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宫大内,无数穿着金银铠甲的金吾卫正在巡逻。
整个皇宫大内气氛压抑至极。
不是本朝压抑,而是皇宫大内历来都是如此压抑。
沙场争锋,江湖仇杀,刀光血影都是明晃晃的刀子,血淋淋的战场。
而皇宫之内,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血腥痕迹。
只是路过某一处深宫,停留在某一处墙角,便会闻到那赤裸裸的血腥气息。
后宫深似海,杀人却无需见血。
此地最为盛产杀人不见血的高手。
养心殿,已经百年未曾大规模修改。只是有些故障稍作修缮。
故而平平无奇。
但是又说到那句老生常谈的老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座位于皇宫大内最为偏僻,最为寂静的庭院,却是最为热闹,最为繁华的庭院。
原因只有一个,这里时常有一位至高无上居住。
大魏天启皇帝。
说起来这位大魏天启皇帝,民间不好评价。
因为这位皇帝上位之后,似乎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北莽还在连年进犯。大漠同样如此。
四海也不太平。
但是说是罪大恶极,也实在是过分了一些。
他也不喜爱奢华之物,后宫妃子也就那么几十人,到了知天命的岁数,也不再往宫内充秀女。
这位皇帝也不大兴土木,自己的帝陵修建也是断断续续,规模匹配自己的位置,也不过分夸张。
对待民生,延续前朝策略。
对待边军,也是供应得当。
没有为人称道的地方,也没有让人能够落下来画饼的地方。
平平无奇。
正如这养心殿的外表一样,年迈,老态,寻常。
但是外人只能窥见冰山一角。
至于这座冰山位于海底下有多么的庞大深不可测,只有了解的人才能够清楚。
曹罗站在养心殿前,看着眼前恢宏却又寻常的宫殿,深呼吸了一口。
抬起头,鎏金牌匾上面刻着四个大字。
笔走龙蛇,潇洒不凡。
【上善若水】
这四个大字出自于他的那位好兄弟,疑似仙人转世的道亲王。
其实曹罗并不喜欢来后宫,对于曹罗来说,这里没有诵经声,没有朝拜声,没有香火味。更没有人情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座皇宫大内流了太多的血,任何的味道在这里都会被湮灭到无声无息。
他不喜欢,但是也不得不来。
同时,曹罗的心中更是打起十二分的警惕。
与寻常的凡俗百姓看法不同,曹罗认为,自己的这位老不死的亲爹,当今的天启皇帝,按照权谋算计,可在魏国两百年十六位帝王之中,排行前三。
兵书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句话来描写如今的圣上恰如其分。
大漠猖狂,妖魔丛生,但是朝廷可曾听闻大漠出了乱子,影响到魏国内部?
北莽游牧民族骚动,数十万铁骑南下,却被死死的挡在北境长城之外,可有一兵一卒踏过了边关?
四海倭寇频频袭扰。今日劫掠,明日劫掠。可有重大城池失陷?
如今天地大昌,各方风起云涌。香火神灵频频出现。妖魔邪祟横行世间。
可是即便在如此的情况,环境下,可有一个州府反叛?甚至自治?
没有,一个都没有。
如果这还不能体现这位天启皇帝的权谋心术的话。
八王掌控朝局,位高权重,全是七珠亲王,实力盘根错节。党羽自成。
可是这位依旧是简简单单的一道政令,就让他曹罗的王珠丢掉了一颗,让许多庙堂跟随他的重臣挂印辞职。
这种城府手段,足以体现了吧。
而面对这样的皇帝,既是臣子又是儿子的曹罗。压力山大。
好似整座天下压在了他的肩膀上。
但是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位天启皇帝,不就是这一座魏国天下吗?
一道惨白犹如鬼影的身影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殿外。捧着浮尘。面无表情。嘴唇猩红。
“韩貂寺。”
“三殿下久等了吧。万岁爷刚刚打了一个瞌睡,这才刚醒。在里面叫您进去呢。”
曹罗笑了一声,随后向里面行礼。才对着身边轻声说道。
“麻烦韩貂寺了。”
莫要小瞧这位韩貂寺。皇宫大内的人都知道,这位韩貂寺如今已经是大成的金刚境界。如若不是天阉之人,恐怕有很大的希望成为太玄境界。
还有一方面,那就是此人深得天启皇帝的信任。
曹罗跨过门槛,头都不敢抬,踩着油润的紫檀木地板。转了几个弯,越过了几个帷帐。
抵达了地点。
“儿臣曹罗,见过父皇。”
“跪着吧。”
曹罗应了声,随后安静的跪在原地。
不过是,头顶传来一道略微苍老的声音。
“你来为何,朕了解。”
“魏国宗室之中,能出上林王这种豪气干云之人,朕心中十分欣慰。故而,朕打算批了这一条折子。”
“上林府的谋划,手笔尚可,你那几位接壤的好兄弟的幕僚自然也会分辨出来其中深意。”
“朕问你一句,如若让你抗住你那两位好兄弟的压力。你。。抗不扛得住?”
“朕与你实话实说,开疆拓土之事,朕十分喜欢,尤其是这种百利而无一害的无本买卖,还有大功于本朝社稷。
朕最为喜欢。如果你抗的下来。
这个王珠,还给你就还给你了。”
曹罗眼神坚定,呼吸急促。
“儿臣,万死不辞!”
第二日大朝会,朝野震动。
那位前不久遭受训斥的佛亲王曹罗上书,请圣上批上林王府开疆拓土事宜。
八王之中的两位亲王连忙出声反对。甚至不惜恶言相向。相互攻讦!
诺大的魏国朝堂鸡飞狗跳。但是最后却以曹罗的胜利告终。
以死作保!
那位许久不曾管事的天启皇帝批准了这一道折子。
佛亲王曹罗再度让出来了许多权利。
赋闲在家。成了让坊间人耻笑的八王之一。
与此同时,数百位僧人离开了一座座寺院,顺着龙江顺流而下。直至上林府。
一支为数数万的兵马悄无声息的从大漠抽身。径直赶往魏国南境。
而夹杂在其中的一位掌兵一千的校尉刘赢。
一脸懵逼。
樊屠面露痴笑。
黄巢更是摸不到头脑。
“草?奉旨回家?搞什么???”
喜欢从青衣城隍到万世道君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从青衣城隍到万世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