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有朝一日没有这些良种导致益州绝收(其实并不会,杂交良种复种只是慢慢丧失杂交优势,不会绝收,可惜朱小靓这个二把刀没给丞相说清楚),丞相在益州每个郡都划出一个县专门种旧的粮食,这些地方因为不种新粮,所以纳税少一些,为了避免有人偷偷种新粮。
丞相甚至要当地官吏反过来给当地的民众一些土豆、红薯作为补助,所有收上来的旧粮也要存好,定期更换,凉州同样有几个县是这种情况——丞相知道其中肯定会有人偷偷种新粮,但是总能延缓一下,做个保险。
除此之外就是火药工坊的情况——由于董允去江油找硝了,所以目前接任工作的杜祯便萧规曹随,他不太清楚为什么董允会定下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但是不妨碍他严格执行,很快就有了“杜文然没什么本事,只会照搬董休昭的经验”的传言。不过杜祯没当回事,而是继续我行我素。
很快人们就发现工坊的生产效率不仅没有因为董允的离开而下降,反而因为杜祯的严谨态度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事故率近乎为0,火药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由于鸡蛋清太贵,杜祯还尝试用其他东西替代,很快他就发现并不需要纯鸡蛋清,一个鸡蛋清混上一碗水效果也差不多,再后来杜祯干脆试着不加鸡蛋清,改用纯水试验。
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做实验的黑火药变成了比较大的颗粒状,本来大家都以为这一份火药浪费了,没想到取出一小部分火药实验后燃烧得比平常的黑火药更加猛烈,拿去做实验甚至会把竹筒炸坏。
(水和鸡蛋清都会起到粘合剂的作用,结晶的颗粒大小其实取决于混入的水鸡蛋清的量,相比鸡蛋清,水的成本可太低了,所以少量鸡蛋清形成的火药颗粒很小,而加水的火药颗粒就会大一些。另外颗粒火药之间留下的空隙便于氧气为火药的燃烧起到助燃作用,提高火药燃烧的效率,燃烧也会更猛烈)
这种现象当然不是杜祯和工匠们能解释清楚的,不过不妨碍他们把这种情形作为一种现象记录下来。等诸葛亮来巡视,杜祯就规规矩矩上报了相关情况。
丞相现场看过实验并对比残存物后认为沾水成粒的火药消耗地更充分,而粉末状的火药反而燃烧不全,甚至还有一部分还未被点燃的火药被喷出枪管被浪费掉了。于是他要求杜祯在今后的火药加工中都采用这种颗粒化的办法,当然对应的安全制度也要求更高了。
当然刘禅听闻了这件事儿后也赏赐了杜祯和火药工坊的工匠们,不过真正的原因就只有他自己和郭攸之清楚了。
确认相父没有发现偏殿的问题后,刘禅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朕何德何能,身边都是这样一堆贤臣啊!”
———武昌———
“孤的身边怎么都是这样一群废物!”孙权怒气冲冲砸了一件前不久才入手的瓷器。
那件瓷器是前不久才出窑的青瓷精品,不但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自然,而且其胎质细腻坚硬,呈现出浅灰色,会在阳光下微微泛着光泽,刚拿到的时候孙权便爱不释手。
然而此刻,它却在孙权的怒火中化作了一堆碎片——早上从建邺方向传来消息,当地的船匠们在摸索铁船制造工艺的实验又一次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