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越久,变数就越多!
刘秀俯视着吕勇,问道,“怎么?还要强杀我吗?”
吕勇握紧拳头又松开,反复了几次后,颓然跪倒在地,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动太子的人啊!
他们吕家因吕氏而贵,吕氏因朱允炆而贵,朱允炆因太子而贵,
说到底,太子朱标是吕家想舔而舔不到的存在,
得罪了太子,吕家还能有好?!
不过,这件事若是让太子知道的话,吕家也会完蛋了…
总之,吕家输了。
几个时辰前,吕家还在安庆府权极一时,而不过短短几个时辰,吕家就倒了!
而,这一切都是拜这个年轻人所赐!
“安庆府府兵何在?!”
“在!”
府兵们目光狂热地齐齐看向刘秀,刘秀收起太子龙牌,命令道,
“将安庆府的大小官吏全给我捉到这里来!”
“是!!!”
府兵们在各自总旗官的带领下散开,他们对刘秀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恐怕就算刘秀让他们抄吕家,他们都会二话不说的答应下来!
马三保:“老爷…”
刘秀解释道,“宁杀错不放过,能让吕家在安庆府这么嚣张,这群官吏有几个能是屁股干净的?”
第212章此子当在青史独立一传!
安庆府一处二进宅子
在大明时期,寻常百姓家平房多为一进,即是一个院子,
一进平房内包括院子、正房、偏房,稍贫些三间,富裕些就置个五间。
而二进宅子,则是在一进宅子前后加堵墙,把整个院子的面积又扩了几分,又是分出了几间正房、偏房。
一进宅子是“口”字形,
二进宅子是“日”字形,
三进宅子则是“目”字形,
以此类推,只要足够有钱,人丁兴旺,大可以建个大四进的宅子。
一般四五品以下的官员多以三进宅子为主。
而在眼前的这座二进宅子,偏隅安庆府城内一角,若是按现代分环的说法,便是在安庆府三环以外。
这处宅子古风朴实,暗红色的大门扎着排排铜钉,
往里走进,小院内小桥流水、绿意盎然,空气中还弥漫着墨香味,
院内布置豁然开朗,得体大方,见宅如见人,此宅子的主人必定是一位深谙堪舆之道的文人骚客。
正房沿下,一张棋盘,两人对弈,一人伺候在旁。
对弈的两人,一人神采飞扬,观其年岁正当而立。
另一人老而持重,不及花甲,每一道皱纹间都藏着历史的尘埃。
“宋瓒啊,你这棋风是愈来愈大开大合了,还真把老夫杀得是溃不成军。再有些时日的话,老夫恐怕再也下不过你了。”
年轻人便是洪武大儒宋濂的嫡子,闻名天下的月旦评主人,宋瓒。
天下文人趋之若鹜,只要能得宋瓒一句美言,足以一生荣华富贵。
宋瓒笑了笑,“学生还差得远呢。”
宋瓒为人桀骜,让他真心敬佩的人,整个大明不过五指之数,而眼前的老者便是其一。
原安庆府知府,慕远道。
顶顶的正四品大员,若是放在唐宋之际,便是当之无愧的封疆大吏。
慕远道手持棋子迟迟不落,眼中满是追忆之色,忍不住叹道,“当初老夫被龙门公点为进士,龙门公耳提面命,与老夫说,为官之道,戒之在得。老夫活到了现在这般岁数,才算是对龙门公的话,读懂了一二。”
慕远道看向天空,喟然叹曰,“龙门公之后,这大明真是少了太多色彩了啊。”
宋瓒两只手指搓磨着棋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明官场极讲派系,洪武初年,官员派系主要以地域老乡划分。
因此才有了淮西勋贵和浙东集团。
但,洪武之初,大多以开国功臣为主力,说是按照地域分派,也不过是粗浅的分为淮西和浙东两派。
而随着刘伯温倒台,浙东集团在朝上被淮西勋贵彻底倾轧,便也很少有了什么别的地方集团的说法。
毕竟,整个洪武朝至今,任何地方官员与淮西官员相比,都是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