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道大哥怎么想的之前,老五可不敢擅作主张,
而且,虽说是亲兄弟,自己却位置敏感,不好轻易下场,所以这件事还是交给刘秀办最稳妥。
老五急得是,刘秀需要的物资,没办法及时送过去。
不是没钱,而是吴地的商贾不卖。
吴地为巨利之地,资源丰富,交通发达,这里云聚着整个天下各处的大贾,而又以徽商、晋商两地商人最盛!
安徽、山西两地商人自大明朝开始直接起飞,一直到清朝之际,都为富可敌国的大商团,
元朝贵族倚仗着中亚商人,汉族商人饱受压制,而大明时汉人地位上升,给了汉族商人充分起飞的舞台,
再加上徽、晋两地耕地少人口多,穷则思变,无数没有耕地的农户,便转向商道,这两地人又团结得紧,
所以整个天下的盐业、茶叶、文房四宝的生意,大半都是握在徽商和晋商的手中,
当然,刘秀的盐业强势崛起后,分走了徽商和晋商的大利,
他们对于刘家是充满了敌意,刘家找他们买粮,他们自然是不可能帮忙的,
再加上,这群商人也知道,吴地又到了水季,
水季就得遭灾,遭灾就是粮食短缺,而到了那时候,他们囤的粮食将会卖到天价!
于情于理,都不可能把粮食卖给沈万三,尽管沈万三开出了高于市面三成的价格,
沈万三咬牙,恨恨道,“殿下,不行我就把价再加两成!这次我就认栽了,还是先把粮食给老爷送过去最重要!”
老五起身摇摇头,说道,“本王去见见他们,你把他们传来罢。”
“可是殿下您的身体!”
“无妨。你去吧。”
沈万三点点头,退下。
老五又是叹了口气,他怕就连自己出面都不好使,
徽商、晋商能卖他面子吗?
第230章天子下江南
不过半个时辰,整个杭州府叫得上名号的大贾都汇聚到了吴王府。
在洪武朝,商人对官家表面上还是极为恭敬的更何况还是藩王的传召,
不过,看这群大贾的脸色,明显带着些许阴云,
他们知道,吴王是来给刘家摆事的!
刘家强势崛起,本就侵吞了他们的大量利益,短短数月的时间,以盐业起家的徽商,盐业利润就足足少了七成,
而且还在持续减少中!
这是什么概念?!
莫说是一口蛋糕都分不到,刘家直接就把盘子给端走了!
这群商人没集资刺杀刘家人已经很够意思了,不过,除此之外的小伎俩该用的都已经用了,
徽、晋两地的商人互相看了一眼,只是一个眼神便达成了共识,
不管吴王说什么,他们都不点头!
必须得把这波扛下来!
不然的话,以后吴地的生意,就全是刘家的了!
徽商大族杨家,以茶叶起家,
杨家家主,杨进,年约五旬,目光灼人,一看便是听不进去别人说话的面相,他也是整个徽商的代表,
只见杨进恭敬行礼,开口道,
“殿下,不知召草民前来所为何事?如若殿下有需求,草民一定鼎力相助!”
老五面上一喜,心中却是冷笑,“本王今日正是有求于你们这些吴地大贾。”
杨进与晋商代表单飞跃速度极快地对视了一眼,两人齐齐拜倒,身后一众徽商晋商也跟着拜倒行礼,
“殿下请讲!”
老五装作面露难色,但还是开口道,“本王想与你们买些粮食。”
杨进起身,惶恐道,“殿下何出此言,殿下缺粮,开口便是,还与我等小人买,这不是折煞了小人吗?”
说完,还不等老五开口,杨进转身与众人说道,“我们身在吴地,自然以解君忧,我杨家愿出五百石粮食!”
晋商代表单飞跃,捻了捻八字胡,连忙应道,“我单家也出五百石!”
“我董家出三百!”
“我出三百!”
“……”