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壮着胆子说道:“而且,微臣斗胆向陛下进言,以微臣之愚见,杨国忠在此事当中所怀有的私心可要远比微臣严重得多啊!”
当提及到杨国忠时,裴徽略微顿了一顿,目光迅速扫过李隆基的面庞,仔细地察言观色,试图捕捉到李隆基对于接下来话语可能产生的任何细微反应。
然而,只见李隆基面无表情,并未显露出要打断他讲话的迹象,于是裴徽深吸一口气,接着娓娓道来:
“杨国忠此人,实乃心胸狭隘之辈。”
“想当年,李林甫曾当着众人之面朝杨国忠口中吐痰,这等奇耻大辱,杨国忠一直铭记于心,并时刻伺机报复。如今,他终于逮住了这个机会……”
裴徽稍作停歇,再次偷瞄一眼李隆基,确认其仍在专注倾听后,才又继续说道:“再者,杨国忠在处理政务之事上简直一塌糊涂,可谓是毫无才能可言。”
“自他担任右相以来,朝中众多大臣皆在私底下对他的能力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无一不对其表示出深切的怀疑与不信任。”
裴徽说到这里时,深深叹了一口气,皱起眉头,加重语气强调道:“所有人都觉得,就凭杨国忠那点儿微末的本事,根本不配身居如此关键且重要的右相高位。”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无能之人,不仅不知自省进取,反而还心生邪念,妄图通过采取抓捕无辜之人、处决良善之士这般惨无人道的手段,来树立他自以为是的所谓威望。”
说到此处,裴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高呼道:“微臣裴徽承蒙圣人厚爱,委以统领不良府之重任,身为圣人您的眼线与耳目,实在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圣人您被杨国忠这等奸诈阴险的小人肆意利用和蒙蔽欺骗啊!”
“恳请圣明的陛下能够洞察秋毫,早日识破杨国忠的真面目,将此等祸国殃民的奸臣绳之以法,以正朝纲,保我大唐江山社稷长治久安呐!”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裴徽那张原本就凝重的面庞之上更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深深的忧虑之色。
只见他紧紧皱起眉头,双目如炬,神情异常严肃地凝视着端坐在高高在上的李隆基。
就在这时,忽然从李隆基的口中传出了一声冷哼。
这声冷哼仿佛是来自于寒冬腊月里最为刺骨的凛冽寒风一般,直直地吹向了在场众人的心间,让人瞬间不寒而栗、毛骨悚然起来。
很明显,李隆基对于裴徽这一番越来越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言论已经感到极度的不悦与愤怒了。
然而与此同时,在他的内心最深处却又无比清晰地明白一个事实——那便是裴徽所讲所言绝非是空穴来风、毫无依据之事。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