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这么大一件事,熊起已经背负了很大的压力了,如果郑伟光这边要是劈头盖脸的再说些什么,可想而知熊起的压力该有多大。所以熊起是由衷的感谢郑伟光,在这种时候给他减压。
结束了与郑伟光的通话,熊起又上网看了看,见越来越多的网站将事件定性为强拆致死,任由其发展下去,政府就太被动了。
于是,熊起给市政府秘书长于海涛打了个电话,让其叫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一个声明,一家五口被火烧死并非是强拆致死,事情的真相还有待进一步查明,请所有媒体客观公正的进行报道,做正确的舆论引导,不要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歪曲事实,让人误解,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此外,熊起还特意叮嘱于海涛,对于大型的门口网站要直接致电,因为它们最有影响力,也最具公信力,他们带头发布这样的新闻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本源。
政府新闻办公室按照熊起的指示去做了以后,很快,声明发布在了网上,各大门口网站的强拆致死的新闻也扯了。但是却并没有让事情得到平息,反而进一步发酵。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用政府权力想要控制舆论。
而接下来两天,全国的媒体蜂拥而至,事情也进一步发酵,几乎到了失控的境地。
十一假期结束,上班的第一天早上,针对因拆迁而被火烧死的一家五口一事,余长龙主持召开了市委常委会议。
在等待余长龙来之前,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但却暗流涌动,有些人看熊起的眼神明显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余长龙到了会议室,意味深长地看了熊起一眼,说道:“这两天发生了什么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总之咱们唐城是出了大名了,只可惜不是什么美名,而是坏名和骂名,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
余长龙转头看向熊起说道:“熊市长,你说一下具体情况吧。”
熊起把情况说了一下后,又说道:“媒体为了追逐焦点,博人眼球,喜欢夸大其词,我认为没必要太放在心上。我们清楚我们做了什么,没做什么,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呀。”陈志远看着熊起说道:“我们可以说政府没有强拆,但是我们现在拿不出证据。那些记者跑去采访死者的邻居,那些老百姓都说是政府干的,他们前言所见。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出去,想让外界相信我们是很难的一件事。”
“没错。”米如金接茬说道:“舆论对政府来说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正面舆论可以让政府如虎添翼,负面舆论则会让政府雪上加霜。最后即便能够证明媒体的报道是错误的,但是对政府的公信力,对一座城市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难以挽回的。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不是政府强拆,一家五口活活被大火烧死,那也是因为拆迁所导致的。这说明我们的拆迁是有问题的。眼下唐城的经济是面临着巨大困难,急需转型。可是再急也要循序渐进,讲究个方式方法,否则就容易出现今天这样的事情。这就是典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熊起眼神犀利的凝视着米如金,米如金不与熊起对视,摆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就好像熊起没在看他,他什么都没说过一样。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认为首先是要让公安部门尽快把事情调查个水落石出,看看到底是拆迁办的人在强拆,还是有人冒充拆迁办的人在蓄意搞破坏。其次当下是非常时期,为了避免再出类似的事件,应该暂停所有的拆迁,至于什么时候继续,是否还要继续,则要视情况而定……”伍雪松说道。
“我不同意暂停拆迁。”熊起反对道:“出了事情想办法解决就是了,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连其他工作都不干了……”
“我赞同伍市长的意见。”陈志远打断熊起的话说道:“当下确实是非常时期,非常时期就要非常对待,就好比一个人生病了,他就是需要休息,带病继续干工作,一定会出大问题的。”
“我也认为应该暂停所有的拆迁。”米如金说道。
“其他人呢,你们是什么看法?”余长龙看着其他人问道。
“暂停拆迁确实是有必要的。”牛山河说道。
“我也认为有必要。反正只是暂停,等事情解决了继续再干也不迟。如果这个时候继续干,万一再出点什么差池,这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另外也容易给外界造成一种我们不重视这件事,不拿老百姓的生死当回事的恶劣印象。毕竟是五条鲜活的生命啊,最小的孩子才五岁。”修正平说道。
冯保瑞见大多数人都支持暂停拆迁,他便随大流也表示暂停拆迁比较合适。
“雷秘书长,你呢?”余长龙问道。
雷一鸣看了熊起一眼,说道:“我保留意见。”
“既然大多数人都认为有必要让拆迁停一停,那就先停下来吧。”余长龙看着熊起说道。
熊起肯定是不希望停下来的,一来是会耽误既定工期,二来一旦停下来很有可能会发生变故。可是当下这个情况对他极为不利,大多数人又都不向着他说话,他反对也没有任何意义,也就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