个建议真是太好了!”郭红梅半是恭维半是惊叹的说道.......

王心刚夫妇说到做到。

在旅游大v们的推波助澜下,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出现了齐阳市委对于这次宰客事情的处理经过,实事求是,没有添油加醋。

同时,齐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又组织了全国的网络名人和旅游大v,搞了场声势浩大的“全国网络名人和旅游大v看齐阳”活动,大力宣扬齐阳市“小吃之都,活力之城”,齐阳市的旅游市场不但没有受宰客事件的影响,反倒更加红红火火......

矿山机械厂、中金创新科技、精彩科技、立得电器和其上下游供应链厂家的投产,一下子解决了齐阳市将近10余万人的劳动就业问题,加上上次挂牌拍烂出去的105亿土地,金城、云城等几家房地产公司正在开足马力建设,又解决了10几万名农民工的就业,齐阳市的就业形势一下子好转了。

徐元舟也踌躇满志,看来齐阳今年实现年初提出的目标毫无问题!

徐远舟并没有意识到,欣欣向荣的齐阳,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已经开始暗流涌动.......

先是社会上在传,齐阳市上一次的副市长提拔存在猫腻,这些人的副市长位置是向某些人送礼得来的。

这个传言还没有停息,又传出了齐阳市委某些领导住着豪宅、开着豪车、孩子上着贵族学校的风言风语。

紧接着,又传出了市委某些领导利用春节大肆收受红包的传言.......

纪委书记冯长春得到这些传言后,马上向徐远舟做了汇报:“徐书记,这些人简直是胡说八道、别有用心!江龙光同志和吴桐同志、刘甘辉同志三位同志的任命都是由市委组织部提名,然后市常委会讨论通过、再上报到省委组织部批准的,是严格履行程序的,怎么是凭送礼上来的呢?还有说住豪宅、开豪车,孩子上贵族学校,利用春节收红包,这不都是在影射您吗?此风不可长,您看我们纪委是不是要调查一下?”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既然是谣言,必然会不攻自破的。你们纪委还是继续下大力气在优化营商环境和公款吃喝上下功夫,绝对不能反弹。”

徐远舟对这些传言根本一点都不上心。

身正不怕影子歪,他始终是这样认为的。

见书记不赞成,冯长春也不好再坚持,他继续汇报说:“现在我市的公款吃喝已经被彻底的遏制下去了,破坏营商环境的事也越来越少。”

“还是要常抓不懈,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徐远舟叮嘱冯长春。

冯长春走后,徐远舟继续看桌子上的市民来信,有十几封市民来信,引起了徐远舟的注意,这十几封市民来信都是反映一件事:教育不公正的问题,而且都提到了一个词:中考学分制!

学分制?

徐远舟的印象里只有自己读大学的时候才有学分,初中是没有学分的,齐阳市的初中怎么还有学分?

他让吕劲松打电话通知市教育局局长王浩来,让他马上到自己办公室来一趟。

王浩来一听徐书记已找他,顿觉头皮发麻,上次整治公款吃喝,当众上台“领奖”的事,还让他心有余悸。

“徐书记。”进了书记办公室,王浩来恭恭敬敬的说道。

“坐吧。”徐远舟指指自己对面的椅子,然后把那十几封市民来信递给了王浩来:“浩来同志,这些市民来信都提到了学分制的问题,认为这样对他们的孩子不公平,你先看看。”

王浩来双手接过信,坐在椅子上认认真真的看起这些市民来信来,过了足足有十几分钟,这才抬头见怪不怪的对徐远舟说:“市民反映的情况确实是这样。”

“那这学分制是怎么来的呢?”徐远舟饶有兴趣的问。

“说起这学分制啊,那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了。”

“徐书记您知道的,以前齐阳市共有六县四区,县的教育质量当然比不过市区,当时为了保护县里的优质生源不被流失,也为了保证当地的学校能招得到生,就对下面所属的六个县设计了一个学分制,规定下面六个县的中考学生是不能报考市区学校的,根据当地的学分多少,然后报当地的高中”

“当时一直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